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我不给你讲,也不给你说,罗甸城外红水河。”童谣如昨,童声依稀。我并非张老三,但初来乍到的乡客,你一见面就问我的故乡在哪里?我的故乡没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有“当代愚公,高原千岛”。
好客的传统,是故乡的灵魂。三月十三,春阳破晓,祥和的村落上空,鸟群翩翩,炊烟冉冉。表嫂(对布依族妇女的尊称)们穿上自个儿劈麻、纺织、蜡染、裁缝的荷叶状青布服饰,心灵手巧地调染香喷喷的五彩糯米饭。表叔(对布依族男人的尊称)们摇荡酒缸,嫌酒少的,火速让灶炉吐出火舌,酒甑里徐徐淌出醇香的热酒。老人、小孩个个有事儿,清洗门窗、杀鸡、宰狗、摩托车接客、敬贡祖宗、燃放鞭炮,手中有空的正在陪笑。晚宴飘香,夜色温柔。你怀着好奇,应邀入席。贵宾满座,不认识的,介绍之后就成新交,散席之后结为故友。你被主人包围在堂屋上席,鱼贯而来的敬酒,荡起“大碗喝酒,大口食肉”的涟漪。一家之客,全寨之客,你家饭作罢,他家酒登场。村野佳酿,勾起你对李太白《将进酒》的诠释。酒不醉人人自醉,酒香引你返璞归真。睁开惺忪的睡眼,你方知昨夜人醉何处,布依寨异乡客房。
起床吧,乡客,让我引你去醒酒。历史深邃的三叠纪大贵州滩,惊醒你的酒细胞。神奇的葫芦寨,丰富你心中“宝莲灯”的形象。清澈的“莲花井”,涤荡你心灵的倦意。环顾四周,行道交错,村舍温馨,石育松竹,意趣横生;随目仰望,百花争艳,鹊起蝶荡,碧空如洗,人欲飞天。你情不自禁地揪揪脸蛋,伤叹自己仅是“桃花园”里的匆匆过客。
你说,酒未清醒人半醉。如果美丽的盛景犹如倾国倾城的女子,那么大小井风光可算上一位披着轻纱的梦中人。笑声被车门咬断半截。你冲到软绵绵的河沙坝上。翡翠般的河水跟着双眸跳动。鹅、鸭结伴在浅水区享受河鱼快餐。晨曦铺满河面,有生命的无生命的,视线充满金色。如梦如幻,活似“庄生梦蝶”感受。
金辉渐淡,视线渐明。寻客,寻客,你却跳上晃悠悠的带蓬竹排,非要领略人在景中、景在水中的“抬头张家界、低头九寨沟”的涵蕴。表嫂长篙一撑,竹排轻轻划动。水面泛起鱼香味,勾痒水岸婆娑的凤尾竹。环半岛盘根错节的老榕树,被一群八哥当成练声场所。你随心而动,表嫂回头温馨提示。你把肺活量的极限用到吆喝上,河面落满深深的笑靥。
溶洞张其大口,在渡口处引诱。你大跌一跤,打趣道,心跟腿赛跑,腿扭得过脖子却扭不过心。凭借手机屏幕微弱之光,猫身钻洞,宽阔的天井向牵头的你投怀送抱。你模仿千里传音的武林高手大吼一声,声波阵阵,溶壁颤颤。灰白色的天然堡垒上百米,威严壮丽,咄咄逼人。古老溶岩,洞穴点点,轻风吹拂,妙若天音。你把遮阳帽当羽扇,左右轻摇,恰似诸葛亮在世。井底一泓韬光养晦的幽蓝,讲述着“三十六计”的微言大义。弧桥飞架瘦壁,美其名曰“人间天桥”。“井底之蛙”的你脱口而出:身在天井心悠然,神仙羞愧欲下凡。
一团震煞山谷的声波冲击耳膜。你沿着石梯,循声而上。百米高的溶洞半开上额,人群像一串汤圆,从溶洞食道滑下。柳暗花明又一滩,滩上飘逸的水沫亲吻发尖。一条雪白的水带子酷似老龙头的长舌,舌头扎进半坡坎上的河潭,突然变成一泄千里的飞瀑,敲着锣鼓欢迎来客。你跳完半拍治疗“肩周炎”的僵尸舞,用力抛出一粒鹅卵石,一滴水珠顺手滚到胳肢窝,沁人心脾。柔情似水、生命如水、水泽万物、水灵灵……与水有关的词语在水里冒泡。敬畏生命,感恩水源。轻轻地作别溶洞,你带走了图片的生命。奇怪,你从不过问溶洞的名字,你明白大自然的杰作是无法用名与字来定格的。
酒醒了,心醉了,肚子叫了。火龙果的色泽与香甜挂在嘴角,你慕着“当代愚公”、“黄豆鸡”之名,踏上大关村“王屋山”。“王屋山”变肥了,大理石筋骨被苍翠的肌肤覆盖。“愚公”坚强、勤劳、锲而不舍的精神不减当年,矍铄的眼神流露出“天然氧吧”生态园里美好的大关梦。夙愿尘埃落定,激起沉睡的心潮。
火锅桌已候客良久。客人坐定,一铁锅金红的“黄豆鸡”被端上炭火。火星爆跳,如礼炮绽。酒过两巡,黄豆吸干鸡汁,酥脆清香;鸡肉浸透豆液,鲜嫩味美。你像位孜孜不倦的学生,一心聆听“黄豆鸡”、“芝麻鲣”、“荞灰豆腐”、“琥珀糕”等故土特色美食的做法。你满怀深情地恭维,饕餮不够的“黄豆鸡”和醉不够的土酒,让你情有独钟,魂牵梦绕。
相见时难别亦难。你说需回家慢慢吸收这如数家珍的口福、耳福、眼福,还有故乡的幸福。你与我击掌相约,待到三角梅漫山遍野盛开之际,定来高原千岛湖沾沾水的灵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总算读懂诗句外的诗句。
【编辑:黄先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