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细数生命里的春暖花开(外一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高原格桑花    阅读次数:8979    发布时间:2014-05-01

在生命的流年里,人生旅途中,记忆的河流,静静流淌着如烟往事。有的事如浮萍随水流去,悄无踪影;有的事却如石头沉入河底,被淙淙如水的时光打磨成鹅卵石,外表无比光滑没有棱角,里面的纹路却永远清晰如昔。有时,即使一次无意的望月,也会打开尘封的记忆,用春草萌芽的心灵,细数生命中的春暖花开。

——题记

 

一、劝学诗

 

那年,韶光浅浅,风华正茂,轻风拂过少年的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重点中学初中部,离开充满泥土芬芳的农村到县城读书,少年开始了一个新奇而悠长的梦境。

那时,懵懵懂懂,情窦初开。因为大山特有的气质,少年虽然相貌平平,却在人才济济的班里脱颖而出,意外地当选了班长。刚开学时以升学考试的成绩排学号,少年只是班里的33号,到了半期考试名次升到第五名。学期结束,少年竟然考了班里总分第一。

另外,因为乐于助人,喜欢看书写诗写文章,在五四青年节等有意义的节日,少年的作文经常在学校与团县委联合举办的黑板报上发表。于是,他成了一些女同学倾慕的对象,有的暗送秋波、有的递小纸条、有的以送文具等实物表达情感。这个时候,少年茫然无措了,不知道如何面对这所谓的幸福的局面,只好把内心的感受,茫然与彷徨倾注于笔端,写成了作文《我在情感的漩涡里挣扎》,把作文偷偷夹在作业本里,交给了心里敬佩的语文老师冯文轩。少年相信冯老师一定能为自己指点迷津,因为冯老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学校里的风流才子、风云人物。

第二天上午放学,冯老师就把作文给了少年,笑眯眯地说所有的话都在作文批阅里,让少年自己去看去体会。还未等老师的背影远去,少年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作文,作文后面是老师用红墨水龙飞凤舞的狂草《劝学诗》:

说什么情,道什么爱?到头来终将是烟消云散!莫如趁这美好的春光,多饱读诗书,也许能找到自己价值的真正所在。心软心花,悔在将来。莫当情种,暂当痴呆汉。执着苦求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待到金榜题名、功成名就时,岂不快哉!

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如一缕清新的风,吹醒了少年混沌迷蒙的心灵;如一粒饱满的种子,悄悄在少年心里萌芽。春暖花开,陪伴少年走过了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的雨季,走过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一盏熠熠生辉的心灯,温暖着今生跋涉的疲惫......

 

二、岁月无措,流光浅

 

那年,懵懂无知的少年,正在青青校园读高中。因为酷爱文学,喜欢旅游与浪漫,听说西藏军区到县里招汽车兵,便想着如果真是汽车兵,不但可以和父亲当年一样穿上草绿的军装,圆自己儿时当兵的梦想,而且可以开着汽车在广袤的高原上驰骋,去看神往已久的珠穆朗玛峰、壮丽的布达拉宫,欣赏雪山圣湖的美景。

于是,少年偷偷瞒着老师和父母,到县武装部报名参军。参加体检一路轻松过关,等到政审时少年才告诉家里和老师。当时的校长听说少年要辍学去当兵,劝说少年继续读完高中,如果不出意外,以他的成绩与获得的荣誉,高中毕业时加分后考省里的师范大学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甚至还有学校保送的可能。但是,向往雪域西藏向往军营生活的少年,还是选择了穿上军装,到了神秘的西藏。

新兵的日子,整天队列训练,条令条列学习,直线加方块的生活,枯燥而乏味。冬季的西藏,高寒缺氧,只要起风就会飞沙走石满穷塞。一个星期以后,随着训练难度的增加,浑身酸麻胀痛。因为冬季的西藏比较寒冷,训练时必须穿着笨重的大头皮鞋和棉衣,以防感冒。

在部队,老兵病多,新兵信多。每逢难得的休息时刻,其他战友或打扑克或聊天,少年却提起了笔,把火热的军营生活,在西藏的所见所闻,对家乡亲人、老师和同学的思念变成墨香的文字,盖上义务兵免费邮戳寄出。半个月以后,少年每天都能源源不断收到来自家乡的问候与祝福。那个时候,少年成了连队信件最多,也是最幸福的新兵蛋子!训练适应期过后,少年因为记忆力好、思维敏捷,掌握动作要领快,即使穿着三斤重的大头皮鞋踢正步,做正步的分解动作一步一动时,能“金鸡独立”单腿一动不动站立两个小时。因为进步快,被班长指定为副班长。当战友们问少年有何诀窍能站这么久时,得到的回答是站立的时候,在想着怎么给同学回信,转移了注意力,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

岁月无措,流光浅。是啊,同窗之谊难能可贵,魔鬼般训练的三个月新兵时期,支撑少年能坚持下来的原因,正是同学们那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是那一个个饱含情感的文字。那些文字,带着来自家乡泥土的芬芳气息,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少年的心;更如一颗颗湿润的种子,在高寒缺氧的高原夜晚,在少年浅浅的梦里萌芽疯长,春暖花开,抚慰了少年孤寂的心灵,缤纷了少年午夜的梦境。

 

那个冬天的约定

 

因为酷爱文学,喜欢旅游和探险,所以1993年冬天听说西藏军区来县里征兵,而且是高原汽车兵,就想去青藏高原看看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巍巍昆仑、唐古拉山,还有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于是,学习成绩优异尚未高中毕业的我,不顾亲朋好友及老师同学苦口婆心的劝说,义无反顾地穿上绿色的军装。

临别时,昔日的黄金搭档、学习委员春在留言纪念册上写道:“班长,以你目前的实力,如果读完高中不说考重点大学,一般的本科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既然你执着要走,请带着我的祝福上路......在此,我想和你作个约定——从今天开始,我们彼此为了将来而追求和奋斗,十年之后相聚时一比高低,看看谁事业有成!对我的挑战,你是否愿意接受?”当时,我从心里接受了春的挑战,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于是,带着一份美好的心情,我到了神往已久的西藏,开始以皑皑雪山为家,漫漫风沙为伴,守望大山。

为了在部队有所作为,也为了和春的约定,新兵集训的日子,我凡事严格要求自己,不但刻苦训练,而且当劳累了一天的战友们在夜里酣然入睡时,我却不顾寒冷,把火热的军营生活化为笔尖的墨水,在洁白的方格子地里辛勤耕耘。在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的活动中,我这个新兵蛋子写的诗歌《毛泽东》上了黑板报,在新兵连里风光了一回。

三个月的新兵集训转眼结束,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从一个地方学生到军人的转变,并受到团部嘉奖一次。

新兵下连后,我被分到团司令部食堂炊事班当了一名伙头军。因为部队驻地在拉萨郊区,所以每逢周末战友们都喜欢穿着时髦的便装,去城里潇洒走一回。我却把有限的津贴买了书籍,参加了解放军报社的“新闻写作”和成都军区军地两用人才学校的“企业管理”函授学习。另外,还一边自学未读完的高中课程,为考军校做准备,一边笔耕不辍。付出一分汗水,就有一分收获。我的一些文学、新闻作品陆续在《西藏日报》、《南风窗》、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等报刊、杂志发表。写的诗歌《戎马雪域》1996年参加了“鲁迅杯首届中华青少年文学艺术大奖赛”,获得了诗歌类二等奖。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我三次报名考军校,最终都没有走进考场而成为遗憾。但是当兵四年,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士兵”,学会了开车、历任过炊事班班长、汽车驾驶员、新闻报道员等职务,还入了党。另外,足迹几乎踏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在长江源头、唐古拉山、昆仑山山口留过影,已经无悔可言。

在我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春也考入了西南师范大学这所重点学校,成为了一位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

1997年冬天,我走到了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不知道何去何从,该选择哪一条路:留在部队,考军校因为年龄限制已经不可能,要么转改专业军士,等待机会从军士提升为军官,而且条件基本具备;要么收拾行李退伍返乡......连队、营里和团部的首长都希望我留在部队,并许诺如果不退伍,一定给我转改专业军士。因为这一年我总共发表了40余篇新闻作品,为部队赢得了荣誉。各级首长都认为我是一位可用之才,走之可惜!就在我即将决定留队之际,因我发表作品而交的几位笔友,在广东、海南、江苏等地给我来信,说是金子在那里都能发光,他们已经为我联系了工作,退伍后我也许会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大有作为。于是,在首长和战友们的惋惜声中,我恋恋不舍地脱下了心爱的军装!

退伍后,我就像一枚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在全国各地飘泊流浪、颠沛流离。如今,离春的十年之约已经过去了好多年。在家乡市一级司法系统,春有了一个令人羡慕的位置。而我,虽然没有遇到过山穷水尽的境地,但也没有过春风得意的时刻。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滚滚红尘里,自己没有迷失和沉沦。

此时,春也许早已忘记了那个冬天的约定。而我,为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又将扬帆启程,去寻觅新的彼岸。即使前途坷坎、布满荆棘也无所畏惧。这是因为,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便只能风雨兼程。

 

后记:这是一篇十年之作,期间几易其稿,却不知道怎样结尾——其实,是不知道怎样面对自己人生旅途中,一次又一次不知是对是错的选择!当我穿上军装即将离开家乡之际,高中班主任容忠祥老师在我的留言纪念册里写道:“人的一生,得面对许多次抉择。而抉择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要经历过莫大的痛苦!因为只有许多年以后,才知道自己的抉择是对是错。既然你选择了穿上军装,就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只有这样,许多年以后,回首往事,不管你现在的选择是对是错,你都会无悔可言!”

今天,我终于决定最后定稿,直接面对自己。这如其说是一篇文章,不如说是自己的心路历程......呵呵,相信自己、坚信自己——我的未来不是梦!!!

 

【编辑:高毕勇】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433019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