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乡的一次家访中,我与一位学生家长闲叙。他曾告诉我,他在很早以前,就做了一个多么美丽的梦,梦见黄泥口这地方,新修了一所学校,有许多学生穿着整洁的衣服,高高兴兴地向这间学校走去,坐在宽敞的教室里,一座高大的教学楼矗立在荒野的山坡上。但他坦率的告诉我,说:“梦终归是梦吧,醒来梦中的情景全变了,真如‘海市蜃楼’一般。要是我在有生之年,能看见学生真的能坐在明窗案净且又宽敞的教室里读书,真高兴啊”。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要是真能那样,恐怕不能如愿”。他说罢,愁容难展,流露出无限的悲戚和悲伤。
这是三年以前的事。当时,我听后,缄默无语,陷入了久久的遐想之中。心里想:“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难道他预感到自己也是灯残油尽,病入膏肓的人了,他必定年轻啊!才三、四十岁”。
我明白了,从他那蜡黄的脸色上,判断出他是一个不容乐观的病人。难怪他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他的梦应该如何理解呢?
说到黄泥口那地方,根本不是修学校的地方,我想。那地方荒山秃岭,疙瘩凹凸,四周无人烟居住,这是我对黄泥口的最初印象。但印象不佳,总觉得他做的梦不现实,未免有些过分荒唐。附近有一座森严壁垒的电站就默默地矗立在那里,如果学校与它成了近邻,学生下了课,不听打招呼,到处狂奔乱窜,这不危险吗?我沉默许久,起身告辞,他只是一个劲地握住我的双手,是有千言万语,但没有说,只是一味地望着我……
夜已很深了,我回到学校后,那一晚我彻夜未眠。说实话做这样的梦,不知何故在我脑际里就是久久萦怀,久久挥之不去,一直折腾我到现在。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我们学校,早就该彻彻底底地改观,它是以前的庙宇,颇有古朴的味儿,因年久失修,风雨侵蚀,早已破败不堪,有待百废俱兴了。
三年后,他早就作古了,但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令我难忘。我与他坐在炉火旁,他那被炉火灼红了的脸色,我的心也被炉火灼痛了。也许当时,他心里非常明白,在人世间弥留之际,他的梦不是虚幻的,而应该是真实的,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能同样坐在舒适且又宽敞的教室里读书,即使告别了这样美好而令人留恋的世界,他满足了,没有什么再值得后悔的。
他的希望就在暝暝之中消失,他却带着美好的眷恋匆匆永别了。在梦里酣睡,永远做着一个痛苦和令人揪心的梦……
难道他所做的梦,就永远是梦吗?
不,三年来,一切在发生变化。在乡镇府和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牛都坝群众奋斗几十年如一日。他们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群策群力,自筹资金,克服一切困难,仅用短暂的一年时间的艰苦奋战,一幢新修的品字型的教学楼和师生宿舍楼,巍然屹立在荒野的山坡上,梦终于变为现实。
青山依旧,树木葱茏,历史和人民可以作证。一座巍峨壮丽的高楼大厦屹立在黄泥口荒野的山坡上。从教室里飘逸出一阵阵悦耳动听的歌声和朗朗的读书声,把人带入比梦还美的意境。要是泉下有知,那位学生家长,他的感慨又将是如何呢?
梦,这不是梦……
月如钩
今晚,夜里静悄悄的,一点闹声也没有。
夜已经很深了,人们住宅的电灯还亮着,风嗖嗖地抚摸着窗柩和树的叶片。我倚在窗前,望着树阴下幽僻的小路,也静等许久。我心里徒然升起一股无可名状的悲哀和痛苦。她今晚没有来,是什么原因呢?要是在以前,她早就来了,总是笑盈盈的,站在我面前。唉,月如钩,挂在窗前的树梢间,寂寞之感越强烈了。
明天,我上早课时,一定当面悄悄问她,为何昨晚不遵守我们事先订好的诺言,我想。尽管我们都快初中毕业了,彼此都处在紧张且繁重的学习氛围中。可是,我为这件事总是惴惴不安,也许,我当面问了,不是一切都明白了吗?
就在我胡思乱想,理不出头绪的时候,敲门声“笃笃”地响起来了。听到这敲门声,我激动,我熟悉,我就知道,一定是她来了。我快步且又急促地为她把门打开,她眼睛红肿地,像是落雨打湿的花朵儿站在我面前,楚楚动人。我默默地凝视她,尽管她带哭泣的模样,她此时此刻在我眼里,更加美丽极了。
夏夜,热烘烘的风,拂动着她那不很盛行的的确良衬衫,云鬓散乱。我对她又爱又怜,她嘴唇微微启动了一下,像似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她眼泪在她眼眶里开始滚动起来。
她愁眉不展。
我心里暗想,她今晚一定是遇着了什么不遂心的事情,那痛苦在她心里显得如此沉重才这般痛不欲生的样子。在我的心底,我轻轻地呼唤,你有什么话要说出来,就直言说了吧,没必要遮遮掩掩。她似乎明白了我此时此刻的心境,她终于开口了。她说“我们不应该这样,特别是在即将告别母校,老师和同学的时候,我们之间不能产生不该有的恋情,应该只有纯粹的同学情。
我沉溺在五彩缤纷且又虚无缥缈的甜梦里。根本不知道她对我还说了些什么?只有沉重的闭门声,我才回到令人沮丧的现实里来。她的确走了,她如风一般地飘走了。也许,就此永远离去,犹如燕子要回到自己要回去的地方悄悄离去一般。
我又回到窗前,心里空闹闹的。我凝视着窗外,月如钩,树阴下幽僻的小路显得更加漫长了……
陈楷,原名陈洪,男,汉族,贵州省正安县人。大专文化,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作品在省市县报刊上发表。部分作品入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文学作品集《锦绣》《中华散文精粹》《中华名人格言》《感恩论语》《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中国教师教学论坛》《贵州散文》等书。现为中国国际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教师教学论坛》常务编委。
【编辑:黄先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