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朋友的升任,让我看到政坛上的蓝天。
今天我重点说说L君。L君凭着手中的笔,先是在报刊上发表些乡土文字,圈内开始小有名气。后从村小学借用到某镇办公室。数月后,因为一份报告的出色,被县领导看中,借政府办,为县长秘书。又因岗位工作务实出色,能为领导分忧,下文调入。接着升某群团组织副科领导。任他职而不离岗,待遇也。又数月,转任政府办副主任。几个月后,正果修成。从农村走出来,年35岁,能有正果,可谓风光也。然未见其因之而喜,反而,一脸的心事,满怀的沉实。他知道,职位就是责任,职位越高,责任越大。在他的心里,下一步的工作,角度不同,角色有异,如何才能演好与职位相符的角色,是他需要考虑的!
L君这人,无论身份如何变,但对我的态度没变,一直很尊重。不像有个别升了职的朋友,升职前后判若两人,随和的语气开始沾上的官腔,似乎要带一点官空才能显示出其身份似的。然而,L君始终保持着泥土般执著而朴实在性格。工作上,不论对上对下,一颗诚心,满脸敬意,沉稳中不失热情。轻言细语中透着谦虚与主见。
可以说,L君是凭着自己的农村人那种厚道和他一路走来的悟性与能力得上方赏识而仕途见顺的。我想,L君在没有既定的仕途关系的前提下,凭着自己的努力,能走到今天,可喜可贺。而且他这种不为物喜的性格体现出的沉稳,注定他在这条路上会走得更远、更高!因为这人不仅有德、有才,有悟性,而且眉清目秀,一眼看上去,既给人以沉实可靠之感,又能给人以悦目赏心之幽。
从古至今,有德、有才,没有貌者,纵然终被重用,也多有曲折。《三国演绎》中的庞统便是明显例子。
据我所知,我们这个历史源远流长的社会,是相信“朝中有人好做官”这话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曾一度让政坛上“雾霾”不断。所以,谈到有所谓“政治背景”的人,我是不一定欣赏的。“那种不懂得”政治“为何物的”大棚蔬菜“式的官二代,无底线他的权势多大,我是绝不会欣赏的!相反只会蚩之以鼻。
在没有“政治背景”的情况下,要凭自己的努力在仕途上混出点名堂而皇之来,那是很不容易的。而有所谓“政治背景”的人,一路的升任,往往会越变越势利,势利到忘了贫贱之交,忘了家乡父老,忘了“青梅竹马”,忘了自己的父母亲人。甚至以手中之权,作枉法苟且、享乐败德之事,让物欲毁灭道德情操于不知不觉中。这部分官本位的人,在他们还未落马之前的心中,他们总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对待比其职位低的人,总倚着一种优越感。一旦东窗事发,晚得自己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的时候,悔之晚矣!
虽然L君还挺年轻,今后的路还长。但我敢肯定,在他的人生里,有他至死也不放弃的道德底线。因为如此,我坚信他在仕途上会越走越沉稳,越走越自信,越来越有风采,更会走出很多人心中一道不断闪光的风景来。
人这一辈子,过程是否精彩,不仅是先天条件和环境问题,与自身的德操与修为密切相关。当然,关键的是思想。思想是人生之根,思想变坏了的人,最终难以功德圆满。我看中L君的,是他思想的本质不容发生不良质变。政坛能为L君这样的人洞开蓝天,其幸之预,非一人一地之益也、有普天之惠矣。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近些年来,因为有一技之长而被人赏识,从乡镇长到县或市的同龄朋友中,大多都是凭着自己的努力闯出来的,这让我看到政坛是有蓝天的。
【编辑:杨汝洪】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