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贵妃故里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何民    阅读次数:9224    发布时间:2014-03-13

一、贵妃故里落妃池

 

马年初春,偕友人寻访贵妃故里,即唐时导江县,今四川都江堰市聚源镇。在聚源镇迎祥村附近见有一个占地约两亩的池塘,池呈圆型,池中水清草碧,有鱼儿来回游戏,周围是肥沃的农田,麦苗青青,油菜嫩绿,有星星点点的菜花开始吐露金黄。池边林木青翠葱笼,景色秀美。这就是传说中的“落妃池”。相传贵妃幼时喜爱在池边玩耍,不慎落入此池中,于是这个小池在贵妃成名后被乡邻称为“落妃池”(又名“贵妃池”)。

明代著名文学家杨升庵游都江堰、青城山路过此地,曾写有《玉环池》诗一首,咏叹此事,诗云:“妃子池莲玉女房,温柔元近白云乡。光涵色界三千顷,润及华清第一汤。沃雪已消骊岭火,凝脂应华马嵬香。 不知见月行宫夜,曾梦芳魂此水旁。”诗人在联想到这个落入池中的小姑娘后来在华清池与玄宗温汤沐浴,“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时,感觉似乎早有征兆了,先有“落妃池”,后有“华清池”,触景生情,故写下《玉环池》一诗。

“落妃池”旁边是“梳妆台”,又名“梳妆楼”,相传为贵妃梳妆处,现仍存土台遗址。“梳妆台”若能恢复旧貌,与“落妃池”前后照应,当为贵妃故里一亮点。

“梳妆台”附近即为杨家宅院,当为杨贵妃之父,时任四川蜀州司户参军杨玄琰的住宅,杨贵妃就出生在此杨家宅院中。据民俗专家考证,杨家宅院地址即今都江堰市聚源镇迎祥村仰家大院子。

杨家宅院相邻为有名的川西丛林“迎祥寺”,杨家宅院和“迎祥寺”皆有残碑可考,有待游人和专家的研究。。

贵妃故里,唐时导江县,今都江堰聚源镇,至今还流传有许多关于杨贵妃的传说和故事,本土民间文学作家兰志尧先生经收集整理,写成《杨贵妃风流导江》一书,可资一览。

 

二、贵妃出生地

 

到过都江堰聚源镇贵妃故里的游人,在参观过“落妃池”、“梳妆台”、杨家宅院、迎祥寺等遗址后,对杨贵妃的出生地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史学界关于杨贵妃的出生,仍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出生在四川导江县(今四川都江堰市聚源镇),是四川人;有的说是出生在广西容州,是广西人;又有的说是出生于山西永济,是山西人,还有的说是出生在陕西华阴,是陕西人。林林总总,莫衷一是,搞得游人一头雾水,有必要仔细梳理史料,说个明白。

根据史料,比较准确的说法是:杨贵妃是四川原导江县(今都江堰聚源镇)人。

据史料载,杨贵妃祖籍弘农,其祖辈杨令本曾出任四川维州(今四川汶川县)太守,在维州守城之役中殉职,被朝庭褒奖,葬于导江县杨氏墓地。杨贵妃的父亲杨玄琰,早年在四川任蜀州(今四川崇州市)司户参军,其母随夫入籍导江,在导江生下杨玉环。

杨贵妃出生之谜随着专家学者的不断研究考证,已渐趋一致。经检阅《灌县志》及本地文史专家王纯伍先生编著《青城山志》,作家李永庚先生著《杨贵妃考》,兰志尧先生著《导江县志》等史料,均一致认为杨贵妃出生在四川导江县。

明嘉靖陈节所撰《迎祥寺碑》文载:“妃父玄琰,为蜀州司户,妃生于蜀。”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老师在央视的“百家讲坛”上讲“唐玄宗与杨贵妃”,也认为杨贵妃出生四川,称其为“川妹子”。

由此观之,杨贵妃出生在蜀地无疑,地点就是导江县。

 

三、贵妃和导江县

 

既然杨贵妃出生导江县,导江县究竟在哪里?答案是在今天四川省都江堰市聚源镇一带,治所在今都江堰市聚源镇迎祥寺附近。

导江二字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岷江导江,东别为沱”。

而导江设县治大约始于公元265年,据《灌县志》记载:“都安故城,在县东20里今聚源乡导江村境,”就是今天的都江堰市聚源镇导江村。

都江堰市聚源镇在历史上作为古导江县治所,(包括导江县前身古盘龙县、都安县、灌宁县)有960余年的历史。

历史上导江县就是成都平原的粮仓,更有通达都江堰和藏羌地区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据民间文学作家兰志尧先生考证,在唐代,导江作为县治所在地,经济发达,商贸繁荣,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宽敞,商号毗连,会所众多。城内有导江园,园中有有导江池,导江楼,导江池水连导江,宽阔几百亩。登楼远望,西眺千山万壑,东望平畴千里。是时蜀中更是号称“天府之国”,兼有山川形胜,一时成为文人雅士迁徒之地。

杨贵妃祖上杨令本立有战功,死后葬于导江县,朝庭念其忠勇,迁扬令本后人入籍导江为其守墓,杨家后人得以在此繁衍,一代美人杨玉环方在此降生。

导江县遗址,即今天都江堰聚源镇,是为贵妃出生之地,至今仍有很多有关杨贵妃的传说和古迹。最有名的当数“落妃池”。“太真外传”载:“杨玄琰为蜀州司户参军,生贵妃于此。妃儿时尝误堕此池”。“落妃池”遗址至今仍在。

 

四、贵妃生平

 

杨贵妃幼时生活在唐时导江县(今都江堰市聚源镇),她是如何从一个蜀地女子成为大唐皇帝唐玄宗的宠妃的呢?这里不能不简要介绍一下杨贵妃的生平。

史书上说,杨贵妃的父亲父杨玄琰,是蜀州(四川崇州)司户,在杨玉环12岁时父亲去世,她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父亲去世后,她寄养在叔父杨玄璬家。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士曹,后来又迁往永乐(山西永济)。

唐玄宗的女儿咸阳公主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唐玄宗第十八子)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

寿王李瑁和寿王妃杨玉环婚后本来生活幸福甜蜜。有一次宦官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入温泉宫,碰见了玄宗,玄宗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见她有倾城倾国之色,欲占为己有,但又碍于翁媳关系,有悖常伦,于是下诏将寿王妃度为“女道士”,赐号“太真”。并在皇宫内建“太真观”一座,用于杨玉环修行。经过一番暗渡陈仓后,于天宝四年(745)册封杨玉环为贵妃,和杨玉环名正言顺地做起了夫妻。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

杨贵妃自幼通晓音律,能歌善舞,还能作诗。所作《赠张云容舞》一首云:“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枭枭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此诗现收录《全唐诗》中)唐玄宗更是梨园高手,精通音乐,喜欢玩各种乐器。有了杨贵妃后,二人日日唱和,游戏欢乐,把朝政丢到一边。

杨贵妃备受宠幸,其家族因此繁盛,很多人都获授官爵或赏赐:其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其堂兄杨国忠为人好赌,但也封官入朝、把持朝政。唐玄宗此后愈加沉溺于酒色,政治上更加腐败。杨氏家族飞扬跋扈、胡作非为,使朝野均对他们充满了巨大的怨恨。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兵锋直指长安。次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时,随驾禁军将校一致要求处死杨贵妃和杨国忠。唐玄宗心中不舍,但安史之乱乃因贵妃而起,不诛难慰军心、难振士气。唐玄宗为求自保,不得已赐死杨贵妃。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就是当时杨贵妃之死的真实写照。据说玄宗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回宫,曾派人去寻找杨贵妃的尸体,但未寻得。

 

五、贵妃魂归故里

 

马嵬坡兵变,一根白绫将杨贵妃带离阳世,一代美人就此香销玉殒。

赐死杨贵妃,对唐玄宗来讲实在是迫不得已,于心不甘。据说玄宗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回宫,曾派人去寻找杨贵妃的尸体,但未寻得,以至于回到长安当了太上皇后仍日日思念杨贵妃,梦想着和杨贵妃重浴温泉,再度良宵。

如果玄宗找到了贵妃的遗体,贵妃生命就此画上了句号。由于没有找到贵妃遗体,各种传说和猜测就纷至沓来。首先是民间传说,说杨贵妃死的是替身,贵妃本人被藏匿转移,流落民间了。而俞平伯先生在《论诗词曲杂著》中对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作了考证。他认为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之本意,盖另有所长。如果以“长恨”为篇名,写至马嵬已足够了,何必还要在后面假设临邛道士和玉妃太真呢?俞先生认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长恨歌》就分明暗示杨贵妃并未死。

如果贵妃果真当时在马嵬兵变中未死,哪她去了哪里?最终又魂归何处呢?

一说是贵妃流落民间,在江南的某一城市隐居起来,最终客死他乡。还有人撰文说,杨贵妃跑到罗江县宝峰山余家庵出家了。

一说逃到了日本。因唐时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日本人对大唐文化尊崇有加,帮助杨贵妃逃往日本也不是没有可能。至今在日本的名古屋、山口县等地还有杨贵妃墓茔遗址。

最可信的还是说杨贵妃悄悄的跑回了生她养她的故乡导江县境内,今四川都江堰,隐居于青城山中,终老于此,魂归故里。

此说令人信服的根据是,一、都江堰青城山是杨贵妃的故乡,落叶归根是人之常情。二、杨贵妃曾被唐玄宗度为女道士,号“太真”,和道家有不解之缘。而青城山是道家发祥地之一,贵妃隐归于此,理所当然。三、玄宗曾向蜀地来的道士杨通打听过杨贵妃的下落,可见玄宗寻找贵妃并非漫无目标,是有所指向。后又着方士李少君查找,无果。四、杨贵妃的父亲杨玄琰曾任四川蜀州(今四川崇州市)司户参军,唐代蜀州辖今都江堰青城山一带,且贵妃长辈中有不少在蜀地任官的,居于此地,多有依靠。

李永庚先生在《杨贵妃考》一书中更结合到白居易《长恨歌》诗句“临邛道士鸿都客”考证出青城山的鸿都观就是杨贵妃隐居的住处。由此可见,杨贵妃若是在马嵬兵变中未死,最大的可能就是回到故乡,隐居青城山。

如是,贵妃杨玉环落叶归根,魂归故里,当是最好的归宿了。

据此,贵妃故里当有贵妃墓茔。资料载,贵妃墓现有不止一处,除了陕西咸阳马嵬镇有杨贵妃墓外,在日本也还有两处贵妃墓。马嵬镇的贵妃墓比较为公众接受,但也只是衣冠塚。若贵妃故里建上一座贵妃墓,让贵妃有始有终,实为贵妃故里旅游之幸事。

 

参考书目:《灌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版

《天府明珠都江堰》何正泰著,四川人民出版1989年版,

《青城山志》王纯五主编,巴蜀书社2004年版

《杨贵妃考》李永庚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导江县志》兰志尧著

 

何民,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男,1951年出生,四川都江堰市人,国企管理干部。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88066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