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相恋朝阳山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杨旭    阅读次数:9575    发布时间:2014-03-08

十八年前,我在朝阳山开始了我的代课教师教书生涯,那时我刚刚初中毕业,像所有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且胸怀抱负的年轻人一样,打算在朝阳山好好干下一番事业。但不曾想,当我真正走进朝阳山教学点后,,方才发现,这代课也是一条茫茫无际、总也没有归宿的艰难之路,同时也发现,这朝阳山虽然特有的幽静和美丽,但远离德江县城竟然有100余公里,离所在乡场的大兴也有40来华里,实在是太偏僻了,心里好不孤寂。不过好在我本身就是这山里出生的土家娃,再偏僻也是我的故乡,“儿不嫌母丑”嘛。想不到的是十八年相处这山,却处出了一段深深的恋情。

朝阳山,8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典型地貌的幽谷和山梁,坐西向东,脚踏潺潺的扶阳河,顶端一个特别耸立的山峰镶在下面两个小山包之上,把整座山形构成了一个正襟危坐的仙女,小山包下面不远处,正好是仙女的隐私地,这儿有一眼水井,那井水常年不断,且有周期性的忽大忽小。因为这山形,这仙女面向,此山就有了名——朝阳山,也因为这奇特的井水,人们还赠与一个美誉“仙女晒羞”。其实朝阳山原本不仅仅是山,而是一个明清时候佛教盛行、人们朝山拜佛、修身许愿的地方。看着眼前一排古老的吊檐亮柱木房,还有那唯一幸存的高高的吊脚楼厢房,总是让人想起“文革”时候对一切“牛鬼蛇神”的残忍;让人想起“大炼钢铁”的呼声剥掉了“仙女”华丽的靓妆,一棵棵参天的大树随着滚滚烟尘化为乌有;同时也让人想起“破四旧”的大手残忍地挖去寺里的心脏:听,那记忆中的山门、中殿、下殿在遥远的地狱里呻吟。那满屋的“十八罗汉”、一卷卷经书在早已散尽的烟尘中诅咒。在无奈的叹息着,人们只能穿越时空,回想永盛寺曾经的辉煌——

时常在学生下了晚自习酣然入梦的空隙里,我的思绪跨过时空隧道,来到明末清初佛教文化鼎盛繁荣的永盛寺,开山祖师性通和尚发号施令统管48座庙宇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那身穿袈裟的小和尚铺开晒席翻晒银子的忙碌身影还在眼前浮现;那进京赶考中了进士的朱凤山接到寺主相赠盘缠的躬仪还显得那么真切。时常在学生生龙活虎活动在操场的课间时间里,我伫立碑林前,看到那“其间战乱无常……”的记录,想到当时贵州总督福安康之部队路过此寺前去松桃镇压被土司权贵压迫剥削无法忍受而揭竿的苗民起义,住持和尚偷听了他们的战斗机密以后,向驻扎在永盛寺旁边的谭家营盘上的联军通风报信,让福安康军溃败于谭家营盘之后遭到福军的追杀,100余和尚的亡灵还在现名为“和尚湾”的沟壑里冤鸣;想到了寺里小和尚从发现夜行人而逐日跟踪,最终发现匪目史绍周每晚到对面轿子顶给上司发送情报而给解放军提供了剿匪信息;同时也想到了为迷惑南诏军攻打扶阳古城而装出祥和安静的念经诵佛场景,让南诏军疏忽大意在心死坡全军覆没。从“普渡众生,广结善缘”的文字里,我读到了从四川秀山逃难到此的杨葵之父女俩得到住持周和尚的收留,葵之先生吟诗作对服务乡邻以示赤诚,小女杨丢削发为尼永报此恩;读到了被国民党追杀的枫香溪农会副主席陈少清及其子得到住持和尚的藏留而幸免杀生之灾;同时也读到了进士朱凤山在吟听了主持和尚的教诲后,面见朝廷以“贵州官清利不清”一句话免掉了贵州一片贪官。从“十年浩劫,庙遭巨焚……”的石刻中,我听到了椽柱神台在哔哔剥剥的大火中倒塌的声音;看到了陈少清因无以为食刮窃尿桶壁上残留的盐渍的偻影;同时也看到了主持和尚因无业愧对祖师而选择悬梁自尽的场景。

朝阳山,让我与你长相厮守的理由不仅仅是有一个充满神奇传说的永盛寺,不仅仅是我生于斯长于斯而受故乡情结的缠绕,也不仅仅是我所代课的这所学校起根发芽就是庙里明清时候为了方便周边子民入学而开设的一个“朝阳义馆”,还因为那山门入口的必经之地的神奇美丽的石拱桥。

一块块青石,由人工按照规定的尺寸錾戳成方砖,方砖两沿,宽窄有度,砌楔在半圆形的拱模上,一座长10来米,宽4米,不用水泥砂浆,只用泥土乱石填心而又许多许多年以后都严丝密缝的石拱桥就架在了河上。石拱桥的神奇,仅仅从造型结构上是不会初见端倪的,你得细细琢磨、细细揣测。譬如那桥上石缝中生长出来的古柏,几合抱大的围圆撬在没有泥土的拱形石桥正中边沿,那猜测的年龄、那无土成材的奇观会叫人惊叹;譬如从老一辈的言谈中,想象那神仙铁拐李坐骑高头大马,斜配斩龙宝剑在拱桥竣工之日从天而降踩桥的神话传说,让人对石桥的神奇有着更深一层的理解;譬如拱桥四周生长的30多棵古柏一棵棵苍翠欲滴,数抱之大。尤是初夏,如刺如针的柏叶或浓或淡,形成一个巨大的屏障,横遮在这个深深的沟壑里,为该地朝阳村人守住了人杰地灵的宝气。地理先生说,多亏了这些古柏的遮挡,才不至于我们居住的家园不会因这条深沟而显得空落。

聚居在拱桥周边的五邻杂姓青年男女,在炎热的盛夏,不用相约,三五成群,在拱桥四周放饱了牛羊,觅满了猪草,就回到桥下溪流里涉水嬉戏,对山歌,打情骂俏。当然,青年男女对山歌是有规矩的,赢了的阿哥或者回家帮阿妹挑满一缸水,或者弄一挑柴。输了的阿妹或者回家给阿哥绣一双鞋垫字,垫子上绣上一些“深情厚谊”之类的传信之词,或者夜坐深闺织一件漂亮的毛衣,于是就有了土家山寨一桩桩纯朴美丽的爱情故事,也就有了本人当初的连笔之作《洋子的初恋》和《留守扶阳河》。

近几年,依托扶阳古城的发现,政府对遗址的旅游开发所做的一切基础性建设工程都给朝阳山与古城拉近了不可否认的裙带关系。学校已从庙宇中迁了出来,给其庙会创造了宽绰的发展空间。临近的赵家寨正在进行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蓄水池、土地整治道路硬化正在山上实施。人们想象中的“四扶”公路(复兴到扶阳,煎茶到扶阳,合兴到扶阳,宽坪到扶阳)都在石拱桥处交接贯通。来自全国各地的三五成群的自驾游客往往在清明、五一、国庆期间赶来朝阳山,他们的目的很简单,烧上一叠纸、奉上一炷香、许下一个心愿、摄下“空中生柏树”的奇观,心就足矣。

哦!朝阳山,你神奇而美丽。相信,佛教圣地会随着古城的开发而兴盛如初。正襟危坐的“仙女”会越来越漂亮!

哦!朝阳山,你温柔而多情,我的心将与你长相厮守,盼望你早日揭开神秘的盖头,露出美丽的真容!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88083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