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也说狂欢的假活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遵义 陈守刚    阅读次数:16247    发布时间:2024-11-29

5年前,曾看过马德先生的一篇《假话在狂欢》的精彩大作,读后让人很是不安也很焦虑,起码马德先生把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不诚实的社会,并在这个浮躁、不真诚的社会中生活的人,一天天为远离了真诚和善良,走向圆滑和世故,一天天地被假话所颠覆而痛苦地挣扎,最后成为麻木的人,写得淋漓尽致。应当说,马德先生是一个敢说真话,敢于针砭时弊的人。

马德先生的《假活在狂欢》全文如下:

【这个世界真是乱了套,说真话的人,卑琐得像个小人,而说假话的人,一本正经得像个君子。

说假话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中,堂而皇之长篇累牍地说假话,面不改色心不跳,好像是在为这个世界主持公道;而说真话的人,张嘴先矮三分,启齿要看脸色,说不到几句,便面红耳赤,战战兢兢,仿佛说下去就会撕破了什么,而露了馅,伤了心,丢了人。

看起来,说假话的,更像是在说人话,而说真话的,倒像是在说鬼话。这个世界,就这样在人不人鬼不鬼的错乱中,由颠覆走向癫狂。

按理说,说假话是个技术活、累活,是情商高的体现。现在的窘境是,说真话需要技术,说真话比说假话还要累。当然了,这个世界最累的人,恐怕就是那些一阵子说真话,一阵子说假话的人,因为在三真两假中,他们已经迷失了自己。

假话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巧言令色,一种是言不由衷。巧言令色,一般是主动的,或取媚,或诓骗,干的是阿谀奉承、阴奉阳违、欺上瞒下的事,说话的人带着强烈的功利目的。言不由衷,一般是被动的,或人在权柄下委曲求全,或行走江湖间小心设防,不过是为生活所迫而说一些违心的话,为保护自己而说一些善意的谎言,说话的人往往不是出于功利目的,只是出于无奈。

同样是假话,巧言令色心底是潜恶的,言不由衷心底是藏善的。也就是说,假话也分善意的和恶意的,也分可原谅的不可原谅的。

经常说假话的人希望听到真话,但实际上,他们很难听到真话。因为,即便是再真的话,在他们怀疑的耳中,也会变为假话。在这些人的心中,他们更愿相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他们用欺骗别人的方式,最后刁难了自己。

假话是甜美的,温软的,柔和的,至少不痛不痒;真话是刺耳的,尖刻的,坚硬的,甚至还一针见血、伤人。假话凭借柔媚与温情,战胜了真话的粗糙与冷漠,轻松地占领了人需要体贴、需要温暖的内心。从这个角度上,假话更像是罂粟,越是听,越让人迷恋。

假话说好了,会成全了自己;真话说不好,会得罪了别人。所以,说假话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个世界,一天天地远离了真诚和善良,一天天地走向圆滑和世故,一天天地被痛苦地颠覆,然后,又一天天在苍凉中重建。

从长远看,假话最终赢不了真话。但假话会暂时混淆了视听,迷乱了判断,颠倒了是非,错辨了忠奸,影响了进退。到最后,即使真话赢了,但赢得太苦,或已遍体鳞伤。

假话狂欢的日子里,要相信,总有真话,像不倒的旗帜,在看不见的角落里,艰难而孤绝地突围。】

马德先生确实讲的是当下最真实的场景,最真实的感受。其实我们这个民族曾经迷乱过,从清王朝晚期大规模的贪婪、昏庸、卖国开始,迷乱就导致了国家的内乱、贫弱直至民族到危亡的边缘,应该说我们从曾经的迷乱走过来,就不可能忘却切肤之痛。

只不过在中华民族这样的文化圈,认真与敷衍、文明与粗俗愚昧、真诚与虚伪总是生生不息的。君不见,我们为了实现文明社会各地专门成立了文明办公室,为了扫除黄、赌、毒专门成立了扫黄打非办公室,为了防止被拐而成立了打拐办,为了防止退役军人闹事而专门成立退役军人事务局吗?老实说真与假之间是一对孪生子,自古就已经存在,古人早就有“假作真来真亦假”“亦真亦幻难取舍”“三人说虎便是虎”的说法。其实有些时候,任何人都会遇到一些如接纳不便、直言不妥、应酬受限等等问题,不得不采取迂回战术,甚至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往往这时候的假话可能会避免针尖对麦芒,化干戈为玉帛,替别人圆场也替自己解了围。我以为这种情况是值得理解的。这也就是马德先生所讲的言不由衷吧!

在当今的应酬中,有一种场景是让人难以自我的。99%的人都在各显其能,用一大堆假话、谎话奉承一个领导,而独有你一人沉默,因为你清醒你不愿意跟着说假话,这时你的沉默我敢说绝不是金。99%的人用甜言蜜语把领导灌得昏昏然,而你在领导的心中一定会成为另类,假如你要坚持说真话:“不对不对”。不仅领导会怀恨在心,也将那99%的人逼到退无可退的地步,树成了敌人。于是你只有说:“对对对”。虽然同流合污让你感到窘迫,或心里不安,但你的对立面却没有了,你在工作中的日子却比说“不对”要好过一百倍。尤其是你觉得必须办点实事、真事就更难了,别人收了红包,独有你拒收,可能要不多久,你就会被调离岗位,到一个收不到红包的地方去孤独地呆着。

同样是假话,“巧言令色”是孔子最厌恶的,因为这样的人心底是潜恶的。我以为在对待学术、对待工作、对待产品、对待教化、对待管理这些都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而对生活我们则不必太过于苛求,生活是一本书,每一页都有不同的内容;生活是一杯酒,芬芳中会麻醉人的神经;生活是一团麻,总会出现解不开的疙瘩。谁在生活中都会有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时候,我们既要学会理解他人在一时困境中表现的虚伪,又要大肚地容纳他人处在诸多“不便”时表现的不诚实,还要牢记孔子所讲的“以德报怨”,决不能以怨报怨,这样就会成为冤怨相报何时了,虚假更会在生活中蔓延。

假话的存在,当然源于社会土壤,当今的浮躁土壤、上行下效就是假话狂欢的植根所在。好在,“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570266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