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风雨彩虹 再舞长龙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何正国    阅读次数:27809    发布时间:2019-11-22

 

从贵州高速公路的崛起,使我们看到了贵州建省600年源远流长的历史,贵州历尽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的每时每刻,无不在激励着英雄、伟大的3000多万儿女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时期,遵义这座古老而年轻的红色之城,转折之都,在她怀抱中的赤水依然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仁赤高速公路的建成,“中国丹霞世界自然地——赤水”实至名归落户赤水,使赤水从而结束了交通闭塞,到遵义要7个多小时才能到达,信息不灵的历史,结束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山村崎岖的公路颠簸,高低不平的苦楚,近些年相继改造的三级柏油路已经退出历史舞台,随着城市建设的繁荣和发展,在赤水旅游如日中天的时候,赤水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全景赤水,全域旅游和西部大开发的浩荡东风吹拂神州大地,来赤水旅游的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2010年7月13日,赤水31万人民翘首盼望的高速公路分别在赤水境内的天台、旺隆、葫市和元厚四个乡镇,四个标段全线动工,仁赤高速公路开工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从而开创、谱写了赤水公路建设史的新篇章,结束了赤水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赤水聚焦了世界的目光,昭示着赤水建国60多年和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盛世辉煌、苦尽甘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006年,修建了跨越乌江,连接贵阳与遵义两地的楠木渡大桥,结束了长期以来钢质船渡河,既耗时又极不安全的历史,随着兰海高速遵贵扩容工程乌江大桥的竣工,标志着发展经济、交通先行,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决策英明,恪尽职守、同心同德,将贵州交通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提到议事日程的战略发展思路,“要想富、先修路”才能脱贫致富、发展致富成为广大党员和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发展经济的重大项目来抓落实,加强领导,合理谋划,统一部署和统筹,在调研督促中,省委政府的领导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鼓舞,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时任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慕德贵在遵贵扩容工地调研,带来了省委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回眸“十二五”,展望“十三五”,贵州交通事业顺应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无时不在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贵州高速公路建设,普通国省道改造、农村公路和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劳动竞赛誓师大会上,省人大常委副主任(时任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鸣明和省总工会主席袁周、政协副主席陈敏出席扩容遵贵4A合同段,极大地鼓舞了建设施工单位,筑路工人的干劲,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时任交通运输厅厅长)陈志刚等厅级领导在遵贵扩容工程工地,交通厅党委书记高卫东、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时任交通厅党委书记、厅长)王秉清调研时并对全体建设者敢于拼搏、开拓创新、苦干实干的精神给予了肯定,希望施工单位精心组织,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百年大计的思想,争创一流佳绩,建一座桥梁,树一座丰碑,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兰海高速遵贵扩容工程开工典礼在遵义县尚稽镇楠木渡举行时,无论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各级指挥部顾全大局,分工协作,都全心全意地为了保质保量、保安全地将兰海高速遵贵扩容工程如期竣工,造福人类和一方百姓,他们分工协作、团结奋进,以钉钉子、抓铁有印、踏石留痕的工作精神,指挥部的领导为了配合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与他们同吃同住在工地,在施工过程中难题共解、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无论暑九严寒、风雨兼程、翻山越岭,一切为了工作紧紧围绕省、市政府遵贵扩容工程通车的工作目标,全力以赴做好项目建设土地征收,房屋拆迁“三电”迁改,炮损补偿,涉农设施恢复,拆迁安置和群工矛盾调处工作,指挥部项目办、公安局、交管局、施工单位现场办公,解决因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封闭性施工执行情况,由于施工现场的群工工作协调纷繁复杂,根据实际情况指挥部时常召开各部门单位联席会议,认真倾听各部门单位在工作中的反馈意见,有针对性地逐步化解和探讨在工作中发现产生的问题,达成了共识,通过各部门单位的艰苦努力,严格按照会议的精神,从而使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工作面全面展开,各施工班组齐心协力将每个标段的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指挥部为全力以赴推进工程的进程,在巍巍的荒山野岭中,各部门单位团结一致、亲密协作、勇于奉献、敢为人先、攻坚克难,无论是领导干部、工程师、技术管理人员乃至普通的民工,他们吃住在工地,发扬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公路建设者,在贵州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团结拼搏,励精图治、勇于进取,本着敢于突破、敢于担当的精神,使贵州高速公路的扩容,初见雏形向前延伸,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向人们昭示着伟大的贵州人民“敢叫日月换新天”建设贵州,发展贵州,改变贵州家乡,遵义面貌,振兴贵州经济的炽热情怀。

成就与梦想,辉煌与现实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冲锋号角吹响,贵州的崛起,遵义的腾飞,在高山密林、碧波荡漾的溪水河畔,无数建设者们为实现贵州美、百姓富、生态美的梦想,在党的十八大,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十九大精神鼓舞下,贵州遵义的繁荣和发展犹如一幅浓得要留下来的笔墨丹青在的每一位贵州人民的手中徐徐展开。

这样的山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有这种超凡脱俗、虚怀如谷的情怀,在天地之间,在每一位参与设计的建设者心里涌起汹涌而澎湃的浪花,每一次微笑都出乎意料,每一次流泪都令人感到无尚的幸福光荣和骄傲,每一次承诺都承载着各级党政的亲切关怀,热切的关注,建设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在太多太多的希望、坚韧、执着与追求的同时,面对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建设者们的不敢有着丝毫的懈怠,目前,建设中的青檬高速公路,播州区境内遵贵扩容工程恢复的跨高速公路的引水渠,新蒲新区境内的农村公路,新建的人行天桥,通组公路,上山便道都如期竣工,方便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出行,农业发展灌溉、人畜饮水的问题得到了根本的解决,为振兴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忆往昔,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有多少个酷热严寒,面对复杂的喀斯特的地形、地貌,建设们夜以继日,克服了无数次施工过程中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面对恶劣的气候环境和施工条件,多少次努力,多少次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建设者们硬是凭着满腔的激情,不倦的容颜,豪迈的气概,惊人的毅力,在千山万壑中用智慧、心血和汗水,使一项项施工任务顺利完成。面对取得的成绩,光荣与梦想、理想和现实,建设者们深感自己肩上的任务繁重,有多少建设者们离乡背井,告别妻儿、父母来到贵州、遵义的建设工地上,目的就是情系贵州、心系贵州父老乡亲,心系家乡的繁荣和发展,贵州、遵义、赤水交通事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者们情不自禁的说:“我们应当感恩习总书记、感恩伟大的党、感恩伟大的祖国”,心路、水路、陆路,路路相通,他们以铁人王进喜艰苦创业,“三老、四严”的创业精神为榜样“创一流企业、创一流佳绩、建一流大道”,项目办党总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党日活动,使党员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率先垂范、争先创优,贵州高速集团遵贵扩容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施工单位,时任市指挥部的指挥长谭剑锋,市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蒋泽华,遵义市安监局长骆亚(时任遵义县政府副县长),副指挥长罗吉胜,遵贵项目办主任朱大权出席工程征地拆迁协调服务工作动员大会时强调:“拆迁工作关系到交通运输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的民生工程的大事,各部门单位必须树立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看齐意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拆迁工作必须如期完成并实行“三榜”公示”。他们深感任重而道远,在察看施工地段和了解工程进度检查工程质量的同时,一切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该项目保质保量地如期完成,这条致富路、开放路、幸福路、希望路,不仅可以连接川、黔、渝、遵义的高速路,还可加快贵州遵义对外开放的步伐,改善贵州、遵义的投资、旅游、商业环境,项目办和施工单位亲密合作,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采取人息机不息,24小时三班倒连续施工作业的方式,他们时刻牢记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嘱托,打破制约贵州交通的瓶颈,而一个地方交通的变迁就是这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缩影,一条路、一座桥,就是浓缩了贵州遵义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着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历史的沧桑、蹉跎的岁月,让我们难忘30年代遵义城及连接新、老城的万寿桥(如今的新华桥),70年代的万里路、老城丁字口、大十字、新华路口、南门关、中华路,这一切的一切都烙印在封尘已久的记忆里。

与此同时,上级有关省、市、县各级领导视察,调研时看到在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艰苦创业,忘我劳动的大无畏精神感动了他们,他们赞扬施工单位“搬山填沟、架桥越岭”的壮举感动了自己,感慨地说:“有你们的支持和不懈的努力,你们正在修筑贵州、遵义新时代的长城”。在行走施工工地的过程中,领导们兴奋地说:“你们看公路的扩容后,贵州、遵义、赤水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人民勤劳致富的日子会有想头、有搞头、有盼头,兴黔富民的很多事情都会迎刃而解,来贵州、遵义投资创业、开发的客商会更多,在修好每一条致富路、连心路、形象路、开拓路的同时,对于发展民生,在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9232804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