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凤凰栖居的地方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刘发祥    阅读次数:10522    发布时间:2014-01-26

因为上帝偏心,所以三十年来我一踏上这片土地就如赴盛宴。

——题

  

茶之舞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只要稍稍有点经历又爱琢磨的人都会感慨,我们的生命是何其的渺小、卑微,时时被命运的风浪推逐着,在地球村的任意一个角落摇弋,仿佛不能自己主宰。

我供职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在一个四县交界的地方,距离县城56公里。这地方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云雾”,但毕竟十分偏僻,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都极匮乏,于是乎我昔日相当多的同事、朋友纷纷选择了逃离。

我能量极低,导致无法作为而难以“上进”,便无选择地留了下来。

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将我打磨成了一个两鬓斑白整日咳咳喘喘、还患有严重颈椎病的老头,不善交际也不懂“上层建筑”,便日日蜗居斗室看看电视、翻翻书报、敲敲键盘炼炼笔,隔三岔五地也到自己的博客空间里去游一游,长长见识。偶尔也和城里来的客人一道寻访一些云雾的古迹,或是去茶场、上鸟王村品茶买茶。

当然,工作之余也常和几个往来多的同事或附近村里要好的农民兄弟就着锅里腾腾冒着热气的家常菜大碗大碗的喝专门寻访着打来的小锅米酒,三、五碗下肚后,大家都说:不行了,不行了。于是便微醺着收拾碗筷,腾出地方摆茶具泡茶喝。茶,固然是要喝我们本地的鸟王茶。这些年政府花了不少钱,在于着力挖掘、打造贡茶品牌,于是乎产茶的经营茶的买茶的都将其称之为云雾贡茶。其实也不假,鸟王村至今都还有一块乾隆年间立的贡茶碑,据一些专家考证,非但在贵州是唯一的一块,在全国也是很罕见的。

鸟王茶是好茶,却容不得你乱来。品茶时三、五人围桌而坐,静静地用心去感觉茶的精髓,是为高境界。品着品着,会觉出我们手中的这杯清茶实实在在地浸润着一种朦胧的爱、一份执着的等待以及一份淡淡的思念。难以否认,茶之韵,将久久地流畅在我的心田。哦,茶如人生,淡中有味,虚怀若谷,怡然自得,这莫不是我们努力于尘世的喧嚣与繁华中剥离出来后所追求的那份宁静吗?

品鸟王茶一般得先将杯具洗净后,用开水烫过,然后将茶叶置于杯中。这时,你若将杯口放于鼻下一嗅,一股悠悠的清香扑鼻而来直沁心脾。烧开的云雾九龙营山泉水缓缓冲入杯中,那一颗颗身披银装形似鱼钩的鸟王茶,在水中慢慢舒展着,仿佛仙子灵动着身姿,翩跹起舞。

我时常持久地疑视着眼前一杯冒着热气的云雾鸟王茶,心绪如那蓝莹莹的湖水般宁静。杯中尤物一叶一叶地争相崛起翠绿的身躯,好似水底一片幽幽波动的绿地,一处精灵活跃的仙境。你看,那一片片茶叶,在水中伸展她们蕴藏美丽的肢体,无声的浮动着,静静的摇曳着。如同一个个灵魂在水中游走。渐渐地杯底堆绿叠翠,杯中清汤亮丽,真是让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望着缕缕银丝般升腾的热气,闻着如栗似兰的清芬幽香,一种愉悦的心绪不油然而生。

呷一口,满口清香、香溢脑际,肺腑空灵;再呷一口,一身的劳顿疲惫消失殆尽、神清气爽;再慢啜细品,胸中太和之气冉冉升起,风生两腋飘然欲仙,心中的块垒愁楚一并失之物外。啊,这就是云雾传世贡品鸟王茶给我们带来的真真切切的幸福感。

每当夜深人静,风清月明万籁俱寂之时。我将会一个人虔诚地手捧一卷古书,欣赏着茶的舞姿,倾听着怀旧的音乐,过去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眼前。我仿佛已心扉澄澈灵智洞开,似可纵横古今,与先贤诗人对话;我意境在书香茶韵中升华为一种“精、气、神”的营养,获得灵魂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面对四溢的茶韵和书香,我疲惫的身心与灵魂得到缓释,在气若幽兰的茶香中开始飘飞,慢慢升腾····
    我相信茶是有生命的。我感慨,南国苗岭深山的佳茗更是一支灵性的弥漫馨香的妙品,其生命力又是何其的顽强,绵绵延续了千百年。

这积蓄着不知多少代鸟王苗民们智慧、血与汗的杯中物,是天地孕育的精灵,也是上苍赐予云雾人民的福音。偏执的我品过云雾贡茶后,已不想再喝其他的茶,尽管别的茶比它更馨香、更浓郁、更甘甜、更凛冽......

我们经常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其实人生如茶味一样清淡略带苦涩实为最佳。风雨人生、辛酸遍尝,在喧嚣的红尘中,能够坐下来喝一杯好茶,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乐趣,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这样的人生才是富有的、充实的、幸福的。

 

鸟 

 

于鸟王,我去的次数可谓不少,那方十余平方公里的土地对我来说,却是一个神秘的国度,仿佛一座宏大的迷宫,让我感觉道难以阐释的迷茫与陌生,但心情却是无比的舒畅。于是,我渐渐的形成一个想法,鸟王足以让每一个来访的宾客产生嫉妒。因为上帝偏心,所以三十年来我一踏上这片土地就如赴盛宴。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远望绿茵中的苗寨。我的思想在飞扬。

让我们翻开那一页一页厚重的历史,穿越那数千年的时空隧道。遥想上古时代苗族的族祖之君被炎黄二帝战败后,为了族群的生存历尽艰辛,迁徙至贵州的千山万壑中,远离尘世,劈棘开荒,种植农桑,择地建寨,打猎种茶,繁衍生息。海葩苗是其中的一个支系,葩,意为花。海葩,即大海之花,生活在海边的九黎三苗之花。相传这支海葩苗来自黄海与东海之滨,沿江西等地西进入黔,先于窑上茶山而居,后有部分由顺着摆哈山梁向西北迁移到苗岭主峰贵定云雾山上世代定居。他们定居的这个地方,不但山高神奇云缠雾绕,而且百鸟繁多,故被海葩苗远古先祖称之为“鸟王”。遗憾的是,因为没有文字记载,以至于海葩苗在鸟王定居的年代不详,通过口头语言保留下来的古歌、传说,故事也为数不多。这又同时给我们每个意欲探访鸟王的客人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在鸟王村,每一个海葩苗妇女的装束,背上都有一个“背牌”,这个背牌集海贝、银饰、蜡染、刺绣为一体,海葩苗少女拥有着与大海同色的服装,用海贝装饰的背牌中央,有一个神秘的刺绣图案,那是这个支系苗族特有的标识。而海贝,是古时候先人们使用的一种货币。海葩苗民将之从海边带来,则是为了寄托他们对故土的无限思念。

我默默地凝视着鸟王的这一切;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值得我们去体会。我想,绝没有人能够否认,这是一个勤劳、善良,值得敬畏的民族,这是一片富饶、美丽,值得敬畏的土地。

走进这片处处透着茶香花香的土地,我将一洗繁喧浮华之气悠哉悠哉而自得其乐。站在制高点远望鸟王村,我百般感慨,难怪百鸟之王——凤凰要选择这圣洁之地来完成接受百鸟朝凤的盛仪。古老而沧桑的鸟王村十二寨二千八百余民众虽正值百废待兴,展望新生活之际,依然守护着她美丽的原始风貌。一如既往地将凤凰视为他们永久的图腾。蔚蓝的天空下默默地镌刻着亘古的往事,摒弃城市过多的喧嚣和物欲,独留淡泊和平静····

隐藏于苗岭山脉主峰之一的云雾山群峰之间的鸟王村,我们随处可寻叹为观止的秀水、灵湖、奇峰、幽谷。

云雾湖的源头自云雾深山奇峰幽谷间,一条条小溪流潺潺穿越密林,淌过村寨,汇聚成一汪碧波荡漾的清湖。湖面波光粼粼,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群山之间。这座惠泽万千民众的人工湖山环水,水映山,可谓尽得山水之妙。走近云雾湖,山上层层叠叠的茶树,颇似一条镶嵌的裙裾;一旦走到湖边,那郁郁葱葱的大茶园,又像是映衬湖水的瓣瓣緑叶,湖水緑莹莹的,与云雾山上的緑连成一气。这胜景往往诱得那许多的游客流连忘返。

站在堤岸上,回身仰望大茶园,那行行垄垄的茶树似乎连成了一道道天梯,直往白云深处而去。茶垄间,身着艳丽苗族服饰的采茶女们往来于茶林间,那一双双采茶的巧手像在织布机前穿梭,要织出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华丽衣裳,要织出人类最美的生活;采茶女们又像是轻举巧指,抚弄着琴弦,奏响大自然的乐章;聆听着采茶女们劳作间翠鸟般的歌声,我们无不体会到苗民们世世代代传承的制作“皇室贡品鸟王茶”的精神。

我与茶友们一路探访着鸟王的村村寨寨,沿着已严重变形的砂石路盘旋到那成片连天的大茶园,穿过宛如翠云堆积茂密的茶树丛,目睹着苗民们穿梭在高山上、茶林间修剪茶树,给茶园除草施肥;我似乎又嗅到了那丝丝绵延了千百年的幽远馨香。

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一颗颗茶欣喜地在树枝上接受雨水与阳光的冲刷和洗礼;看到了一片片翠绿的茶青在苗家汉子、苗家女子的手中,经过一道道严谨的工序后散发着醇香;看到了一代代鸟王海葩苗人民不论面对何种风浪都不抛弃不放弃…… 这正是中国苗岭贡茶之乡人民与云雾贡茶的精髓之所在。

 

传 

 

如同其他苗族同胞一样,鸟王海葩苗的人民在历史的长河里,为了谋求一定的生存空间而饱受战争、迁徙、被官家及恶势力压迫及自然灾害的痛苦。在生产与生活的过程中,他们也有着强烈的对征服自然、反抗压迫、惩罚丑恶、向往幸福、追求美好生活的幻想与愿望,于是就产生了自己独特的口头文学。神话、史歌、传说故事、季节歌、酒礼歌、颂歌与祝词、婚姻及祭祀歌等等无不体现其智慧的结晶。

三十年间,我对鸟王有过一定深度的接触,也看过一些关于鸟王茶的资料。我接触过的鸟王人,无不是那么的诚恳、朴实、勤劳。他们一方面请我品最正宗的鸟王茶,一方面劝我喝自酿的香醇米酒,酒到酣处便一五一十没有保留地如数家珍般将鸟王茶的来历向我娓娓道来。尽管是神话般的传说,但也显得尤为珍贵。

…………

相传那是一个很远古的时代。

有一天,一只巨鸟从南海穿云破雾地飞来,停在云遮雾绕山峰横亘甜泉密布的云雾山上那棵参天的梧桐树上,傲视群物。

方圆百里的鸟儿们都来到巨木前对那巨鸟顶礼膜拜,载歌载舞。这可是它们的王——凤凰呵!

苗寨的人们祖祖辈辈都没有见过如此盛大的场面。于是,男女老幼都敬畏地仰首瞩目。

突然间,狂风大作,天空一片浑浊。没有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待一切恢复平静后,凤凰已不知去向。

又一天,一对苗寨里起得最早的青年夫妇到山上去耙火土种庄稼。在一条小溪旁,发现一个晕倒在地白发苍苍的老太婆,他们急忙将她扶起来,小心翼翼地照料她。一连八天,善良的青年夫妇无微不至地关心着老太婆,用云雾山的清泉喂她,给她吃用嫩竹叶煮的糯米饭。最后,老太婆说:“孩子,你们的心真好,但是现在我要走了,我没有什么,就送你们一粒种子吧,种下它就是种下幸福。”

说完,她危襟正坐,闭目运气,然后口一张,一粒带血的种子滚出来。

当小俩口捧着那粒泣血的种子时,一朵彩云从青石板上升起,化作一只美丽的巨鸟——凤凰向远处飞去。顿时,寂静的云雾山又响起了阵阵鸟鸣声。

从此,云雾山中就有了鸟王茶。

………

金连儒是县里退休了的政协主席,更是一位值得敬重的八旬老人,他常常用相机记录着鸟王的山山水水以及苗寨人生活的变迁。年前在他那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小屋里,他给我讲了又一个鸟王广为流传的故事。勤劳善良的阿虎好心有好报而获得让全村人幸福的种子,女王麦染为了保卫村人的劳动果实而率领群众与恶势力作斗争,最后神化消遁。至今云雾地区很多地方的地名就源于女王麦染的故事。马坡、石门、岗坪、底下坝(滴血坝)、躲凉寨、干塘等无不富于传奇色彩。

 

碑之断想

 

二个多世纪的轮回,无以数计的风霜雨雪,让一块千斤重乾隆年间立的青石碑斑驳不堪,字迹也有些模糊不清。我站在碑亭前,任由云雾山丽日晴空下的和风拂面,心绪万千。就是这块由二百二十八个文字组成的著名的“云雾贡茶碑”,却见证了一个民族一段历史的血泪辛酸。

鸟王茶早自隋唐时期就已成为贡茶珍品,清朝则成为全国八大名茶之一。清朝时期,由于“云雾茶”品质优良,历朝历代年年依制纳贡,加上地方各级官吏层层加码征缴“敬茶”,是鸟王茶农不堪重负,由于上交多,投入少,茶林焦枯,产量减少,难以完成赋税,苗民首领雷阿虎、长老雷阿恩等以“茶老焦枯”为由,通过一个叫方文超的地方官员一层一层地向朝廷禀报,请求豁免。在漫长的等待中,朝廷终于派员实地查实,并据实作了报告,官府下发了批文。贡茶的名头依然存在,皇帝老儿岂肯放弃这云雾深山吸日月精华圣物带来的口福。结果不难推测,除批准上缴的贡茶和敬茶依然维持外,其余所派之茶准予停止,并拨银四百二十两发给家底雄厚的人家恢复发展茶叶生产。鸟王的茶农们接到批文很是高兴,加之对当前时事的信任危机,便于乾隆五十五年四月在云雾山麓的关口寨立起一块用青石凿成的“万古流芳”贡茶碑。由此见证了鸟王苗族茶农种茶、制茶及上贡朝廷的艰辛和当时重赋如毛的疾苦。于今天来说,则证实了贵定云雾茶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列为朝廷贡茶的历史;就是这块斑驳不堪的青石碑,它承载着贵定云雾个贡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时刻闪耀着贵州高原民族文化,特别是贡茶文化之光芒。

据鸟王老一辈的寨老说,海葩苗族的始祖,传说是来自黄海之滨的鸟王麦伊麦冉和首领雷阿虎。阳春三月,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春眠初晓的茶芽竞相绽放,这正是“云雾贡茶”采摘的大好时节,为了铭记他们鸟王苗族始祖们对种茶、制茶、护茶及繁衍族群的丰功伟绩,云雾山区的苗族同胞每年清明时节贡茶开采之时,都要在贡茶碑前举行隆重的贡茶开采祭祖仪式。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云雾贡茶不再是“养在深山人未知”。由于鸟王的春茶开采祭祖仪式隆重、典雅、庄重、神秘,历史又极其久远,近些年来到鸟王苗寨探寻苗族风情、见识云雾贡茶开采祭祖仪式、购买云雾贡茶、观苗族牛王争霸赛、品云雾特色佳肴的宾客络绎不绝,人山人海。

更有那颇为虔诚、一生专事茶学的苦行僧,不远千里来到这中国苗岭主峰的大山之中,采风、问茶、看碑,然后心灵为之一颤而泪流满面,扑地顶礼,曰:“云雾鸟王茶,你就是我千心万苦,千山万水寻找的那一片灵叶啊......”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86969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