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并不美,你且看那河水!文人墨客泛山文舟,作文大抵就刻意,亦或随意,这也就很多文章难成经典。鄙人是受用不了没有3G,没有牛皮之下的美景。拍个图,送个微博,好也点个赞。或是,吹个牛皮混个时间,好得一下午。
也罢,前人用过很多形容词赞美乌江,一些精神,一些口号。至今看来,不就憋了半天的屎,很难拉出来。
来到一山必写一文之人芸芸,洋洋洒洒几笔成文之人泛泛,“真情妙悟铸文章”者少许。山与水的名气源于人,“是苏东坡成就了赤壁,还是赤壁成就了苏东坡?”鄙人之见前者为妙,苏东坡来到贵州,贵州为笔墨,来到乌江,乌江成文章。若是活到现今,美国人给个机会送去火星,或许还写出个外太空的事情。注重人文关怀地方定会结出美丽的篇章,人内心安稳会不自觉的唱起歌谣。创作若是刻意,亦或随意,难称其为上乘。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素材,我们必须先成就它,然后它才能成就我们。
乌江的美,是淳朴的,自然的美,没有过多的雕刻,粉饰。碧波荡漾闲人凡事,流经之处大凡亦村庄、小城。常年来人们过着安稳,温情的日子,几许古意的民俗,还被人们挂念着。鄙人去了清华,看了长沙,过多的人文,成其为经典。如若被人朝拜,必定成为信仰,不被人传颂,也让人向往,作为本地人,有太多难耐的寂寞。泛舟于乌江,怕是写不出甚么赞美之词,美德之文。一路的采风,只见船舱内轰隆隆的发动机声和内心空凉的呐喊!两岸遮蔽天空的大山,让人不得不窥视浩瀚苍穹。
乌江,这大自然的一部分,它不应是个怪胎,指责它的丑陋,是为了发现它的独到。
在一些日子,听了很多旧事,遇了一些良人,吞噬苍穹的心静静地归为平静,从大学那象牙塔里走出来,在土地与大山的强暴中,体味着生活的本质。美不美,是人的心灵,爱不爱,是人的情怀。去农家做客,他们常以自家磨的豆腐,大肉,大酒,盛情的招待。一次大路上的不顺,遇见一骑车的老者,见到鄙人落魄的走在路上,非得载本人一程,说是“谁没落过难啊!”。鄙人初登三尺讲台时得到一位先天性心脏病孩子的鼓励和帮助,直到她去世都难忘与她见面的那声“赵老师”,这些感受,默默地流于心田。“以你观物,物皆著你之色彩”,说这点儿事,是为了告诉人们,现在眼中看到的世界,所珍惜的事。或许乌江是一个落难的孩子,才得以保留他那迷人的天性,期望他成为一只美丽的天鹅,寄慰那成其为经典的严词。
乌江的水流向长江,长江的水流于大海,与大海相比,它小了。大海的浩瀚,是多少力量汇聚而成!人在认识的过程中,往往整体先于局部,好比对一个陌生人的印象,人们先记住了他的大概,才有后知后觉。与乌江走近了,才知道它的不可或缺,熟知这里的人都知道它对中华民族发展贡献了多少人和物,很多人写了各种溢美之词,鄙人就不在这儿磨叽,“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乌江的美,不仅是那山的事,水的事,更有那人的事!乌江文学里的故事,值得人们去翻阅,去发现,大可是你念过大多古典与近代名著“博学”之外的事。
乌江并不美,你且看那河水。墨人走过的山,涉过的水,留下了他的思维,就有那朝拜的人群。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类的脚印,而名山大川的培育是时间和空间给予的恩惠。不为多数人留下的笔墨,也有人愿意从中了解点世界一小角隅的事,乌江文学的不可或缺筑建着乌江的美,璀璨、耀眼。
【编辑:黄先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