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细节的应用与许诗里的音乐性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湖南 邹中海    阅读次数:28094    发布时间:2023-06-19

一一许峰诗歌研究

 

一、

闻一多先生曾把张若虚所写的那首《春江花月夜》称为“诗中之诗”。我在想,假如他晚生几十年或者许峰老师早生几十年,在他看到许峰老师所写的《欣赏台湾经典老歌随感》这组诗后,又会有怎样的评价。这两位同在诗坛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同乡,会不会因此而惺惺相惜。

客观地说,他俩有很多的共同点:刚正不阿,热血沸腾,爱国爱民,才华横溢,仗义执言!还有:

闻一多先生之所以被世人敬仰,不光是他所写的《七子之歌》荡气回肠。作为新诗的开拓者,新月派的领军人物,他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代表性的诗学主张,其中最有建设性的观点为“三美说”,为现、当代诗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许峰老师能被众多的读者拥护,除了他写了大量激情澎湃的好诗外,也有很多的诗说主张,他的观点,收录到《许峰诗论》一书中。许峰老师还是这些观点的践行者,他的诗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样,品格清雅,不流于世俗,又以特立独行的个性傲立于中华当代诗歌之林。他开创一派诗风,并且以一篇诗论拓展了诗歌的新思路!

一种理论的生命力,不在于其语言的冠冕堂皇,而在于观点的鲜明、细节的周密、逻辑的严谨、以及是否能准确捕捉到时代精神和完美地表达。闻一多先生的“三美说”和许峰老师提出的“四要素”,都是现代诗歌创作中具有前瞻性的重磅诗论。

被闻一多先生推崇的《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材,属“清商曲.吴声歌”,要求在诗中写到春、江、花、月、夜几个方面的题材,诗中的细节叙述,和许峰老师的很多诗非常相似。许峰老师《欣赏台湾经典老歌随感》的组诗,尽管没有春、江、花、月、夜这方面的意象连续呈现,却也是有代入点的,从广义上来说,都属于命题作文或格律诗歌,所以我认为这是诗歌韵律的相同点,闻一多先生所说的“三美”,即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他提出的这三个标准,对现代的诗歌创作有非常高的指导意义。许峰老师的诗,除传承了闻一多先生所讲的“三美说”之外,又兼融了自己的见解。即“四要素”,(“四要素”见《许峰诗论》跋文,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

 

二、

许峰老师的诗大都意象鲜明,形象性突出,有些诗又辅以颜色词,所以画面感非常惊艳,呈现出层次感和“绘画美”。以这首写给邓丽君《枫叶飘飘》为例:“春夏摇曳扬绿幡,红遍深秋惹人馋。徒伤难偕松柏韵,一夜萧瑟空悲欢。”这首诗既点出了时间,也点出了空间,颜色词是红与绿,它们的交织,营造了一幅嫣红柳绿的画面。诗歌是人的内在情志意理的审美表现。后两句则让我们不由地联想到了邓丽君人见犹怜、香消玉殒的身世,产生出另一个话题一一细节的应用(下面的文字,有专门的论述,在本章节暂且不表。)我们再来看一下许诗中“建筑美”,他的诗以七言四句为主,棱角分明、外形端正、具有整齐划一的形状,是中国式建筑方方正正最有代表性的指称符号;他的语言铿锵有力,节奏明快,气韵悠长,或高亢,或低沉,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有音乐美学的质感。这些标志,正是闻一多先生积极倡导的“三美说”。在许峰老师的这本诗集中,还有两组是专门写给台湾那些经典音乐人的诗歌,也给我留下了很浓的印象,今天只选一组。诗人如此酷爱音乐,有两个方面品味:一是说明诗人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有艺术细胞和艺术情调;二是以诗的形式,为现代经典老歌立传,既有诗歌的传统,也是继往开来的创新。同时也说明了经典歌曲在诗人心中焕发出来的生命力!这些经典老歌,因有诗的记录,必定会成为永恒。比如杜甫写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就是写给音乐家李龟年,是一首高度概括、充满情致,意蕴深厚的好诗,传承千年而不衰。如果没有杜甫,李龟年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自古以来,诗、歌一体,《诗经》《楚辞》、汉乐府、新乐府等,都有很浓的音乐性。宋词元曲则干脆又把诗、歌合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与音乐的文化。闻一多先生所说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许峰老师的“四要素”,要由读者诸君自己去找答案。铺垫了这么多,才进入到今天的主题,是想先讲清楚来龙去脉、因果关系和前后的逻辑关系,这样才方便理解。下面我以分别或交叉的形式来讲一讲《细节的应用和许诗中的音乐性》。

 

三、

许峰老师的这组诗有十五首之多,所以单独做成一个章节,在下节展示。在这组诗中,诗人用丰富的情韵,为我们到带来了优美的旋律和激情澎湃的国民记忆。那个时代的活力,在这些诗歌中重新复活、唤醒,依然余音绕梁,激情澎湃。诗人在这组诗之前写道: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92672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