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天阴暗如你生活的朝代。
阳明先生。
站在六广河畔,满眼的黔山秀水,古镇风物,就连河床边堆积的沙滩,也充溢着不尽的灵光之气。
马帮沿着那边山道弯曲而来,又向这片山道弯曲而去,血迹斑剥的古驿道上,坚硬的岩石,昼夜弹奏着水西马动听的蹄音,让你激动,使你留连忘返。
河岸上摆渡的艄公,头顶斗笠,身披麻布苗装,斜靠在放着竹橹的青石板上,厚厚的嘴唇里滑出的民歌,漫过古色的渡船,轻轻地游在六广河碧绿的波光里,若一群群悠闲自在的鱼。
这里没有朝廷中隐形的刀光剑影,没有生活中的陷阱和倾轧,没有仕途之上的尔虞我诈。静静的谷里,悠悠的河水之上,有的是如梦如诗的销魂,返朴归真的潇洒。
面对这方净土,面对山间缥缈的雾,面对山里人浓浓的情,你陶醉不已,感慨万分。
你从遥远的帝都而来,对这方水土你永远情有独钟,你用军事家的眼光,教育家的柔肠,政治家的敏锐,文学家的辛酸,使被贬之为夜郎自大黔驴技穷的贵州人在《古文观止》里找回了性于自己的自尊。
阳明先生,你沉默如你的雕塑你的哲学,你是六广河不亢不卑的流水。河那边有美丽的歌声传来,那是苗家少女在吟咏你千古流传的诗句:
初日瞳瞳似晓霞
雨痕新霁渡头沙
溪深几曲云藏峡
树老千年雪作花
白鸟去边回驿路
青崖缺处见人家
遍行奇胜才经此
江上无劳羡九华
日子,你驻足的瞬间随云烟消逝,你眺望前方:
沙州之上
一叶扁舟
三两只水鸟
七八个游客
一抹残阳
之二
明月照沙州
河湾水倒流
缘着传说和谒语,我踏上了奢香开辟的六广河畔的古驿道。
从六广河旧桥往下俯视,陡峭的悬崖从半腰之处吐出一条嫩枝状的山脊,石青绿,活脱脱的一条戏水青龙,伸向六广河,自明代开启的西起毕节;东至龙场(今修文)的“龙场九驿”中的六广驿古渡口,就在这条充满生气的山脊之下。
沿着弯曲的古驿道石级,穿过古木葱茏中疏疏落落的村落,我四处寻找这里曾经热闹非凡的古镇遗址。
我茫然,我走在六广河古渡的空白之上。
两岸壁立的群山和龙腾虎跃的远峰,赶不走我此刻旷世的孤寂。
石级之下仿佛传来了水西汉子苍凉粗旷的吆喝和水西马旅行疲惫的嘶鸣。
我用倒转的目光搜索,不放过一片从天边消逝的流云。
奢香夫人今在何处?
阳明先生今在何处?
登上由奇异怪石结构而成的“龙头”,脚下是不忍流去的六广河,山因水而转向,水因山而缠绵,迷惑之中的我顿释何为天地之精华,日月之造化,感悟古语的人杰地灵……无怪乎阳明先生多次留连于这方水土,并在这条山脊之上设武显台、建武庙以祭奠那些为大明江山战死沙场的不朽英灵。
然而此时的我却被眼前的残缺所震撼。而今的武显台上是修建典雅的欧化宾馆,七七八八的苗装打扮的靓女,坐在服务台上迎接着游兴末了的游客。我想,在这灯红酒绿的别墅里,谁会用一杯薄酒、两张纸钱祭奠曾经拥有这角净地将士亡魂,祭奠多次在这武显台凭吊,在这个六广河古镇体恤民情而创作了千古名篇《象祠记》、《瘗旅文》、《尊经阁记》的阳明先生?
我跌入了武显台痛苦的反差里。
武庙的遗址处,没有一个人影,没有一角屋檐,只有几根扎入荒草的石柱,向心情沉重的我泛出凄楚潮湿的冷光。
我听到了古驿道的历史深处无声的诉说,我听到了从六广河里传来的阵阵游船的笛声。
六广河畔的武显台,一部古典的悲剧,一部现代派的喜剧。
【编辑:黄先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