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塘清水,静静坐落在我记忆深处,总是在某个蝉噪的夏日的午后或宁静而月光皎洁的夜晚,就会语声喧哗或波光潋滟,因为这清水里有我刻骨铭心的记忆,这清水里栖居着我纯真而快乐的年少时光。
我与水的缘分绕不过生与死的沉重命题。离我老家最近的场镇——高山镇,是方圆数十里百姓的贸易中心。我的童年时代,从老家往返高山镇必经一条崎岖狭窄的山路,中途必跨一条终年淙淙的小河,横跨小河有一座石桥,唤作冷水桥。说是桥,其实只是十余个间隔半米的石墩,每个石墩表面仅比成人脚掌稍大些许。洪水季节,河水淹没桥墩,水急时无法通行,稍缓时成年人可以脚探试着通过。那天,父亲担一担米,领着不足十岁的姐姐去赶集。途经冷水桥,湍急的河水从桥墩低矮的身体上鱼贯而过,纵身扎入桥下乱石堆叠的河谷里,白沫滚涌。急流之下,石墩表面连同潜伏的危险若隐若现。若是我们的学费可以不依赖这一担米,若是姐姐听话地原地候等父亲折返回来背过去或者她有足够的能力将步子跨得更大更坚实,姐姐就不会被汹涌的河水带到险象环生的河谷里。我可以想象,当回过头发现女儿不在视野里,当扫视中瞥见白浪里有熟悉的色系,父亲该是怎样的毫不犹豫、不顾一切,一头扎进水和石头狰狞的布阵里。好在父亲迅捷,好在上天的垂怜以及漩涡善意斡旋,姐姐幸运地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从此,父亲对水倍加敬畏,因而在众多家长千方百计阻止孩子下水的氛围里,对我和哥哥主动识水性、与水亲格外开明。
如果说姐姐的经历让我记住了水的气势汹汹和危机四伏,我与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却让我领略了水的博大宽厚与蜜意柔情。那个夏天,我不足8岁,第一次独自在浅滩里胡乱比划着尝试让自己浮在水面上,哥哥和他的几个大伙伴在塘中央欢快嬉戏。借力水中岩石光滑肌肤的邀请,我毫无防备地走进了水柔软的身体和至善的灵魂。永远无法忘记当时我内心的平静,当水完完全全地把我包围,我缓缓睁开双眼。平素在岸上见惯了水的清澈见底,深入塘底隔着水的躯体观察,水却多了一份淡淡的昏黄,让我看不出循着上岸的方向。好在水对不速之客的到来满是宽容和友好,她那么温柔,没有一丝波动,没有一点声响,生怕带给探路的我惊慌。我轻轻伸出手,触到了岩石柔滑的肌肤,摸到了回到温暖阳光下的来路。我兴奋地向上攀爬,却一次次下滑,潜滋暗长的不安让手脚变得急切而凌乱。水似乎觉察出了我的焦躁,伸出无形的手掌,在我手舞足蹈间悄悄给予承托的力量。当我重新看到蓝天和白云,就注定我的年少时光将在这一塘清水里涵养。多年来,我常常回望这段经历,感念水的宽厚与柔软,这毫不矫情的宽厚潜藏着托举的力量,这富含灵性的柔软可以承载新生和希望。
自从初识了水的性情,我就毫不犹豫地走进她宁静而丰富的内心。每到暑假,总是我与那一塘清水厮守的美好时光。在我老家附近,坐落着一方父辈们肩挑背扛造就的水塘,面积不过两三亩,水深不过七八米,贮存的都是从天而降的雨水,即使不够清澈见底,至少也干净清爽。天高云淡之时,一塘清水倒映一片瓦蓝的天空,好似一块蓝宝石卧于浅水,呼之欲出;夏日炎炎的午后,灼热而强烈的阳光径直倾倒水面,燥热中一阵微风过处,金光闪闪,刺疼双眼。记得每个炎夏的午后,这一方水域里总是盛满我和几个玩伴嬉戏的身影和快乐的声音。从最初在浅滩探试,尔后大着胆子在塘中央追逐嬉戏,到后来各自逞能,竞相略去双手的作用只借双脚“踩假水”。最刺激的是距离水面三五米的堤坝,兴致高时,我们总要排着队一次又一次从上面一跃而下,深深扎进水里,然后让自己缓缓地浮上来。有时我们也比赛,深潜水底比谁待的时间长。玩得实在没有新鲜的了,我们就将屋后的香蕉树砍倒,截成合适的长度,抬到水塘里做我们相互争抢或在水里骑游的玩具。那时,我们一天总要在水里泡三五小时,一般在午饭后就迫不及待钻进塘里,直到夕阳西下腹中空空才恋恋不舍地上岸。最为难是收玉米的时节,家里成堆的玉米要用手指一颗颗从玉米芯上剥离下来。这是一项很费时、很折磨手指,却又再简单不过的工作。因此,大人们总要每天给我们分派一些任务。拿着玉米,听着萦绕耳际的蝉噪,望着屋门外炙热的阳光,那方清爽的水总在心头喧哗、荡漾。于是,总有小伙伴午饭后赶来帮我完成任务,然后大家兴高采烈地奔向我们的乐园。
上大学后的暑期,我几乎都留在上学的城市打短工,加之儿时的玩伴或在外求学,或已到那些火热建设的城市挣钱。从此,我就远离了那一方洁净的水,远离了我那些清爽的时光。直到现在,生活在这钢筋混泥土的森林里,每到炎炎夏日,我总是忍不住想念,想念那一方清水,想念我那阔别多年的玩伴和我们涵养在那清水里的年少时光。某年春节,与一玩伴小聚,各自陷在自己生活里造成的思想隔膜与共同语言的匮乏已不可回避,但回忆起那段岁月和那些快乐的过往,我们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荡。在大年初二没有阳光的午后,我们相约来到曾经嬉戏追逐的水塘,迅速脱掉毛衣,把自己完全裸露在寒风里,然后一咬牙扎进一片沉寂与冰凉,终抵挡不住水的冷酷,不到三分钟,游出不足20米,双双折返,迅速上岸。时过境迁,现在再也找不到那么干净而灵性的水域,找不回水一样清澈而生气盎然的内心,那些快乐而清爽的时光只能静默地栖居在记忆里,温暖心灵,照亮我从不停歇的前行和每一个崭新的明天!
【编辑:黄先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