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水与车的过年梦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黄洋    阅读次数:9256    发布时间:2014-01-27

本想春节期间分别陪双方父母几天,聊聊家常。可是,孩子的两个舅妈半开玩笑地说,他们那边的规矩,姑妈姑爹不准到外家过年。虽然孩子外公说,讲究不了好多,只要我们想去,随时都可以去。虽然岳父的思想并不守旧,但这样一来,我们想去的念头,像桃花遇上了倒春寒。于是,只能把该表示的心意表示了,顺从孩了的两个舅妈,以免影响她们过年的情绪。

说起来,陪孩子一起到爷爷、太太家过年,这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两个老人也反对我们回家过年!原因很简单:水贵如油。

入秋以来,窝子村人畜饮水,得好多家人打伙找汽车到白岩镇清水塘去拖,而且要带很多大胶桶去装,一次拖两吨,拖到寨子里再分回各家。水是五块钱一车,能拖多少拖多少。只是运费要贵些,每车壹佰多块钱。母亲说,更主要的是家里的床铺,好几个月没洗,我们去了找不到住处。我建议母亲拆下来我们带加载县城洗了再拿回去。母亲说这样花费更大。等他们再熬年把,新的村领导看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母亲和父亲还说,如果我们有车,想去就去,想来就来,那他们同意。否则,如果去了,洗脸洗脚,用水都不方便。也就是说,我们如果去和他们过年,那是增加他们的负担。父亲接过话说,有老六兄弟和他女儿可馨,除了吃水困难外,过年需要的,除了我送的,还有妹子小晶送的,还有兄弟老六准备的,想吃的东西都有,因此说要我们在城里过,他们在老家自己过。

说起来,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通过在县世行办任中的好朋友杨守望和水利局,在窝子近寨的半山腰相隔数百米的两个水井处修了两个大水池,且基本把水管安到各家各户,准备雨水季节蓄水,然后控制着保证供水。村干管得几年,有人说水井里古老古代挑吃的水都要拿卖钱,不愿交水费,结果放任不管,有水的时候随用,到了冬天就缺水。八九年前,为了能解决长期用水问题,在村里出来工作的方维佳协调与争取了28万元水利工程经费的经费,并得到已拉通供安顺城用的自来水的“陈、邓、双、全”几个村领导同意,通过水利局,从双坑村新寨将取自夜郎湖的自来水接到窝子。这水接通之后,满以为从此就可解决用水的后顾之忧。曾经早有雨打秧田的情况不再,有些人家,天再干,都可放这水打秧田。可是好景不长,由于管线长,加上没有埋好,质量也并不上乘,日晒雨淋,多处发生暴裂,村干管理不力。有水井的两座 山上植被恢复缓慢,水源枯竭,就这样,窝子村在枯水季节陷入了用水困难的境地。好在十几年前修通了从双坑新寨到窝子的公路,为汽车拖水创造了条件。否则更不可想象。

新任的村主任恒东,就是想在任期内,和村领导班子成员一道,争取有关部门有乡里的支持,解决整个村的人吃水问题。我曾对恒东说,有这种想法,有个努力的目标,是好事。但也得老虑长远,等目标达到后如何动员全村的人,按吨位交水费,形成维修保护的制度、机制,管好用好,能够长期保证家家户户的用水。

要不是水的问题,我们这个小家,就可以全家动员,去陪父母兄弟过个团圆年了,在在一起陪父母兄弟几天。当然,如果我们有自己的小车,这个愿望也能实现。可两加限制,我们的愿望就难以圆满了。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87091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