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7年三月参加了工作在煤矿上班以来,在井下干过掘进、通风八九年,地面宣传二三十年,从来没有休班回家过过春节。每逢过年,大多是在单位和工友、同事们,一起过革命化的春节。
我这革命化的春节,和不少的工友一样,一是积极响应矿上的号召,做好保勤工作(大凡煤矿,春节期间都要出台保勤措施)。下井去,一般都是搞掘进,由班组长带领,在搞好安全的前提下,多进尺,进好尺;在地面工作,主要是参加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每过一次这样的革命化春节,认为自己又为社会主义增添了砖瓦。二是可以多挣三天法定的加班工资。我常常想,当今市场的物资富足,只要有了钱,什么时候都可以去买到,什么时候都可以像过春节一样。2006年来到比德,由于部门调整,2010年后与工作勤勉、十分熟悉业务的王华美在政工部同事。每逢春节,他就让我回六枝与家人过年,他留下值班。今年亦然,我无不真切地感谢有华美这样的好搭当。
几十年来,我选择在春节坚持上班,始终得到父母亲的理解;组建自已的家庭后,也得到爱人的支持。每每上完了春节加班,向单位领导请假,就回家与父母,与妻儿,与姊妹们团聚——新春佳节的氛围照样的浓厚,亲人们的相聚照样的温馨。今年的春节前夕,距离除夕还有个把礼拜,我们兄妹就商定:大年三十的一切家务活,全由晚辈们来操劳,让年岁已高的父母亲安心歇息。三十这天,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带着孙儿孙女们,如期而至。分了工后随即忙碌起来。儿媳打开厨仓,发现老人家已将拿手的大菜,提前准备就绪存放在了冰箱里,心里暖暖的……
俩位老人和孙儿孙女们坐在沙发上,嘴里吃着喜欢的果子,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谈天说地。老母亲触景生情,索性把家里珍藏的几本相册找出来,一页一页地翻看晚辈们幸福生活的一幅幅照片。老人布满皱纹的脸庞上,不时地流露出灿烂的笑容。
下午三四点钟,门窗外家家户户欢庆佳节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我们家的各种美味佳肴五点时分就绪并准备开席。这时母亲提议,先把饺子包好,到零点新年钟声响起时下饺子吃夜宵。即刻得到响应。于是大家又忙活起来。我那年仅七岁,聪明伶利的侄女小甜甜,才和她爸爸贴完春联,又来向大人们学习包饺子。瞧她乖巧认真的劲儿。
六点十六分准备开饭,小的们先到门外燃放鞭炮,把传说中的“年”吓跑后,一家老少随即围起了餐桌。斟上美酒,我来领词:祝老人健康长寿,祝子女工作顺利,祝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编辑:黄先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