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回首井岗映山红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湘西有为    阅读次数:12174    发布时间:2013-12-16

“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药皆嫫母”。这首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赞美杜鹃的诗句,是外公的最爱。历代赞美杜鹃的诗词,外公都要手抄收集,然后整理成册。

故而,常有旁人笑赞外公堪称杜鹃痴。

外公告诉我,杜鹃,又称“映山红”,雅称“山客”,与山茶花,仙客来,石腊红,吊钟海棠称“盆花五姐妹”,还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早在唐代时候,杜鹃花就已经得到广泛栽培,十九世纪末,杜鹃花传入英国,以后又传到欧洲各国,走向世界……

要说杜鹃美,井岗山的杜鹃花最美:一株株,一片片,一丛丛,一团团,一块块,看见满山遍野的杜鹃,我就有劲…..外公常常这样说。

外公读过私塾,十五岁参加革命,文弱书生凭借肚子里点滴墨水,担任文书一职,在井冈山一次反围剿的斗阵中死里逃生,其它战友都已经战死,外公被压晕在死人堆里逃过一劫。当时,井岗山的杜鹃开得正艳,正火。地上献血流淌成河,空中红彤彤一片,连山头的红日都在滴血。

与组织失去联系之后的外公只好回到家乡,后被恩施州来凤县第一中学聘请为校工,成家之后转入龙山县人民政府工作,因受江湖朋友所害,利用手中职权放过鸦片交易朋友,事发之后入狱八年。

外公时常告诫我,交友要交益友,要么不交。外公的一生毁于交友,在交友的尺度上,外公总是不厌其烦教导我们:人的一生那怕饿死,也不要做哪些违背良心,有损国家,集体,社会,人民的事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外公用他一生青春换来的教诲规范着我们兄妹的言行,从他铿锵有力,落地有声的话语中,我能够感受到外公讲这些道理的时候,他的内心深处流淌的是股股鲜血,每说一次,他心上的伤口就要裂开一次……

出狱后的外公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在众人鄙视的眼光里,黄河决口般的议论声中,外公从新点燃生活的希望之光,找来斧头,木板,铁钉等必需品,亲手制作成木凳,木架,从长沙,重庆,武汉等地进来“娃娃书”(“连环画”),开始了摆书摊的目生之道,那些封面漂亮,内容精彩丰富的连环画吸引了很多大人小孩前来围观,但是,这些围观的人群中大都是对着外公指指点点,谈论着外公过去的劣迹,并没有一个人或者小孩子坐下来阅读。外公就满脸含笑对那些小孩子说,看吧,看吧,不要钱的……而后又转过身去对那些成年人说,随便看,带回家看都可以,觉得可以再付钱,实际上这种付钱在八十年代初来讲,只是分分钱而已。

尽管围观的人没有一个人坐下来看,也不见好奇心十足的小孩子光顾,外公还是照样出摊,不管天晴落雨,外公总是不厌其烦的摆摊,收摊,摆摊,收摊。招待所的一名好心人就劝外公,你这样是得不偿失啊,干脆不要摆了,到我这里来守门吧。外公非常感激那位好心人的美意:不打紧,不打紧,书摊还是要摆,守门倒是可以顺带。就这样,外公免费为招待所守门,一边摆摊,收摊后就不用将书背回家中,这样,外公就轻松了些。

几个月过去,书摊还是无人问津,那些新书摆来摆去都摆成了旧书,但是,外公的心里总有一种认定,这种认定也许是人性之中最美的执着,后来,外公就对那些围观的人说,你们家有书吗?如果有,请拿来可以换着开,外公指了指面前的书,拍着胸脯说,你们放心,你们的书被搞烂了,我照价赔,我的书烂了,我自己修补,如何?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缘于外公的热情,诚心,那些曾今围观指指点点的人不再围观,按照外公的意思纷纷带来家中的书籍坐下来换着看,久而久之,外公的书越来越多,看书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的心中存留下来的印象只有书,外公那些过往没有一个人再去提起,后来听熟知外公的人说:张老啊,就是龙山那个大地主的儿那?在电影院对面,招待所门口摆书摊的那个张老那,人好,老少和三班,童少无欺,书多,那当时来讲,龙山摆书摊都是他先搞的,他书一个人多些……

外公的书摊生意越来越红火,每天在他那里看书的大人,小孩成长龙状,分布在招待所的门口,街道旁,尽管闹市宣泄,人人都沉侵在书卷墨香中。

遭受人生不测,道路歪曲之后的外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待人接物更是热情细心,慢慢地,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改变了对外公的看法,也乐意与外公交往,交流。红白喜会总是请外公写写帖子,门联什么的,那家孩子出生了,都来向外公讨个名字,那家孩子读书不用功,就请外公讲讲那些书中励志的故事,外公,已经成为众乡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外公从新获得新的生活之后,仿若变了一个人似的,茶饭之余爱上了散步,养花(只养杜鹃一种花),一有空闲,外公揣着一个小包,包里放着一支笔,一个本子,酉水河,果梨河,狮子头,一碗水,三十六湾,龙井坳,皇仓坪,兴隆桥大峡谷等等县城周围的青山秀水之中,都留下了他老人家的足迹。一回到家中,外公又在他心爱的盆景中忙活。

我时常看见外公一个人蹲在杜鹃丛中忙碌的身影,不时会从外公嘴中传来一首首关于杜鹃的诗词:“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泪痕悒损胭脂脸,剪刀裁破红绡巾”,“我将乘月揽红日,回首井岗映山红”。

外公一生,曲折一生,坎坷一生,困苦一生,故事一生,我时常在想,外公能够一生中挺过一关又一关的艰难险阻,应该是他的内心深处时常开放着的杜鹃花,映照着他脚步,支撑着他,鼓励着他,指引着他,走下去,走下去,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外公有生之年,很想重返井岗山,时常对我讲起那段铭刻在他魂灵深处的日子,直到离开人世,他老人家的这个美好愿望,只能用他对井岗山的怀念,对杜鹃花的钟爱之情的诗词来表达:“遮天蔽日鬼狼凶,神州大地正气涌;我将乘月揽红日,回首井岗映山红”。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86378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