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单位组织我们青年团员去镇远,在杉木河的浪漫漂流中,同事间有彼此结下坚贞纯洁爱情的,有彼此结下深厚友谊的,也有恋上这片土地仍继续逗留未和我们一道返程的。十年来,镇远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清脆甜美的镇远方言无不让人怀念,总想着有机会能再去看看,其实,贵阳到镇远并不远,但却总是不能成行。十年的梦在去年实现了,趁着外甥高中毕业,母亲和我们一家三口以及姐姐一家从贵阳乘坐火车到镇远,游玩中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们一辈子也忘怀不了。
2013年6月22日,山涧、峡谷、溪流、冲浪,我们接受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在高过河激情漂流,次日早上10时过,我们准备参观古城,从火车站到新大桥桥头下车后,发现背包落在了出租车后备箱里,却未留意出租车号牌。而的姐也未注意我们忘取包,当时她正热情地指我们沿着舞阳河岸到青龙洞,再到步行街领略镇远的风土人情。无助茫然中,一路行者指着道路对面的建行说,那里有摄像头,请警察调视频看看,或许能查到是哪辆出租车。我们穿过马路到建行门口附近拨打110后,110警察调出视频,因相距太远未摄到,110警察便联系舞阳派出所警官来到我们身边,准备送我们到运管所,上警车的刹那,眼尖的姐姐看到一旁驶过的似载过我们的的姐,来不及看车牌号,又一辆出租车驶过了,警车迅速调头追上去,到了新大桥另一端桥头的三岔路口,面对来来往往的各种车子,警察迅速作出判断往左一拐追上一辆出租车,果然,正是我们坐过的那辆,背包正静静地躺在后备箱中。背包里没啥贵重物品,但丢失总是影响旅游心情,背包失而复得,前前后后不到一个小时,这多亏了镇远警官,姐姐感慨道,有这样的警察,天下太平。感谢,舞阳河美丽警官,让我们此行不仅收获着美丽的风景,更看到当地警察神圣而崇高的职业风采,感悟到镇远人善良淳朴的人性美。
从镇远回到贵阳,正准备建议从老家来贵阳玩耍的表姐们去镇远玩,没想她们已到镇远火车站。坐大巴车上,听到乘客也在说镇远,看来贵州六、七月份最好的出游地非镇远莫属。
而今,再次听到银铃般悦耳动听的镇远话,是在我参加的残疾人驾驶培训学校里,同为一期学员,我认识了她,她叫杨星莲,个子不高,脸红扑扑的,来贵阳二十多年了,乡音依然未改,喜欢听她讲起参加残疾人游泳比赛经历、经商经历,还有她平素扶弱济困打抱不平的仗义经历,百度搜索“镇远杨星莲”,发现她摆谈中隐去了游泳冠军的光荣历史。脆生生的语言,火辣辣的性格让她显得与众不同,因为她的率直谏言,一位底子不太厚,不太让教练敢放心放手的,老实巴交的,妻子是聋哑人的师兄得以参加科目二考试,幸运的是这师兄考过了。若不是杨星莲的直言,真不知这师兄要等多久才能考,毕竟名额有限,若一直延迟往后考的话,对于他来说,家在外地,住校开销大,一家人的生活还指望他,经济上是很吃不销的。许是受家庭影响,他不爱多说话,也不争不抢,常常是杨星莲主持正义喝住争抢者,让该轮到他的时候得以顺利练车。小个子残疾女人杨星莲一再的坚持让学员们心悦诚服,大家不再争抢,而学会相互包容、忍让了。
镇远的山山水水赋予那不知名的好心警察、热心肠的过路人,以及远在他乡,为自己为家人拼出一片天地,女汉子般的杨星莲正直善良的秉性,向与他们有过接触的人传递着人性美,也在传递着镇远的温暖可亲。
镇远,你好!
大年三十泼水饭
在乌蒙高原的故乡,每年的除夕,母亲都要准备干净的一个小碗和一双筷子,只要炒好一道菜,都会先夹点放到小碗里,说是给老祖人准备的。今年过年未回老家,一家三口在筑城过。年三十这天下班后,我忙着收拾屋子,孩子爸炒菜,端两盘菜上桌后,我才想起尚未给老祖人夹菜敬供,待我每盘菜夹少许放到小碗里时,孩子问我:“妈妈,你夹给谁吃呀?”我说:“给老祖宗。”孩子自告奋勇:“我来夹吧。”我同意了:“菜一上桌,你就先夹到碗里,别急着吃哦。”孩子说:“好的。”我将碗和筷子递给她,折转身准备去做我的事,“对不起,我不知道,我吃过了那两碗菜,请原谅,祝你们身体健康!新年快乐!”我听见孩子口中阵阵有词,回头看时,只见她面对餐桌,头微微低垂,双手合十致歉、祝福。之前那两盘菜她动过筷子,可不知者不为过嘛,想不到她这样。
饭后,这水饭往哪泼呢?从窗外泼出去,显然不行,我只好将干的倒垃圾桶,汤汤水水倒进厨房的下水道。我想起老家宽敞的院坝,水饭泼撒在枯枝落叶上过两天不见了,小时候,以为水饭是被老祖宗领走了,长大后,才知被冬日里难以觅食的鸟雀们吃了。曾记得父亲对母亲横加阻拦、干涉,认为母亲的行为是迷信,往往母亲是偷偷地夹菜,悄悄地将水饭泼在暮色中,随着年岁的增长,父亲不再干涉母亲了,直到祖父去世后,每逢大年三十,父亲必亲自夹菜放到干净的小碗里,且将菜倒在砧板上精心剁碎,夜幕降临时,端出门泼撒到老柳树下,整个过程,一言不发。
泼水饭不是什么传统文化,在故乡也不知是从何时开始传下来,从节约的角度出发,有悖民族传统美德,从生态角度来说,那凋零的枝头上欢呼雀跃的喜鹊、小麻雀们,是跳动的音符,也许正表达着对当地人民的感激呢,人们也欢迎鸟雀造访,尤其是花喜鹊叽叽喳喳朝向哪家欢叫,哪家准来客人。无论怎样,泼水饭的确表达出了后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除夕年夜饭,是一大家人的团圆饭、亲情饭,儿女在外无论有多远有多忙,过年这天都应赶回家团聚,在年夜饭后泼水饭时,哪怕是借泼水饭之名,让孩子们感受一份神秘也好,或接下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也可。因了这一夜的团聚,有过的隔阂会淡化会消融,就如春风拂过杨柳吐蕊,又如春风吹过融化的坚冰,特别是远离故土在外的游子,在与亲人的互诉衷肠里,乡愁情结得到释放,一家人其乐融融,于健康也不无裨益,亲情将在氲氤的饭桌上得到升华。
【编辑:杨汝洪】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