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他们思想前卫、勤劳的父母几十年拼打争下的基业已是颇为雄厚,他们兄弟一辈子可以衣食无忧,至少能在当地以此为基础做一番事业。他们却还要远离家乡到千里之外去辛苦创业,这可与我们这里那许多坐吃山空的啃老族的丑相是多么鲜明的对照啊。
马年正月初四,我们接到他弟弟婚礼请帖的一行五个同路人,“浩浩荡荡”地自驾一辆北京现代车耗时两天横跨黔、湘、赣、闽四省去赴一席足以让我们西部人大开眼界的婚宴。
大山里呆了几十年,因条件所制,视野习惯性的窄了太多。看了不少的书,看了许多电视,难保不被有意无意虚空的夸张所忽悠,判断进入误区。再者,出去也是一种学习,长长见识总归不是坏事,何况还可以让我们对大千世界的思考更有深度。可以说,一些强势的领导因为管理不善而导致的某些意外而杜绝让员工外出学习绝对是一个失误。虽然一个民族大众化的习性的改变绝非易事,但老朽以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能有那几许敢于尝试鲜梨者先行转换思维理念就足够了。从贵州大山里出去打工的万千年轻人中,回到家乡给家里亲人带回来的鲜事儿层出不穷。一些东西让人不屑,一些东西却被人们接受。不少搞建筑的年轻人回家,在新修自家房屋时,设计的房屋样式大大的融入了外面世界的新格局。
初六,我们带着许久不出远门的新奇感到达福建的新兴城市—莆田。一出收费站,郑巍的两个朋友,小郑和小潘即迎了上来。寒暄一番后又接着带我们穿越还不是十分繁华的莆田市区,沿着城郊一条约五十米宽,被一排碗口粗的绿树掩映着清澈明亮的河道边前行。十来分钟后,一汪宏大的水域于左侧映入我们的眼帘。数十万公顷的水域中浮着几个二、三百个平方的小岛,而四周是山峦则是如黛的丛林灌木所覆盖。
小郑说,整个莆田市几十万人的饮用水就靠这一库的水来供应,所以近些年来政府为了保护水源的质量不惜花血本出重拳,规定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在离库区一定范围内有有可能污染水源的行为,哪怕是养一头猪、一支鸭、一支鸡都不行。
“那老百姓吃肉怎么办?”
“到市里去买呢。这些东西以前我们不但自给自足,还能供应给市区,现在不行了。”
“如果有人不信邪偷着养怎么办?”
“谁敢啊!不过大家都有认识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再说也不缺那几个买几斤肉、几只鸡鸭的钱。”
我心里嘀咕道,我们那里可不是这样哩。为了一丁点的小利而毁掉大片林子的事屡见不鲜,老百姓认识不到,政府部门却鲜有人去管。穷山恶水的地方,一定经济匮乏,文化落后。
正说着,我们好像发现了新大楼。“瞧那边,茶花开了,像下雪一样,好大一片唷。”
小郑笑了笑。“那不是茶花,是枇杷林。人们为了增加卖点,给每一颗没有成熟的枇杷套上纸袋,就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他还说,他们常太镇每个村的大多数人家都种植枇杷,年收入都在十万元左右。
透过车窗,眺望莽莽山野,那满岥满岭的枇杷林已是“银装素裹”,自成一片风景。
车沿着四米来宽的通村公路七弯八拐、峰回路转地行进。隔不远,公路两旁的绿荫里便不时地露出一幢三层小楼,小楼的格调似乎是一个统一,很少看到别出心裁的人家。这些小楼各不相连,各自形成一个小天地,自己的世界。因为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比例高的缘故,这一幢幢装饰亮丽的小楼房就仿佛是一粒粒镶嵌的明珠,点缀着绿原山峦;又像是一颗颗天际间闪烁无定的星星,织成一朵朵构图巧妙的星云。
我们风尘仆仆而至,好客的福建人热情相迎。郑巍的父母、亲戚以及他的朋友、邻里都满心的笑迎我们的到来,尽管普通话里夹杂着难懂的闽方言,都没有阻碍着我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通过交谈,得知他们福建人与我们很不一样的是,他们平常并不办酒,除了死老人。而年轻人结婚基本上是集中在春节期间,其余诸如乔迁新居、孩子满月、年轻人当兵、老人贺寿、立碑、小孩考大学等等都没有办酒的习惯,一般均是请至亲的人来聚一聚了事,三、五桌打转转。笔者感觉,他们的生活方式的确轻快,也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人情负累。
他们也有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现象。年轻力壮、有发展前景的人平时在外打拼,每年腊月二十左右才回到家里陪伴老人和孩子共度春节,正月间出门走走亲戚会会朋友,吃吃酒,十五元宵节热闹一番后又整装出行去闯世界,这一走就是十个多月。不像我们黔人一年之中总有那各种明目的酒席,没完没了的人情。
酒席间,我们观察,来贺喜的客人男女老幼皆有,说的话我们不懂,但看得出那份发自内心的诚恳、友好、和善,衣着端庄、朴素、大方;没有奇装异服,没有头式的花花绿绿。星斌老弟说话经典:“你们看到没有?从莆田市到常太镇农村,一个‘金毛狮王’也不见”。
酒席上,郑巍好客的朋友们热情的招呼着我们,一一介绍他们当地丰富的美食,希望我们多吃。他们热情的邀酒,但不劝酒。
这些不摆谱、不那架,说话又极谦虚的朋友,外表你很难看得出他们是在全国各地做着董事长、医院院长、总经理、工厂厂长、商店老板的人,但往往就是其优秀的内在品质决定着他们的不一般。真不像我们有的人有了权就嚣张,有了钱就癫狂。
虽然时间有限,但是到福建不去湄洲岛终究是一种遗憾。最后,我们去了湄洲岛。
湄洲岛是世界妈祖文化中心、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遗产地,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诞生地;岛上的妈祖庙是分布33个国家和地区6000多座妈祖宫庙的“祖庙”,是全球2亿多妈祖信众心驰神往的圣地。
妈祖曾经是人,扶危助困行善济世,以她博大的胸怀与伟大的献身精神而得世人的崇敬。因人们渴望善、渴望博爱的欲望,使之成为神。这种信仰是我们社会的一种依托,她用心知制造和谐友善,摒弃血腥暴力。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文化,人类不可或缺。
想起我们地方的老百姓常常祭拜的陈幺婆,她是方圆百十里孝顺媳妇的代表,快成了身。事实上我更希望成为一种博爱文化。
【编辑:卓礼黄】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