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省城筑巢记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签约作家 佘思良    阅读次数:3202    发布时间:2025-09-01

贵阳的初秋,是一年中最值得细品的时节。暑气尚未完全退去,却已褪去了锐利,只留下一层薄薄的、金纸般的暖意,轻贴肌肤。若在清晨推窗,凉雾便扑面而来——那是山城特有的雾,带着林木的清润之气,缠绕于高楼广厦之间,将整座现代都市晕染得如水墨画般朦胧蕴藉。此时的贵阳,像一位历经喧腾后渐归沉静的智者,温热与凉薄交融得恰到好处。一切,都显得妥帖而安稳。也正是在这样的时节里,我静下心来,细细回味起在省城贵阳筑巢的点点滴滴。

癸卯年初夏,女儿的一个决定,为我三年多的退休闲静添了一笔浓墨重彩。这色彩中,有含辛茹苦的琐碎,也有波澜壮阔的温情,更有日复一日的斑斓图景。我与老伴的身份,自此多了一个时髦却又沉甸甸的称呼——“带薪保姆。于是我们辞别黔北边城赤水,来到贵阳观山湖区,帮女儿照料外孙女小毛毛,并操持起一家人的日常起居。

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女儿原本购置的房屋未能如期交付,她只好在单位附近租下一套两居室的电梯房暂住。房屋虽有些年岁,家具电器也略显旧色,但小区绿化颇好。尤其八月丹桂盛放,早晚漫步其间,沁人肺腑,悠然自得。更难得的是,住处与观山湖公园仅几步之遥。每晚饭后携小毛毛遛上一圈,既赏景,亦健体,实为一天中的惬意时分。

初来之时,不免诸多不便:去哪买菜买肉?公交何乘?皆茫然无绪。幸有一晚散步归来,暮色树下闻得几位邻居闲谈,其中一位老妪声调分外耳熟。正与老伴低语猜测间,忽听一声:老康,你们也住这里?回头一看,竟是初中同窗杜小四。他乡遇故知,喜悦何如!一番寒暄,共话别后岁月。随后杜同学热情引路,带我们熟悉周边环境。红华新天地集市”“美的广场儿童乐园”“合力超市以及公交车站……一一指点,暖心至极。

小毛毛刚满两岁,天真活泼,终日缠着外公外婆陪她游戏,或去小区滑梯荡秋千。只要她笑脸盈盈,我们总是尽力满足。只是她自幼脾胃偏弱,食欲不振,外婆便倾尽心思,变换花样做出合口饭菜,盼她每餐能多吃几口。即便如此,她偶尔也耍起小性子,放声大哭,叫人无可奈何。老伴有时气得举起鞭子,却终归不忍落下。反复几次,最终只能在我连哄带吓的配合下作罢。夜深时,她有时也不肯安睡,非要起来哭闹一番。这般辛苦,不知不觉都写在了老伴身上——她体重掉了十多斤,人也日渐清减。怪不得有老同学见了我说:老康带外孙之后,沧桑了不少。

说起来,这何尝不是如今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我们这一代人,过去含辛茹苦抚育儿女,而今退休了,仍要操心孙辈。退而不休成常态,余热生辉尚努力。然而转念一想,能为子女分担一些,我们做父母的,多付出一点,又算得了什么?

甲辰年五月,得益于国家保交楼政策的推进,女儿一家等待两年多的新房终于交付。虽当初购买的是精装房,但装修风格、实用性能与施工质量,皆难称人意。为赶在小毛毛入学前安顿下来,女儿女婿一拿到钥匙,便立刻请人改造部分空间。两个月后,终于搬进新家。新居所在小区有一个贵气之名:御府。八幢高楼围合,中庭面积虽不大,却绿意葱茏,健身设施齐全。我家居十七楼,一厨二厅双卫四居,采光通风皆佳。至此,才算真正在贵阳筑巢安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居地段:门前有地铁与公交车站,屋后紧邻高速收费站。更令人满意的是,马路对面便是从幼儿园至高中的教育园区,是名副其实的学区房。步行十数分钟,即可到达便民早市与永辉超市。出行、上学、购物,皆便捷自如。小区物业服务也极周到。更难得的是,业主入住率才过半,街道与社区便已迅速响应,及时成立居委会,并不时组织居民开展法制宣传、国学普及、科普知识、健身娱乐等活动,真正让我们感受到的归属与温暖。

日子从此步入宁静而有规律的节奏:每日清晨六点多起床,洗漱完毕,烧水泡茶、服药养生。八点左右送小毛毛上幼儿园,随后去菜场采购,返回家中。午饭后,老伴常去小区活动室打几圈麻将或大贰纸牌,消遣闲适;我则小憩片刻,或读书,或观剧。至放学时分,准时接回小毛毛,慢慢准备晚饭。

女儿在省属企业任普通管理岗,早出晚归,拼搏不易;女婿供职民企,常年出差,奔波在外。眼看他们为生活奔走、为事业打拼,压力重重,我们做父母的,唯有尽心做好后勤部长,才觉心安。于是每个清晨,在他们出门时,总不忘问一句:今天想吃点什么?只要市场上有,便尽量张罗,变着花样调剂伙食,只想让他们吃上一顿称心的晚饭,褪去一日辛劳,不为家务琐事分心。

待女儿女婿下班归来,一家老少围坐桌旁,共进晚餐,闲话日常,是一天中最温暖的时分。这一桌饭菜、一盏灯光,虽不奢华,却盛满了一家人最简单的牵挂与温情。

夜幕降临后,有时教小毛毛识图形、辨颜色、数数字、认汉字,教她诵读儿歌;有时带她去儿童乐园嬉戏,有时则在小区散步闲行。回家之后,浏览一遍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节目,一天的日子,便如此平淡而真实地流过。

特别欣慰的是,女儿女婿十分孝顺。每逢年节,总不忘一声问候、一件礼物或一个红包;即便偶生误会,事后也必说明致歉……他们不仅心怀感恩,更是赓续良好家风、传承中华敬老奉孝美德的实践。

眼见外孙女小毛毛日渐长大,越来越懂事,那纯真的笑脸与软语呢喃,是我们生活中最柔软的慰藉;也欣慰地看着女儿女婿在事业上不断进取,为他们取得的每一份成就感到骄傲。欣慰之余,更觉甜蜜满怀。纵然我们年华渐老,但在这样的幸福环绕下,晚年生活亦如夕阳晚照,铺洒满天霞光。想着这累与乐并存的日子,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家是社会的细胞,是生活的港湾。幸福、美好、和谐的生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认真经营。

常有人好奇问我:你一不打牌二不钓鱼,是怎么度过退休时光的?其实,我的生活远比他们想象的丰富。每天,我或漫步万步,或舞龙健身,在运动中颐养身心;还参加了老年大学,从原先的五音不全,到现在能登上舞台参加和声合唱——音乐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此外,我也积极参与同乡会、同学聚、朋友约,在往来间温暖彼此;更在文友们的鼓励下,学习写作格律诗、散文,至今已积六十余篇。部分作品见于《作家网》《西南作家网》及赤水融媒等平台,我也因此有幸成为市作协的一员。

社会角色方面,我担任社区居民代表,时常搜集和向上反映民意诉求;作为小区调解委员,积极参与调处邻里纠纷;受聘为省、市人大基层立法信息员,及时研读法规草案文本,积极搜集民意并提出修改建议……这些不是虚衔,而是一份份责任与信任。让我能在白发之年,仍有用武之地,发一份光、尽一份力。

一天天下来,闲暇不多,却无比充实。退休后的光阴,恰似一本缓缓翻开的线装书,字里行间不再是惊涛骇浪,而是墨迹氤氲开的静好与从容。

七年退休时光,已将我浸润成另一种人。从在省城筑巢守护家人,到发展爱好丰富自我;从服务社会发挥余热,到不断学习提升境界——我始终昂扬向上、未忘初心,鲜红党旗,永远在这名流动党员的心中飘扬。

若说刚退时如乍离轨道的星,尚有几分悬浮的失重与惶惑,如今便似一枚沉入河底的卵石,被水流打磨得温润光滑,安然于自身的重量与位置。

七年,足够让一种新生活从过渡变为根本,从尝试沉淀为自然。而今,巢已筑就,路犹漫长。所谓退休生活,并非消磨时光,而是重新发现自己的旅程。正所谓:夕阳未必逊晨曦,莫道人生皆归途;锦瑟华年随逝水,余晖犹暖满庭枝。

心安愉悦,即是家。

 

 

 

作者简介:

万慧阳,男,汉族,生于19597月,贵州省赤水市人,中共党员,在职大专文化程度,贵州省赤水市公安局退休民警,赤水市作协会员。曾从事公安文秘宣传工作,爱好文学写作多年,曾在公安机关部省市级网站、省市县新闻媒体、以及《作家网》《西南作家网》《中国文明网》等媒体发表多篇消息、通讯、诗歌、散文等作品。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9172569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