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的早晨小雨点点,微风正在吹落着本该落地的榆树叶,我送完孩子站在站台,等着十一路公车。这又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星期二早晨。
十一路车匆忙奔来,我看看表比平常晚到了七分钟。
不要小看这七分钟,就这七分钟的等待站台已经黑压压一片了。车里也已经没有空座了,看来上一站的情况也是一样,我扶着后门旁的扶手站。
公共车在设定的线路上进站出站,乘客在特定的位置上车下车,一刻钟走过城市的心脏。有一个座位的临时主人下了车,我有幸变成了替补者,我们就是这样互换角色。
车子又过了一站,我前座瞬间换了主人,就像是变魔术,这个瞬间的变换还是让我惊奇了一次。前座新主人是一位女士,乌黑飘逸的长发,我正在琢磨这样漂亮的长发的正面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忽然,我在散发着香气的长发里发现了一小片榆树叶,随着车子的摇晃忽隐忽现。
我的第一个闪念是帮助那个女士把小树叶摘下来!脑子已经发出了命令,手还没有开始行动,又有一个闪念阻止了手的运动。看来神经系统对做好事儿的态度是不紧不慢,但是阻止做好事儿的速度确实一等的急速呀。
“你不能随便动陌生女人头发上的树叶,会犯很多错误的。第一,那个女的以为你在耍流氓,骂你一句怎么办?!第二,如若女士没有发现,但是旁边有很多人,他们发现了会怎么看?!有些人肯定觉得你这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调戏;有人还会骂你多管闲事儿……”
“一个小小的树叶,至于吗?!”
“不至于吗?!至于吗?!”
本来是一个很平常的早晨,却被一个小小的树叶闹的一团糟,我心开始剧烈的跳动着,我还是决定帮她摘下来。
我看看周围没有人注意,于是就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的把树叶从她的头发里拔了出来……
我低着头等待即将要发生的一切,我有用余光扫了一下车内。没有骂声,没有责怪声,也没有嘘声,只有车子烦躁的马达声。
我慢慢的把那片被我握的紧紧的榆树叶拿出来看,叶子还没有完全黄,还余存一点绿色,可能是还没有来得及办完离休报告,就被无情的风吹散了。我看着小叶子心里摇了一下头,就为刚刚几分钟前的矛盾冲突的心理懊悔。不就是一个简单的一个女人头发里有一片树叶躲藏,一个男人自告奋勇的帮她摘了下来,就这样简单。要非说不简单的话,那个男的和女的是陌生人而已。
公车车子继续行驶在它熟悉的线路上停停走走,我把那片迷失方向的树叶装进口袋,然后开始好奇前座是一个什么样的面孔……
一棵安静的树
视线不偏不离的总是能对准它,在我们楼前一棵枯萎了的榆树上。
每次路过小区花园时,所有神经都要为那棵可怜的榆树紧绷,它原本是一棵安静的榆树。这是一棵在普通不过的榆树了,春天发芽,夏天泛青,秋天树叶凋落纷飞,冬天在寒冬里瑟瑟发抖,就在我的眼皮底下生活了五年。以前,虽然只是用眼睛观望过它,但是从来就没有用体温抚慰过它。这几天不能不注意它了,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它太显眼了,初秋时分旁边的树叶还跟夏日一样翠绿时,它的叶子却在慢慢的变黄了,等到它旁边的树叶也慢慢的变黄时,它的树叶却全部已经凋零了,留下了只是光秃秃的枝干。没有出现强烈的寒流,甚至没有刮任何类型的风,但是它已经夭折了。其实,它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死了。就像所有死去的树一样,它也是站着死去的。
虽然和这棵榆树在一个小区里生活了五年之久,但是我还真不知道它确切树龄,也没有深究过它的确切死因,我只知道它是一棵安静的榆树,除此之外我什么也不了解。都说树龄可以看出来,就是把树砍伐后看曲里拐弯的线,可是有谁能为一个夭折了的戈壁榆树折腾呢?!
当年,它被移栽到我们小区的时候,已经是一个碗口那么粗的榆树了。在光秃秃的院落里突然冒出绿色,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几分色彩,当然是要高兴雀跃了。这棵榆树安排在小区花园附近的时候,离左右两个榆树朋友们稍微近了一点,不知道是栽种工人不负责任还是设计者有意安排,不得而知。反正,看着这个不符合常规的栽种,当时就有过一丝不舒服的感觉。刚开始替它担心过,可是随着周围的绿化搞起来,很多种树种在了园区里很快不怎么牵挂它了,因为我们刚入住的前一两年小区绿化做得很好,按时浇水、按时除草施肥,小榆树慢慢的长大了一点。
戈壁是一个充满了竞争的角斗场,戈壁的竞争不像那些雨水充足的地方,这里的竞争白天黑夜都在进行着,所有的生命为了生存每天都在明争暗斗的过活,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盐碱地里吸收到的养分能有多少?水分又有多少?虽说小城引来了一条河,但是小城的基础还是在戈壁滩上搭建的能有多少支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还是有一些生命在生存着,就像这棵安静的榆树。其实,在这里榆树应该是外来树种,就像这棵死去的榆树和还在坚持过活的这些榆树,它们是从别的地方移栽到这里的。不太清楚,它们是奉献精神作祟自愿来到这里的,还是被什么强势所迫来到这里或者是买卖过来的?不论怎么样它们还是扎营在这里,就像这棵榆树的朋友们……
一棵安静的榆树死掉了,死在了第二个故乡的戈壁土上。
【编辑:黄先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