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潮湿的心
这一段时间总是下雨,友说,再不出太阳心都发霉了。我看看天,雨不大,却没有要停的样子。丝丝的雨洋洋洒洒的落在地上,落在叶间,落在这本是潮湿的心上。
儿子高考后一直在家等分数下来,叫他出去和同学们玩玩,出去透透气都不肯。这气氛压抑得我喘不过气来。直到分数下来,576,说实话,这个分数对于一个理科生也只是中等,重点大学的门与他无缘。这不是儿子要求的结果,他有些许失望,但我说这已经很好了,让他放心玩几天再好好选个学校。对于儿子,只要努力了,对得起他自己就行了。我从没对他有太高的要求,儿子走到今天,我知道有多么的不容易。
八年前的冬天,忙于生计的我与丈夫疏忽了对儿子的照顾, 年幼的他吃了那种五角一包的垃圾食品,引起拉肚子。对于我们来说,孩子拉肚子是小事,吃几颗止泻的药就行了。下午孩子还去上学,也没说什么,晚上回来照样没说什么,我们都以为好了,事实上,根本没把拉肚子当回事儿,因为平时吃坏肚子随便吃点药就好了的。可是这一粗心就良成了大错了。第二天早上,儿子告诉我说:“妈妈,我拉了黑巴巴”。我叫儿子他爸去看,回来他说是因为昨晚吃了猪血的原因。粗心的我也以为是,也没太再意。问还拉肚子不?儿子说还拉,就叫他再吃点药。之后儿子又上学去了......第三天,儿子还在拉肚子,还在拉黑巴巴。我去厕所看了。(当时我们用的公共厕所,是农村自己建的。)这才慌了,儿子哪是黑巴巴,是拉血呀!天呀,我这粗心的妈妈真该死!
送到市人民医院,(当时的地区医院)门诊医生说肠炎,需住院。一 周后,没见好转,从内科转儿科,又过了两天,没见好的迹象。儿科主任说要会诊,给我几张印了名字的条子叫我送到专家那里,请他们会诊。我按要求到各医生那请他们为儿子会诊。结果给我的答复是“转院”!就这样,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儿子的病情担误了,没法,我们只好带着儿子到省医。
省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接诊后得出结论:过敏性紫癜,紫癫性肾炎。医生说不及时治疗,以后将影响生育。这于我,简直是晴天霹雷,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是肾炎?一个很平常的拉肚子,怎么会弄成了肾炎了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一进医院,医生就叫交了1000元,后说不够又补交1000元。现在转到省医,医生说要先交5000元,那时候家里开了个小店,卖点烟酒杂货等,每天也就挣个十来块钱。这么多的钱对我是天文数字。老公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家又不在这里,除了打工也没有办法筹钱。儿子治病需要钱, 我只好让老公照看儿子,我回来找亲戚们借。在筹钱的这段时间,也许是担心儿子,也许是过度劳累,我又病倒了。儿子还在省医住着,我却住到了302医院,真是屋漏偏糟连夜雨。
儿子在省医一呆就是很久,住院费交了一次又一次。 为了控制病情,医生用了大量的激素类药。一开始吃六颗,到稳定病情后吃五颗半。儿子的尿蛋白从3+慢慢减少,其他项也在慢慢恢复。儿子也由开始稀饭都不能吃到后来能慢慢吃点。
腊月二十八,还没好完的我办了出院。儿子病情稍稍稳定了点,没钱交住院费了,加上也不想在医院过年,所以明天儿子就回来了,(医生是不准出完的)我得提前回家准备过年的东西。街上都是张灯结彩的,一片喜庆的气氛。而我好像与这无关,我像一个陌生人一样看着这一切。这一天的菜特贵,肉也不敢买了,反正都生病的,也吃不下。最后买了点蔬菜,外婆拿了块肉。这就是年货了。
二十九日,我开门营业,因为没钱进货,以住剩的先卖出钱再说。儿子和老公带着大包的药也回来了。因为吃了激素的原因,儿子看上去长胖了,小小的个子圆圆的脸,虽然没好完,精神却很好。由于走了路,儿子的阴囊出现积水,医生说每晚睡觉用枕头垫着,会慢慢消的。我们也只有照做,所幸最后真消了。
过年了,没给儿子压岁钱,也没给儿子买新衣服。懂事的儿子什么也没要,每天还吃大把的药,还吃大把的激素。因为医生说只有尿蛋白减下来了才能减激素,并且每次只能减半颗。没钱再去省医,我每个周末带儿子到302医院查一次尿常规,从化验的结果判断儿子病情的好坏。为了节约挂号费,我们都是周末去。(因为周末医院不收挂号费)
也许是激素的原因,这段时间儿子的病情没有加重,从化验单上也没看到尿蛋白减少,还是3+。但儿子的身休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先是脸比出院时大了一圈,身体也“胖”了起来。 看着越来越“胖”的儿子,再也不敢担误了,爷爷奶奶没有一个电话,儿子的叔叔也没有一个电话,老公给儿子的姑姑打电话,姑姑接了电话,还没说什么,就听到姑父在旁边说是去找他借钱的,听到这话,老公挂了电话,一个人躲着哭了很久。最后给儿子的叔叔打电话,借了500元,儿子的外婆,舅舅把所有的都拿出了,加上这段时间卖的货款,又赶紧把儿子送到省医。医生责怪不负责任,这样做会担误治疗。可他哪里知道穷人的苦呀!
想起借钱的事,直到现在心里直发酸。有的亲戚们是很有钱的,当时他们也是几百万的家产。要是他们能伸出援手,多两万块钱,让儿子在医院医好才出院,我儿子也不至于拖到好几年后才好完。人啊!真是为钱生为钱死为钱痛苦一辈子。
五月份以后,儿子还没好完,但各项指标都降下来点了,尿蛋白也只是2-了,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我们要求出院。经医生检查后,开了大包的药,还要两周回贵阳复查一次后,终于得到医生的许可出院回家治疗。
回来后 ,严格按医生的嘱咐吃药,饮食也按医生说的,开始时不能吃盐,油也少吃。后慢慢加一点盐,菜类也是不能乱吃的,这样的日子对儿子来说是渡日如年。
西药吃多了负作用大,很多人都劝我找中医看。后听人说开发区有个老中医很不错,每天只看100个病人。于是我又带上儿子的病历去找这个中医,花一块钱排了个号,等了几个小时。然后一百多块钱买了三付中药。尽管如此,我也细心的熬给儿子吃了。再后来只要听到哪有好的中医,我都会带儿子去看,每一次抓回的药吃完,我就会带儿子复查一次,看看有效果没有......直到后来遇到地区医院一个姓张的老中医,一同找他开药的一家儿子也是这病,经他治疗后好了,我去时正遇到孩子的妈妈,她说多吃段时间巩固。这让我对儿子的病更有信心了。也许是看到我的困境,张医生告诉我到011大院有家专做中药的,叫我到他那去买几味常用药,每种可称两斤,然后他每次给开不常用的,这样就节约点。我按张医生的指点到这家买了三味药,每次熬药时把张医生开的放了再每样抓一把放里面,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年......
儿子休学一年后返校,成绩还很好。尽管每天吃药,尽管休形变了样,但还是以前五十名的成绩考进了安顺五中。这期间,开始我每半个月带儿子去贵阳查一次,后又一个月去查一次。
为了还债,我们重新回到平坝,贷款做起建材生意。因没法照管儿子,只好让外婆来照管。外婆的宠爱让儿子迷上了电脑,每一次回去都从网吧中把儿子揪出来。隔代教育的弊端让我很痛苦,我不得不把儿子送到老师家住宿。住老师家就不能吃中药,但为了巩固,儿子还是继续吃西药。这一直持续到初三,所有指标都完全正常后才停药的。这期间儿子从没吃过内脏,海鲜等,凡是发物都没沾过。因为激素吃多了,骨质疏松,也没上过体育课。初二时儿子成绩一度下滑,最严重时滑到四百多名,我为此责怪过儿子,老师也找他谈过话。儿子听老师说考入二中就有上大学的希望,他把这当作自己的目标。为此,重新端正了学习态度。
对于考二中,我还是对儿子没有太大的信心,因为初三的突击,我不敢抱太大的希望,记得中考完,我带儿子到省医作最后一次复查。也顺便带他玩了黔林公园,尽管当时儿子瘦了很多,但还是拍了很多胖乎乎的照片。 查完一切正常后我们又到清镇一中,这其间我曾和一中的胡老师联系过,说想拿儿子在那里读,等到见面,胡老师带着儿子在清镇一中校园走了一圈,并作了介绍,还与儿子合影了好几张照片。最后请儿子吃完饭后胡老师告诉我说儿子并不想读清镇一中。那时候中考的分还没下来,我问儿子:“要是考不上二中是不是考虑到清镇一中读?”儿子不置可否。后学校真志愿,我问儿子是不是坚持要填二中,班主任建议报一中的把握大些,但儿子还是要坚持二中,我就对儿子说,如果坚持,录不取就只能到清镇一中,儿子同意后报了二中。还好最后上了二中的录取线。这也是儿子坚持的结果。
进了二中,儿子的分不高,没有进重点班。 这让儿子看到了他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对于儿子的学习,我不多过问,只是告诉他,学习是自己的事,我们只负责生活。儿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该怎么做有了主见。学习的事不用我操心了。当然,每一次的家长会我都会找班主任问问,但当他面我从不多说什么。
临近高考,儿子没有周末,也不回家,看着这么刻苦的儿子,那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子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一个清瘦的大男孩。每一次到学校,想接儿子出去吃顿好点的,但他不是说吃了就是说没时间,给他买点零食也不要。多给他点钱让他吃好点他说够了也不多要,说考完回家再吃,听得真让人心疼。
现在高考已结束了,分数也下来了,尽管没有达到儿子想要的结果,但我已经很满意了。儿子,你与别人不同,这样的结果你已努力了很多,进入大学还有学习的机会,只要不放弃,在哪都是学习,妈妈相信你将是最棒的。
我的心因自己的粗心造成儿子的过去而痛。窗外的雨还在下着,沙沙的声音洒于树间,草间,还有那茁壮成长的禾苗间。
二 、行走在九月的阳光下
1、 开学之前
临近开学,儿子把自己要用的东西都整理好了,穿的,用的,一样样都装在行礼箱里。因为乘机,考虑到一个行礼的重量问题,又仔细的查了能带的重量,估计不会超重时才落了锁。对于儿子的自理能力,我一直很放心。也许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儿子从小就帮着家里做事,初中时就开始在外生活,到高中毕业都没有让我们操过心,在外生活的日子锻炼了他,让他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都能作好安排。这也为这一次远离家乡亲人打下了基础,我也稍微放心了。
《没有翅膀,所以努力奔跑》这是女儿送给她明天将远离家乡去上学的哥哥的书。我随便翻了翻,本书从青年人面对的最实际的问题出发,讲述了大多数人实现梦想道路上的苦闷与无助,并发出了振聋发聩的青春宣言:与其低头跪着接受残酷的现实,不如直面人生,起步奋力奔跑。虽然我们的青春没有翅膀助力飞翔,但是只要我们执着卖力地奔跑,就可以和他人一样实现青春的梦想! 女儿明天要补数学,今天也是放学才赶回来的,就为了送哥哥一本书,(这是用给她的有限的零用钱买的)这不仅是兄妹的感情,更是孩子对自身的理解与要求。很高兴孩子们都懂事了。明天就要送儿子走了,这一去又要春节才能见到了,但愿妹妹的心愿两兄妹都能理解与实现。
2、9月7日
出发了,儿子拉着行礼箱,背着书包。从停车场到登机口有很长一段距离,都是他自己拉过去的。换登机牌,安检,排队直到上机,儿子都像个小男子汉一样。临别,他父亲与哥哥(我干儿子)与他话别,父亲的依依不舍与谆谆教诲,哥哥的祝福与期待,儿子都一一的应承着。
登机后,找到座位,放好行礼。儿子指导我系好安全带,叫我关机,教我打开电视,这些都是他出门前在网上了解的,这又让我小小的感动了一下。将近三小时的行程,和儿子说说话,也没感到很久。
到了首都机场,已经凌晨了,到取行礼处等了很久才拿到行礼箱。因为之前和同学联系好了的,他到机场接机,下机后打了电话,说在出口处等我。儿子还是背着书包,拉着行礼箱。在出口处,见到了十多年没见面的同学陈涛,十多年过去了,他还是那么年轻,而我已两鬓微斑了,这让我有点感慨。他告诉我们,住宿的地方在民大斜对面,过了天桥就是中央民族大学。在去城里的路上,他说到了北漂的理由与现在的生活。从他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在城关中学教了五年书,感觉没多大意义,这才选择北漂。这么多年过去了,事业也有一定的基础,家也安在了北京。他也说到了现在教育局的局长是他当年的同事,还有好几个老同学偶尔也有联系等等......凌晨两点过,我们终于住进了速8酒店,这是一个连锁店,卫生还算不错。上了床,我发了今天的最后一条微信:“终于到了,中关村速8酒店,感谢老同学的帮助。民大就在对面,明天再一睹真容,但愿不会让我失望。 ”
3、9月8日
离报到的时间还有两天,来的时候就打算先参观一下京城的风貌。儿子也先与民大的同学联系了,有北京的同学带路。但要在天安门广场那集中,还有几个外省的同学一起。行礼留在酒店,我就带了手提袋出了门。儿子向路人问了乘车的路线,说是从国家图书馆地铁站乘4号线到西单站然后换乘1号线到天安门西站下。这对于第一次到京的我就有些惶恐,错踪复杂的线路是我所不能弄清的。还好,儿子淡定的注意着一路的行程线路,尽管他也是第一次出远门,小男子汉的风采慢慢体现了。到了广场西出站,等了几分钟,来了五个同学,有云南的,广西的,除了北京的女同学其他两位我没记住。参观完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王府井,这一路孩子们说说笑笑,也对我格外关心。我时不时给他们拍点照片,留下他们纯真的笑脸。
几个景点下来,我实在走不动了。所幸的是儿子一直帮我提着手提袋,这也减轻了不少负担。有时想想,自己送儿子去,却反要儿子处处照顾着我。感觉自己无能时也为儿子的成熟欣慰。因为我走不动了,大家商议就先到学校看看。
学校的环境不错,面积不是很大,但绿树成阴,环境典雅,古朴幽美。民大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是国家985工程的重点基地。这里聚集了很多种民族的学生,看到一个个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孩子,才更深的体会了什么叫多民族的国家。孩子们去找他们的公寓,院系及明天所要到的地方了,而我只能在花台边坐着等他们。也许是环境不熟,加上要找的地方多,所以很久孩子们才回来。约好了明天一早先来办住宿,后天再报到。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没有吃月饼,却跑到很远吃了一餐。
4、9月9日
由于昨天走累了,脚痛,所以早上儿子叫我在酒店休息,等他消息。他先到学校看看能不能把住宿的事办了,要是能办就打电话通知我去。想到儿子像小男子汉的表现,我也放心让他去了。中午,儿子打电话说可以办了,他已经拿到了一卡通。录取通知书上说住宿用品学校有,只需要付费520元就可以领到了。到了一看,是外面的商场人拿来的,也不知他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找到这么个销售渠道。质量上还是比较差的,才后悔没自己带来。没法,加了点钱要了好一点的,也只得将就了。
理想中大学的公寓是两个人一间房,有卫生间。但民大的就让人大跌眼镜,6人一间,两张大桌子,6个凳子,靠墙边一排柜子,没有卫生间,有网线但要付费才能开通,三张上下床,这就是6个孩子的全部家当了。相比较而言,安顺二中新校区的环境比这大学的还要好点。据说这里大学是要受苦的,如果考上研究生了,那就是两个人一个房间,考上博士就是一个人一个房间了。我想,苦点也没什么,学生嘛以学习为主,他们享受的日子还很长。要想住好点,舒服点,就努力考研考博士。
其他孩子还没来,给儿子选了个靠窗的位置把床铺了。到楼下买了要用的生活用品,每样相比我们这里的超市似乎都要贵很多,不知是北京的生活要高些费用理当要贵些,还是商家在校园里经营就该贵些?不管了,反正要用,这也像在医院一样,医生说多少钱病人就付多少一样,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办完这一切,天已经暗了。行礼箱明天才能拉来了。
明天报到完后就没事了,儿子问我订票的事,怕订晚了没有票。我想要是没什么事,就回去吧,一个人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玩什么也没劲。再说人文的景观电视里见多了,也没什么新意。长城与颐和园就等下次再去吧。于是订了明晚18点北京到安顺的机票。这一晚,在车声与空调声相和之下,我发了第二条微信:“夜,忘了白日的喧哗,车流与空调声相和。将整个炙热关于门外,北京,明天将别于你,还有速8,宿吧!”
5、9月10日
报到是孩子的事,家长不能参与,这是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我觉得这要求很好,孩子大了,应会处理自己的事,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够了,其他的让孩子们自己来吧。
每个院系的学生住处不一样,在学生公寓楼下,遇到来自不同地区的家长,都是大包小包的拿着行礼,在楼下等着报到的孩子们。宿管们与家长们闲聊起了学校里的新闻人物。其中有两个让我颇为感动,其一是云南边境的一个学生,从接到通知书起就打起背包,一直走到民大,用时两个多月。到达时已开学了,学校给他开了绿灯,新闻媒体也采访了他。另一个就是广西的,也是接到通知书后打起背包骑自行车到民大。宿管说,像这样的孩子,以后在社会上生存是不成问题的,放在什么环境下都能生存。儿子从小在身边生活,虽然我们不是很富裕的家庭,物质生活没有让他有太多的优越,但我相信,儿子也是很坚强很自立的。 报到完的孩子们陆续来了,儿子也来了。我们到了公寓的515室,另外五个同学到了四个,只有湖北的同学家没有到。六个孩子,来自六个不同的省,湖南的家长已经给孩子把床铺好了,其他家长边与大家交流边为孩子做事。有的家长连鞋子的摆放,及用哪一个箱子,哪一个抽屉都为孩子选择好。看到一家家都那么对孩子放心不下,为孩子操心。我忍不住就说:“孩子的事让他们自己来吧,离开家,也该锻炼自己。”有的家长说买好用的物件让孩子自己做就是,有的家长却说“我们家孩子还小嘛!“ 听到这么说,大家相视而笑。好像只有他们家孩子宝贝似的。刚高中毕业的孩子,在父母心里谁家的孩子不小? 哪家的孩子不宝贝? 坐在儿子的床上,看到忙碌着的家长们,我都不知他们家孩子何时才能长大?! 其实很多孩子都能自理的,是做父母的总放心不下。作为家长,我希望能给孩子们更多信任,让他们能慢慢成 长。
基本把孩子们的事弄完后,家长们交换了电话号码,都说要到对方的城市旅游,也嘱咐说一定要联系。四年后孩子们毕业不知会飞向何方,但这几年他们的友谊将是一生的财富。也许现在他们不明白,但等他们走上社会就会知道同学之间的友谊是多么纯洁,四年的友谊是多么让人怀念。
因为订了今晚的机票 ,我和儿子到商场买点东西。几位家长不无遗憾的说怎么不去玩玩?他们都还没开始玩呢。“孩子在这学习,以后玩的机会很多。”“那以后一定要去我们家那去旅游哦!”这也是我要对大家说的。
今天是教师节,我没有听到任何一个学生祝老师节日快乐,当然也包括儿子。不知他有没有在报到时祝过现在的老师,也不知他有没有用什么方式祝福过曾经的老师们。这让我有点遗憾。学会感恩一直是我教育孩子的宗旨,初中时儿子每逢节日总会给小学的老师打个电话祝福,高中时小学,中学的老师们都能收到他的短信或电话问候与祝福。考上大学,还向老师们报了喜,也和同学们一起去看望了老师。但这次,他没有告诉我祝福老师们没有。或许是忙忘了,或许是祝过而我不知,但愿是后者吧!
6、 离京
15点,常青发来消息问我准备走了吗?当告之一切办好,可以出发后。他说开车到学校大门接我去机场。
常青是毕业于农大,就职于万象集团的一个年轻人。 因为不熟悉路,我就想找个人问问怎么走,从学校到机场坐什么车等等。当他听说我是送孩子开学的,就热心的说要帮我,带我买东西,送我去机场。这份来自网络的友谊让我不敢相信,毕竟,网络时代的今天,似乎人们都戴着面具,都生活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时代。我们不相信雷锋,不相信善良。也正因为这样,才会有老人摔倒没人敢扶,出现困难没人敢帮等等的弊端。尽管我深信人性善,但太多的传言也让我害怕。也许是他感觉到我的顾忌,主动把电话号码与车牌号告诉我,还让我备案。这样的做法让我有点吃惊也有点感动。报着忐忑的心答应了他的帮助,却又小心的让儿子记下了他的电话与车号。中午,带我们去商场购物后又回公司,说到15点后再来接我去机场。
到学校门前,常青已在那等了一会了。从车箱里把给儿子买的东西拎下来后,给儿子交待了注意事项,好好学习,团结同学等。儿子也礼貌的谢谢了常青对我们的帮助,常青也让儿子放心:”我负责安全的把你妈妈送到机场。“ 与儿子分开后,怀着一颗不舍的心,坐上了常青的车。车在车流中穿行,我的心却牵挂着,接下来儿子的能不能成为我预期的男子汉样的孩子?毕竟远离了父母,远离了亲人,新的生活与学习的环境会不会让他感到吃力?
行驶了很久,终于进了南苑机场,常青帮我推着行礼,等我换了登机牌,进了候机厅, 才与我道别。为了记住这份偶然而获的友谊,我们在大厅里合了影。谢谢你,常青,善良之人自有上天眷顾,愿你生命之树常青。
17:30分,安检,登机,给儿子发了条信息,告之后关机。飞机晚点,到黄果树机场时是22:30分。安全着陆,儿子打来电话问平安到达了才安心,我也给常青与陈涛报了平安,感谢他们在这次行程中的帮助。
出发时北京的天气很热, 回来时却很凉爽,心里也爽爽的,只是对儿子有点牵挂,希望四年的大学生活,能把儿子锻炼成为正真的男子汉。
三、后记
开学一个月后,儿子给我发来了微信,说是参加了学校的比赛,还和其他同学一起帮被骗的同学追要被骗走的钱,也听了六小龄童到学校的演讲,APEC其间,学校放假......最后还发了张相片,上面是他穿着西装,还打了领带,手里拿着一张聘书:兹聘请你为中央民族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第五届(第二任)宣传部干事。从叙述中也说明除了体育方面儿子有不足外,其他方面的发展都还是很好的。在生病的这么多年里,儿子也成长了不少。
是啊,因为我们没有翅膀,所以我们只能靠自己努力奔跑,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编辑:吴茹烈】
遭遇磨难是不幸的,走出困境是幸运的,向作者致敬!祝福你和你的家人明天更美好!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