初识紫藤萝,是看到初中语文课本里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中的描绘:“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真美呀,在作者心间流淌的紫藤萝瀑布,让她感受生命的生生不息,从人生的阴霾中走出。从此,这奇妙神秘的紫藤萝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初见紫藤萝,是在琅西一个小小的初中校园,老师们开辟出一块园地作为心灵休憩的净土,他们搭建了假山,挖掘了小水塘,架上水车,还种上了紫藤萝。寒冬褪去,紫藤萝冒出新芽,恣意生长。总务主任时常戴一顶草帽,撑着一支长长的竹竿,仰着头,眯着眼,时不时地撩着攀上五六米高架上的紫藤萝鲜嫩的枝条。看见我,他笑眯眯地解释:如果不经常伺候这些新冒出的枝条,让它们胡乱攀爬,紫藤萝就会长得稀稀拉拉的,不好看。在他侍弄下,这一架紫藤萝的新芽每天不断地伸展舒张,长势旺盛,绿色藤蔓很快铺满了花架。春末夏初,有球友邀请他去打球,他总是推托:要赶回去给儿子做晚饭,儿子准备要高考了,要跟儿子谈心……
照顾孩子,教育学生,何尝不像侍弄紫藤萝,要有耐心和细心,每天观察它们的细微变化,每天用竹竿将爬偏了方向的娇嫩枝条轻轻撩回架子上,紫藤萝才会长得蓊蓊郁郁呀。
再见紫藤萝,是在高中的办公楼前。原先两个葡萄架上虬劲的葡萄藤已经被砍掉,换种了紫藤萝。这两架神奇的紫藤萝,也许是在百年老校吸取了天地精华,铆足劲地长,枝条叶子像绿色的潮水,很快蔓延整个架子。每年三月下旬,架子上仿佛蓄着一汪嫩绿和紫色交织的潭水,热烈,奔放,虽无浓烈的花香,却让人置身梦境,一场绵绵春雨过后,微风轻拂,紫藤架下便铺满紫色玉石般的落花。紫藤萝花期极短,一般只有两三周,虽不是昙花一现,若你想再等几天,会看到开得更盛的紫藤,那只能是奢望。两三周后,那片迷人的紫色烟消云散,只剩下一片翠绿,令人怅惘。
美好的事物,为什么总是那么短暂,像我们每个人的青葱岁月,我们生命中那些美好的瞬间,稍纵即逝。年轻的朋友,要好好把握和珍惜啊。花儿谢了明天还会开,紫藤萝凋零了,明年才能再开,而我们的青春只会一去不复返。
又见紫藤萝,是在入夏之后,紫藤萝架上紫色的精灵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那一架的翠绿也让人心旷神怡,阳光普照,雨水充足,时风时雨,紫藤萝的枝条越长越粗,紫藤萝的叶子越长越密,密不透风。像蜗牛的触角,每一根枝条的嫩芽小心翼翼地向陌生的空间延伸、探索。但是,我听说,紫藤萝的嫩芽,如果没有攀上更高的架子,它就会放弃发展,心灰意冷,慢慢的耷拉下来,不再生长了。
就像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不再有事业上更高的追求,慢慢地也会随波逐流,看淡看开躺平了。没有了目标和追求,人生的枝条不也容易耷拉下来吗?
而我身边那些优秀的同事们,有很多不甘心做这样不求上进的紫藤萝枝条,他们抓住一切机会,就像溺水的人抓住命运的每一根稻草,不断实现人生的华丽蝶变。有的努力向教育事业的高峰攀爬,有的毅然舍弃原先熟悉而舒适的工作环境,应聘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在一个更广阔的舞台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他们如鱼得水,事业干得风生水起。还有一些退休多年的老教师,耄耋之年,愈老弥坚,笔耕不辍,不断在报刊发表新作。他们就是那一枝枝不断攀登的常青的紫藤萝。他们时常鼓舞着我,激励着我不断追求事业的更高境界。
即便是身边那些安于现状,默默无闻的同事们,又有什么可以被苛责的呢?毕竟人各有志,只要认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样活得精彩。这些平凡普通的教师,耕耘讲坛,赡养老人,抚育子女。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外不愧人,内不愧心。善良的人们啊,请怀着宽容之心,在赞叹紫藤萝灿烂的紫色花海时,也不要轻易嘲笑任何一根平凡乃至平庸的紫藤萝枝条。
盛夏的晌午,我路过紫藤萝架,不经意间,看到虽不能再向上攀爬,但是仍然静静生长的紫藤萝枝条。藤蔓交织,参差披拂,蒙络摇缀,它们很多都快低垂到地面了,可仍然不放弃向世人展示那动人的绿意。我默默地向他们致意。这些朴实的紫藤萝,没有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方方正正的紫藤萝,才是最真实的,最自然的,最美丽的。
那一架架紫藤萝,让我心旌摇荡,让我的心灵时常受到触动,也让我看尽了世间百态,体会到人间百味。
本文已发表于2025年9月8日《南宁日报》凤凰副刊
作者简介:
黄涛跃,男。广西南宁人,广西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教师。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