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天还有多久亮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陈海豹    阅读次数:14021    发布时间:2013-12-12

一个人无论生活有多艰苦,道路有多坎坷,只要用平常心来面对生命与生活,便是光明的。

——题记

 

简陋的房间里,华彪坐在椅子上,第19根劣质雪茄烟点燃,屋子里烟雾缭绕,差不多吸进去的是烟,呼出来的也是烟,暗黄的光在烟雾缭绕的小屋显得昏黄,华彪起身倒了一杯水,烧开的水已经冰凉。钟表时针与分针秒针重叠,死死地靠在一起,不动。华彪默默的吻着文字,默念天还有多久亮呢?

夜,华彪煎熬的夜,笼罩在大山深处,为了他自身的写作梦。他将台湾著名作家张大春的小说《公寓导游》和《四喜忧国》找出来,走马观花似的又看了一通,这已经是华彪第7次看这两本小说了。华彪的记录本爬满密密麻麻的墨痕。记载一段又一段文字:“泰戈尔笔下的奉献是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让白日去领受谢词。”、“奉献是默默无闻的,文字一旦生病,就很难医治,人一旦生病,及时矫正还来得及”。可以推测华彪记下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他内心强大的一面和对社会对他所教学生的责任。

华彪是一名民办教师,出生在远呐乡一个贫穷落后的家庭,父母因为饮了一口外地人挑着卖的酒水双双死了,直到今天也不知道那个外地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像消失在人间一样,后来有人说,那个挑着卖酒水的人可能是天上派来人间害人的,从此,华彪对卖酒水的人怀恨在心,一心寻求科学,发奋图强的读书。至小就住在孤儿院的他,知道两间茅草房在他父母生前还孤单的矗立着,多年后都全部消融了。在好心人士的关怀下顺利读了几年书,并被召回到临乡的一所村级小学教书。华彪一路走来领略到了人间冷暖,饱尝饥苦,给别人扛过柴、挑过水、喂过猪......

华彪所在的小学只有14名学生,华彪一个人住学校,穿着布纽子土布衣服,最上颗布纽子疙瘩紧锁,灰布裤子缝缝补补又三年。华彪每天早晨起床,先去接最远的娃,一般都要大中午的才开始教学生读书认字,他教学生认字很严肃很认真,比如“耄耋”二字就讲得特别详细。解释也很详实。中年的华彪,练就了一身强壮的身体,可许多事情总是让华彪有难言之隐,一没有老婆,二没有家,微薄的薪水大部分被他捐献给了贫困的学生和孤儿院。除了教学生读书认字,自己写书以外,还在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开垦了一片荒地,自己种包谷,种籼米、种高粱、种大豆。夜晚是华彪最孤独的时光,夜晚当孤独袭来,华彪咀嚼着文字,推敲着生活带来的磨砺,看台前花开花谢,写人间春夏秋冬。

世态并不算炎凉,在远呐乡终于一位貌美如花的村女看上了他,并嫁给华彪为妻,村女看上华彪,是因为他为人老实,识字有文化,勤勤恳恳,爱生如子,这样的人确实很难得。

冬去春来,槐花树开花了,枝丫驻足一群喜鹊。岁月的锋刃在华彪和他老婆的脸上刻下了痕迹,夫妇俩就这样成了学校的守护者。虽然历尽千辛万苦,但是华彪没有放弃梦想和追求,几十年如一日的将文化传承给他的学生,并用毕生的经历阅读千千万万的作品,写下满屋的文字。

在新时期,华彪从民办教师转为了公办教师,不过,岁月是一把无情的杀猪刀,再加上病魔的到来,刚退休不久的华彪,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手中还紧紧的撰着沈从文的《大山里的人生》。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一个人无论生活有多艰苦,道路有多坎坷,只要用平常心来面对生命与生活,便是光明的。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86240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