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祀事之典中传家风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田兴隆    阅读次数:9682    发布时间:2014-02-13

尧龙盛景,早春祥和。

正月初二,田氏宗亲相约在尧龙山镇茅坝坪田茂玉祖墓前,举行祀事之典。

在清代中期田茂玉母亲刘氏的墓志上刻有“睹风木而深根本之思,履墓誌而昭祀事之典“之句,昭祀事之典,正是传承家风与祈福的活动。

按照家乡“春节习俗”,年长的人要带领年纪小的人到祖坟上开展祭祀活动,举行一个典礼,挂彩灯、点香烛、行跪礼、讲根由、述家风等。

这次祀事活动,受宗亲的推荐,让我在田茂玉祖墓前给宗亲人们讲解墓志,解读田氏家风与文化传承。

田茂玉墓志是这样写的,我先读一遍给大家听。

身经治斯业三十余年也,一以见开创之维艰,一以示守成之匪易。予悲韶光之迅速,適(shì)古稀之将临,老夫耄(mao)矣,何能他为?思内棺外椁,讵(jù)敢言之?然存顺歾(mò)宁,固所愿也。爰(yuán)谒(yè)堪舆,以卜胜地,并迓(yà)鸠工,以造寿藏。俾(bǐ)窀(zhūn)穸(xī)之后,使奕世之遥,值露濡而深根本之思,感仁孝而效蒸尝之典;俱知详祭有自,永记念而不忘焉耳。是序。

根据墓志记录,反映田氏祖先传下来的家风。

开创与守成的家风。

田茂玉墓志上第一句话“身经治斯业三十余年也,一以见开创之维艰,一以示守成之匪易。”“守成匪易”典故出自成语见于《新唐书•房玄龄传》“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征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成之匪易。”这典故后来形成成语,说明开创事业是困难的,守业更不容易。激励家人奋发有为。田茂玉是尧龙山镇这个地方的第一代开发者,有“历万顷之劳”之称,可见开创很难。正确处理好开创与守业的关系,是每个家庭都要传承的精神。祖先告诉我们,开创不可忘了守成。这个家训应该谨记。

相传,田茂玉跟随母亲操持家务,经治产业30多年,开垦良田数百顷,应该获得清朝的奖励。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如愿。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创业,而是一直坚持努力,修庙宇,做善事,办学堂,成为一方知名的乡绅。他把“历万顷之劳”的成绩写在母亲的墓志上,体现田茂玉至孝之风范。

存顺与和睦的家风。

田茂玉墓志上刻有“然存顺殁宁,固所愿也”之句,典故出自儒家的“顺天安命”“和为贵”之思想。成语出自《周易•系辞上》“《易》问:“存顺殁宁,宁与不宁,何别哉?”。存顺殁宁总的意义在于尊重自然规律,在生可以获得顺达,家庭和睦,去逝后可获得安息。这是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的生存智慧。处理好顺存与平安的关系,则是家和万事兴的家风的传承。

这样的家风,在田茂玉之夫人王太君的墓上挽诗中记载很清楚。“比邻有令母,钟郝未能过,雪夜催刀尺,春风谢绮罗。”“钟郝妯娌,雍睦相亲”是个典故,用钟郝来比喻田氏家庭和睦,妯娌相亲,这正是当时田氏家族的家风。

继承与发展的家风。

墓志上“值露濡而深根本之思,感仁孝而效蒸尝之典”一句,就指明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育后代永纪念不要忘本。“值露濡”,意在让后人知道“根本之思”。前人先贤之智慧,就告诫我们要“思根本”,效仿“效蒸尝之典”的传统文化,以传承孝道。

田氏家族的孝道,在墓志上记录有“菽水承欢”的家教,有“寝苫枕块”的训示,都反映了儒家传承的家风。

好家风不仅是写在墓志上,还要反映在行动上,更要习在心灵上。勤俭创业与守业,和睦相处与存顺,传承和发展孝道,这正是需要我们辈辈代代弘扬的良好家风。

在讲家风中,我还介绍了田茂玉祖先流传下来的菽水承欢行孝、效仿敬叔之为谦卑求学的故事,结合中国梦讲述了我们共同的心愿——传承好田氏良好的家风。

祀事之典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把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保护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的一个梦想。(作者:田兴隆)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蓝东兴教授点评:好的家风需要传承。田氏祭祖的这种方式正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凝聚着家族的力量。家庭和睦上升到家族团结,再上升到村寨和谐。只要每一个家庭、家族、村寨或社区都营造出好的风气,这个社会就一定美好!

 

【编辑:杨汝洪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87013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