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子里有一个村民名叫田德沛,心直口快。经过田家乐的邀请,他二话不说,就建议:秘密工作会可以到他家去召开。因为他家在寨子边上,位置隐秘,家里是五柱七的木房,外面是木板装修,非常密闭,里面是通间,非常宽敞,适合多人聚会,还有一个秘密的后门,有什么变故,可以从后门跑进山里。本来他家并不富裕,只有一十多挑谷子的水田。当得知田家乐要组织地方武装,缺钱购置枪械。田德沛慷慨地对田家乐说:“大哥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办事很可靠,我跟定大哥了。”于是,把自家仅有的一十多挑谷子的水田全部卖掉了,卖得一支汉阳造和一支土甲版步枪送给田家乐组建队伍。在田德沛的带动下,火联寨的许多村民,有钱出钱,无钱就卖粮,开始秘密购置枪支和弹药。火联寨的青年积极参加田家乐组织的革命队伍。田应海、田井升两位精明能干的青年汉字,津津乐道的做了田家乐的切身保镖。
在偏岩村中平所的石家寨,有一个地方武装头人名叫石景成。民国时期,在“三抽一,五抽二”的国民党兵役政策的影响下,当过国民党兵,也当过原平茶乡伪乡长。在弱肉强食、苛捐杂税的年代,他对国民党的统治也强烈不满,自己组织了十多人枪的地方武装,和国民党政府貌合神离,地方又同坡东禾梨坪的吴廷芳、大红岩的龙愿林、盘信老屋场的龙晋云、湖南山江的龙膏如等地的地方武装有密切的联系,有什么紧急事务,他可以一呼多放应,片区在松桃东部也有些名气。虽然他不识字,文化程度不高,但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懂些用兵知识,有勇也有谋。在平茶当伪乡长期间,田家乐就在小平茶教书,多少也有些交往。他对田家乐为人处世,还是很公认的。田家乐和他讲了中国的革命形势,并邀约他参加革命,他二话不说,就满口答应了。他还对田家乐说:“那我们就干,打仗算我的,文的你们负责。”在董啸鸣的领导下,松桃东部片区的地下组织于1949年1月31日在大红岩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苗族代表有50多人,来自平茶、盘石、长坪 、长兴等地。会议主要有两个议题:1、建立武装团队;2、如何开展下一步工作。会上,确定以乡成立平茶、盘石、长坪3个大队。平茶大队由石锦成、田家乐负责,盘石大队由麻春荣、麻金五负责,长坪大队由龙万川、吴昌文负责。这就是中国人们解放军边胞支队的邹型。从此,董啸鸣在苗乡播种的革命星火开始燃烧了。
四
为了更好地指导革命,董啸鸣穿着和尚服装以修族谱的身份住进了平所石家寨石求炳家。因为石求炳和石锦成是家族关系,石求炳家是一个木质结构的三合院,住房多,院坝也宽。屋坎下几十米,就是波光粼粼的响水河,风光秀丽,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并且离石锦成家很近,既方便联系,又非常隐秘。
苗家秉性就很好客。石求炳家本来只是中等生活的家庭,一年四季还吃不上大米饭,秋夏吃些麦饭或包谷饭,冬季吃红烧饭或罗卜饭。刚来的时候,每天都煮大米饭一家人和董啸鸣一起吃。时间久了,石求炳家煮红苕饭吃,另蒸一点大米饭给董啸鸣。董啸鸣知道了,执意不接受,坚持和在人家一起吃红烧饭,把大米饭留给老人和小孩。
石求炳的妻子龙东红是一个贤惠妇女,不仅把家里料理整齐干净,还做了一手好菜好饭。见董啸鸣的衣物脏了,就叫他换下来洗,破了就给补。在休息或夜深人静的时候,还给如逗桐油灯下给董啸鸣打鞋垫、做布鞋。
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龙东红就去寨子旁边的柏树林里,砍来柏树枝叶,用竹篾扎成小把。白天把这小把的柏树枝叶丢到河里,用石头压紧。第二天早上,天寒地冻的,她拿着撮箕和簸箕,早早地来到河边。用木勾把柏木枝叶拖进撮箕里,抖出附在柏木枝叶上的小鱼和小虾,清洗干净以后,回家做成炒小虾或酸汤虾,既甜又香,美味可口。董啸鸣在这里吃得开心,住得舒心,工作的情绪也格外的高昂。
五
本来,董啸鸣对石锦成是很信任的。因为石锦成有勇也有谋,在湘西抗击国民党残余势力进攻苗乡的战斗中,一直都安排石锦成带队打前锋。有一次,在湘西地方武装攻打泸溪县城。这次战斗,又是石锦成的中队打前锋,敌人用几挺重机枪死守山口。部队发起进攻的时候,敌人的机枪就像炒豆子一样“哒哒哒”地疯狂扫射。石锦成立即叫前锋部队隐蔽起来,从侧面包抄,后续部队打前锋,打一个“出其不意”,敌人节节败退,四处脱散,溃不成军。
战斗虽然胜利了,石锦成却忧闷起来。因为,当时党组织还在考验石锦成,不是党员,一些党组会议石锦成还不能参加。石锦成认为,董啸鸣还有什么秘密没有告诉他;又几次战斗都叫石锦成打前锋,非常危险。石锦成更加认为,董啸鸣是拿他去挡“炮灰”。加上去湘西几个月了,还没有见解放军,生活非常艰苦,石锦成的队员都没有办法衣物更换,已经长许多螨虫了。想来想去,很不是滋味,于是,就把自己的一些队伍拖回去了。
回到家里,石锦成把自己反感告诉给家族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家人总认为董啸鸣是一个好人,任用石锦成,实际上是对石锦成的信任,工作上的艰苦,只是暂时的。但是,石锦成根本看不到胜利的曙光,一意孤行,定然与党的路线背道而驰。
六
位于风光迤逦的腊尔山麓的大红岩村,村中有一位苗族大户人家叫龙老福,虽然才有百来挑谷子的家庭,但在贫穷落后的山区,也算是比较殷实了。在兵荒马乱的时代,有了一点财富,生活也是不得安稳的,不是被偷,就是被抢,有时候,连生命的保不住。恰好大红岩也出了一个地方武装头人,名叫龙愿林,自己也组织了二三十人枪的队伍,并且同腊尔山区山江一带地方势力也有密切的交往,只要有什么事情,可以一呼百应,因此,龙愿林的名声也比较响亮。队伍要供给,龙愿林也需要和大户人家搞好关系,青黄不接可以便于接济。龙老福要保住财产,同武装势力也要走近一点。加上是同一个寨子,谁出问题都要坏寨子的名誉。这样,龙老福和龙愿林的关系也算去得来得。特别值得关注是,龙愿林有一个心腹干将名叫麻老安,高强大汉,心地善良,比较忠实。龙老福和麻老安又是至交,有什么难事都要互相通气。
田家乐的房族有一个孃田桂秀嫁给龙老福,所以,田家乐就称呼龙老福作姑爷了,关系很融洽。由于有这一层亲戚关系,通过田家乐,董啸鸣在大红岩开展地下工作,也经常驻足在龙老福家。
有一次,田家乐准备护送董啸鸣到湘西办事。不知道为什么,却走漏了风声,石锦成便安排准备谋害董啸鸣。夜已经很深了,麻老安悄悄地敲响了龙老福家的后门,并低声地说:“老表,不好了,今晚人家开会,明天要收拾胖子。”然后就匆匆忙忙地走了。龙老福被虾了一跳,心想:“胖子?不就是董政委吗?董政委身材高大,又很胖,平常,人人都称它为胖子。那怎么行呢?我得给家乐说说。”于是,龙老福三步并作两步走,急忙连夜赶到火联寨给田家乐报信。
那时候,正是蛙鸣燕飞的时节。大红岩到火联寨至少也有二三十里的路程。并且去火联寨的路有两条,第一条从刁边下马甘溪,走唐房,过葛藤坡;第二条是从上标山,走金湾塘,过偏岩,绕道水。从刁边去是水路,从上标山去是旱路,是晚上,当然他就选择旱路了。哪知道呀?田家乐、田井升、田应海他们也很早。田家乐他们是从水路,走马甘溪。龙老福从旱路,他们刚好错开了。当龙老福到火联寨时,人们就说:“家乐和应海他们早早就出去了。”龙老福急忙打转身去追赶。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