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白天的温度还停留在十四度,收割后的高梁地,麦苗长满生动,十分耐看,任由无限想象。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茂腔,把天空的高度抬了许多。
田野堆放的高梁杆,有一、两堆悄悄地燃着,轻轻向上的淡烟,仿佛在向我诉说心中的快乐。那些甜美的影子,在我的心灵留下美好之后,又慢慢地远离了我的视线。
听说,在秋收之后,莫言又回到北京,不经意地携走遍地红高梁,留下的只是我们这些追求梦想的痴迷,像春天吃草的羊一样,在他的家乡,贪婪着。
在下榻的银鹰宾馆,一对新人相互挽着,甜蜜地迎接参加他们婚礼的人。在接过他们分来的喜烟后,我的心也充满了甜蜜,仿佛我的幸福也要到来,其实,我不是他的客人,我微笑着祝福他们。
初冬,在高密,让我,让他们,更加温暖。
二
莫言文学馆,一座总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底层正面是大幅莫言塑像,在一片红红的高粱地里,深情的凝望着我的到来。
沿楼梯登上二楼。我来不及翻阅《莫言研究》,就一头扎在盛满莫言图片和证书的展厅里。走出莫言小时的光景,顺着他成长的道路,收获他文学的成就。
这里,浓缩了莫言从1981年至2007年的文学之路。莫言创作道路的大量原始资料,让我全方位地认识了一个真实的莫言、勤奋的莫言、高密的莫言。
莫言太幸运了,都这么大了,故乡还为他保存着小时候割草的镰刀,锄地的锄头,拾草的篮子,拾粪的筐子等等,还专门腾出一栋敞亮的三层小楼做仓库存放他的一切。
也许是故乡给予他太、太多了,难怪他的骨子里深深地烙上了故乡的印章,浓浓的故乡情结成了他心中无法割舍的东西。故乡成了他创作的源泉,火红的高粱地,幽静的乡村给了他全部叙述与呈现诗性的感觉,他的良知、才情、意念、心理体验、审美旨趣均在他的字里行间穿行,渗透着种种对故土的复杂情绪。他以故乡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不仅奠定了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更为高密赢得了“红高粱之乡”的美誉。
走出文学馆,暮然回头,莫言仍盯着我笑,那份睿智不知是在笑我还是在笑他小说里的人物。他的小眼睛是琢磨不透,深不可测的。只有贾平凹为文学馆撰写的对联:“身居平安里心忧天下,神游东北乡笔写华章。”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
三
载我们参观的大客车开得很慢,很慢。公路两边的树木,抖落树叶的躯干,澄澈着旷远的天空,令人尊敬。一群群麻雀,上下跳动着,鸟翅振动下,风如音乐般回响。我开始谛听……
胶河的萝卜,形状端正,外皮光滑翠绿,肉质绿色,辣味轻,品质好。我来时,正是上市时节。莫言旧居,一个卖萝卜的摊点,围满游人,费了好大的劲,我才挤到前面,卖萝卜的大嫂给我切了一片翠绿的萝卜,咬一下,清新爽口,甜甜嫩嫩。于是买了五斤,提在手里,冬日的余晖里,又多了一幅貌似粗犷古朴的剪影。
偶然回首,才发现,此时的高密,就像那青脆鲜嫩的萝卜,光滑而充满诱惑。莫言火了,莫言家乡的萝卜也火了。在莫言旧居抱上个大萝卜,仿佛就像抱住了莫言质朴而善良的品格和丰足而深邃的情感。
对于这五间一夜出名的土房,我很难说喜欢,望着络绎不绝,前来观光的游客,我甚至流露出自嘲的摇头动作,原来坑坑洼洼的泥土小院,如今被踩得光溜溜的。从去年的“拔萝卜”到现在的“抠墙皮,挖泥块”,持续的人流对莫言的虔诚,对莫言的仰慕,让我备受感动,也让我充满疑惑,环顾四周,我的心又多了一点自省和自审。
初冬,也许是深秋的暮年,但它更有着秋的成熟。
四
文化馆内,几位艺人,拉的拉、弹的弹、吹的吹、敲的敲、唱的唱,京胡声、唢呐声、响板声、小鼓声,跌宕起伏。
我真的有点儿怀疑自己的听觉,难道这就是高密茂腔,它时而高亢昂扬,犹如洪钟大吕,大有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之势;时而声情并茂,低回委婉,如哭如泣,展示出淡淡的凄凉之美,大有回肠荡气之感。
虽然我不太听懂唱词,可从他们的唱腔听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质朴的乡土风味,如饮陈年老酒,回味无穷。
难怪在莫言的长篇小说《檀香刑》中,茂腔唱词时时贯穿于文中,成为一大亮点。他把一种地域文化的印记清晰地烙在文学作品中,引起学术界关注。
茂腔,有着地域的灵性,有着乡村的画意,也有着世纪的诗情。在积淀岁月风尘这后显示着刚毅,在枯萎的季节中显示着生机。在走过岁月的风雨和经历尘世的洗礼之后,用一种传承的精神在蔓延。
我坚信,只要豁达与宽容、坚持与奋进,那怕是冬天,都会有自己的蓝天。
五
走进民俗馆,我的心仿佛被一层缥缈的轻纱笼罩着,那淡淡的烟云在民俗的浓雾里飞舞、弥漫着,浓雾下,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我的眼泪突然涌了出来。独特而又古老的扑灰年画、稚拙粗犷的剪纸文化、浓郁乡土气息的聂家庄泥塑等等。高密,承载了太多厚重的历史和人文积淀。
轻轻拂去岁月的尘埃,翻开书籍上尘封的笔迹,在传承和情感的支配下,我们用什么方式去崇拜、去祭祀?一方土地养育了一方人,在这个地方,天人合一,人土合一,包括文化与伦理。
走上高密的大街,一些耐寒的花草树木还依然展露健美的风姿,路旁的菊花带着季节特有的芬芳在风中翩跹起舞。初冬的空气是那样的新鲜,沁人肺腑,酷似花香,深深地吸一口,甜丝丝,凉爽爽,直到心间。
此时,有人在刻苦埋头,用键盘收藏记忆;有人拼命地挤进喧哗的酒气中,发泄着精神与物质;更多的人则在默默的生产劳动中,等待新一年的到来。
我庆幸,能够在初冬的阳光下,用一份闲适和心情,到山东,品读高密,慕拜莫言。
我坚信,冬天,决不是个停顿的季节,所有的日子,都会向着春天奔跑。
【编辑:杨汝洪】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