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我的快乐童年;再见了,我的幸福童趣。
童年的我们,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敢想敢干,犹如一潭见底的清水。关于童年的趣事实在太多,怎么也写不完,尽管以它为体裁发表过多篇散文,可总觉得意犹未尽,童年里有太多的幸福,还有太多的缺憾,似乎想再写些什么!尤其是看到现今这些可惨兮兮的孩子时,发自内心同情的呐喊竟然一次次地油然而生!
我们的童年是最有趣的!那时,“文革”刚刚结束,百废待兴,人们的生活热情和生活情趣都极高,且大多投入到生产和学习中去了,大家都想把失去的青春和遗憾再找回来。我们那位秃顶又可爱的班主任天天教育我们:“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并感慨万千地向我们痛诉“文革”给知识分子和国家带来的灾难。
我们这些娃娃怎么会懂得大人们的苦口婆心,惟有“玩”字当头,玩的极洒脱,极富有“童年”特色。哪像现在的孩子?动手能力绝对不行,想象和创造力更差,你给他个现成的模型让他来拼装都很困难,我们却会动手做各式各样的玩具,有些还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三年级的时候,我和小伙伴做了不计其数的带火药的手枪和长管枪,有一天,正赶上村里冒着丝雨放映《平原游击队》,银幕上在激烈地战斗,我们就用自制枪在后面对着银幕上的敌人疯狂扫射,把银幕打出了很多小洞,气得生产队长把我们几个捣蛋鬼追了三里多地并挨个给揍了一顿,屁股都被他掐青了。还有一次,我们已上初一,记得是夏天睡午觉,我们几人男生趁老师熟睡了,偷偷溜到学校后面的大水塘里洗澡,醒后的老师心急火燎地带了十几学生四方寻找,气急败坏的老先生拿根长竹竿站在岸边要打我们,吓得我们哪敢靠岸!再说,岸上还有六七位女生?怒气冲天却又不会游泳的老师一气之下只得捧着我们的衣服暂时回到了学校。谁知老师因忙于回家耕田而把这事给忘了,留下我们十多个准大小伙子因羞于没衣只能傻泡在水里,到了晚上,十几个爸妈齐拿手电到处找儿子。那场景,喊的喊,哭的哭,跟地震了一样,被惊动的老师慌忙从澡盆里爬出来,光着膀子就冲到办公室给我们拿衣服。
那时的我们,没有近视眼;没有名目繁多的竞赛;没有繁重的家庭作业;没有少年白;没有周末无休止的补习班;没有父母放学时在校门口的精心呵护……有的只是快乐;有的只是天真;有的只是纯情;有的只是童趣;有的更是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成长……现在的孩子和我们比起来,当然是比不上我们那时的幸福了,他们被畸形的教育体制压得可怜、可悲又可叹!哪怕是刚踏入校门的一年级小朋友,所学的课程就达一几门之多(据小道消息说,南京一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就有十本课本)!他们中,有40%以上是近视眼;有50%以上是驼背;有90%根本谈不上享受童年的快乐;有30%以上的孩子厌世甚至还有20%的孩子多次想到自杀……
我童年的玩伴,你在他乡还好吗?其实,生活里,有很多无奈的转瞬即逝,像在机场里依依不舍的告别,刚刚还相互拥抱叮嘱,转眼间已各自天涯。人生的变数也是这样,说着、笑着童年就没有了,唯有时间消磨着各自的情感和记忆。倏忽间,风物换了;眨眼间,最熟悉人也变了,变得如此遥远和模糊!
再见了,我金色的童年;再见了,我童年生命中那些曾经很重要的人和情;再见了,我那不曾完美却很丰富的童年……
再见了,如今孩子幻想中的童年……
【编辑:黄先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