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马年大年三十,岑巩县思阳镇双龙村学校边组村民杨秀尤一家人其乐融融,欢度新春佳节。
清炖猪蹄、黄焖土鸡、糟辣鲤鱼……下午3点刚过,老杨家早已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但厨房里,他的老伴还在忙着做棉菜粑,炒米糖,准备一些过年要吃的点心。
“猪是自己喂的,鸡是自己养的,鱼是自家田里产的……全是‘绿色食品’!”老杨乐呵呵地笑着说:儿孙们都打电话来了,说要到下午下班后才能赶回来团年。
老杨今年81岁,两个儿子都在县城里工作。平日里,老杨闷了就去邻里串门拉家常,遇到一些繁重的体力活就找侄子辈们帮忙。
下午5点,老杨家正式开饭,一家20几口人围坐在火炉旁有说有笑。
“这杯酒来清又清,幸福人家喜相迎,房前栽花引彩凤,屋后种树生金银……”酒过三巡,老杨情不自禁高歌一曲,引来全家人喝彩。
老杨家种有3亩多地,平日里,总是忙得不亦乐乎。农闲时,他还喜欢在自家房前屋后栽花种树。
“每年都要出栏几头大肥猪、20多只鸡、30多只鸭、10多只鹅,稻田养鱼主要用来自家消费。”老杨说,现在社会好了,吃穿都不愁,关键是要吃放心食品,吃绿色食品,吃健康食品。
老杨共有3个孙女,杨宇婧是他最小的孙女,另外两个孙女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你们唱酒歌、讲故事、扭秧歌、说对联……我干脆就用葫芦丝表演一个节目。”杨宇婧一曲《小河淌水》让老杨全家人如此如醉。
“迎春燕语巧,踏雪马蹄香。”
“扬鞭催骏马,把酒会春风。”
“燕莺新气象,龙马壮精神。”
……
年夜饭变成了团圆饭,年夜饭变成了才艺会,一家人你一言、他一语,笑声盛在碗里,笑声飞出山外。
【编辑:黄先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