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来到山海关下,我都禁不住要驻足仰望它那雄伟高大的身躯和伸向远方的长长的膀臂,它那饱经沧桑的历史总会引发我无限的遐想……
万里长城自甘肃嘉峪关起身,沿我国西北部,自西而东,登山越岭,横跨沙海,宛如一条银色巨龙,天矫婉转,奔腾跳跃,万里奔来,到达渤海湾后,则自山巅之上一头扎入大海。我们的先辈在这高山与大海之间修建起一座雄伟的关隘——山海关。
山海关是长城的一座非常重要的关口,号称“天下第一关”。城关倚山连海,形势异常险要。关北万山重叠,险峰林立,长城从高山蜿蜒而下,与长城相连,关南则是波涛万顷的大海,气势极其雄伟。城关高达四丈有余,关城周广八华里多,远远望去,雄关漫道,跨山连海,巍然岿立于高山与大海之间,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当我站在关下仰视明代进士萧显所书每个字有两米高的“天下第一关”的巨大匾额时,不禁想起古人对它的诗赞:“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山海关为长城之东端,扼我国关内各地通往东北各省的陆上咽喉,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有许多重大的战争在这里进行,至今城关内外尚有不少战争遗址历历可寻,许多震撼人心的战争故事仍在当地民间流传。
游山海关不能不去瞻仰东关外的“孟姜女祠”,那里不仅有孟姜女塑像,还有一幅寓意颇深的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十分引人兴味。“孟姜女祠”被看作是山海关旅游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实从历史角度上看,这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事情。
“孟姜女祠”记述的是春秋时代陕西孟姜女万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而山海关长城则始建于公元1368年,距今执只有600多年的历史,但是人们硬是把它和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联系到一起,继而再把更远的春秋时代的杞梁之妻孟姜女寻夫的故事捏合到这里,于是东山海关外修建了“孟姜女祠”,出现了“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凄风枯树吼斜阳,尚闻悲声吊乃郎”等悲悼诗句。把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安排在这究竟用意何在呢?除了封建统治阶级想借此宣扬封建纲常之外,人们无非是想用孟姜女的悲惨命运来反映对秦始皇残暴统治的控诉。
但从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来说,秦始皇用强大武力结束了分崩离析的战国时代,把一个群雄割据的混乱的国家结成一统。此后,为了防御异族的侵略,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他号令把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断续修建的长城,加以连接修补,筑成万里长城,对于推动历史前进这是何等伟大的功劳,实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亘古一人。然而,即使是这样,仍然掩盖不了他对人民残酷统治的一面,人们甚至把不相干的孟姜女的悲惨命运归罪于他,以发泄心中的怨愤,真是可悲可叹!
万里长城是历史上防御外族侵略的重要屏障,山海关则是这个屏障上极其险要的关隘。它的坚守与失陷往往关系到民族的安危和国家的兴亡,所以明代建关以后总是派著名将领或英雄人物来镇守此关,以保国家的安全。然而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600多年来,就在这长城内外,山海关内外,许多历史人物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关联着国家和民族危亡的英雄与懦夫、爱国与叛卖的悲壮史剧,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慨叹与悲凉。
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曾一度镇守山海关,在任期间他改建长城,严训军队,坚决抵御外侮、威镇山关,保护了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因而名垂后世。然而20世纪30年代,身为中国军队统帅的蒋介石,在日本帝国主义威胁之下,却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借口,对日本帝国主义实行不抵抗政策,不战而退,把军队撤到山海关以内,不仅把东北三省的大好河山拱手让给日本侵略者,这个可耻行为又使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为1937年发动意欲鲸吞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伏下了危机,遂使中国人民遭受了8年惨绝人寰的苦难。印在山海关上的这些千秋功罪怎能不让后人评说。
明朝末年,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镇守关隘,朝廷倚之为防御东北边防的藩篱,然而这个当时被人视为英雄的人物,因为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起义军染指,只因这一己之私,便不顾民族危亡,出卖关隘,拜请清军多尔衮引兵入关。由于关门大开,20万清军直入中原,乘机取代了明朝,中国历史因之改观,开始了清王朝260多年的封建统治。吴三桂在出卖了山海关之后,虽暂被封为藩王,但终因其野心不死,一叛再叛,不久即被剿灭,没能逃脱掉历史注定的叛徒难有好下场的命运。
李自成的命运也是在山海关下发生巨大转折的。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纪纲败坏,民不聊生,农民起义的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李自成以“迎闯王,不纳粮”为号召,振臂一呼,四方响应,经几起几落,终于组成了一支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然后挥师北上,大军到处,所向披靡,继而攻破北京,逼死崇祯皇帝。李自成当时踌躇满志,以为皇权在手,天下大事已定。但他们在取得政权后,只顾争权,不思如何治国;在攻打山海关时,只顾征战,不思抚降,且不顾边防。迨至清军入关时,又未设重兵进行有效的防卫,以至兵败山海关。待清军入关后又接连举措失当,结果功败于垂成,丢掉了拼命争到手的江山,也白白牺牲了数十万起义军的生命。天地悠悠,历史的命运竟是这样瞬息万变,怎不叫人仰膺长叹!天意耶?人意耶?
但一个人的命运并不是由天定的。一个人的荣辱得失更完全是由自己的所作所为决定的。解放战争时期,我东北野战军经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多次战役,愈战愈强。1948年后半年,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东北野战军围长春,打锦州,克沈阳,把国民党数十万精锐部队歼灭在东北战场。作为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的林彪,当时率百万得胜大军,长驱千里,进入山海关,参加解放全中国的战斗,那时,他在人们的眼中是何等英雄!
22年后,身为“副统帅”的林彪却因为野心无限膨胀,阴谋篡党夺权。不料事与愿违,阴谋败露。历史竟是如此巧合,当年他以英雄的角色,威风凛凛进入山海关;22年后,他却以判国者的角色,狼狈仓皇逃出山海关,结果其所乘飞机跌落在温都尔汗的异国荒原上,落得个机毁人亡,灰飞烟灭,死无葬身之地。正是“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白雪,现为黑龙江省密山市作家协会主席、密山人民广播电台记者。197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中国文学》、《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鸭绿江》、《北方文学》、《青年文学家》、《当代旅游》、《人民日报》、《作家报》,台湾的《人间福报》、香港的《大公报》、日本的《新民生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游记等文学作品5900多篇,其中散文《祖国,我为你自豪》、散文诗《果园情思》、报告文学《绿色森林缔造者》等169篇文学作品获全国、省市大奖,并有多篇作品被收入其它作品集中。1999年个人专著小说散文集《公开的日记》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先后被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吸收为会员。
【编辑:黄先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