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有些话不能明说(外一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匡天龙    阅读次数:13233    发布时间:2013-12-10


  说话应该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让人一下子明白你的意思,殊不知,在有些特定的场合,说话却不能明言,点到为止,不捅破那一层纸,双方都意会而无须明说也是一种技巧。


  曹操很喜爱次子曹植的才华,因此想废了长子曹丕转立次子曹植为世子。当曹操将这件事征求贾翊的意见时,贾翊却一声不吭。曹操就很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说话?”


  贾翊说:“我正在想一件事呢!”


  曹操问:“你在想什么事呢?”


  贾翊答:“我正在想袁绍、刘表的事。”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立刻明白了贾翊的言外之意,于是不再提废曹丕的事了。


  贾翊对曹操想废长立幼的想法态度很明朗,言外之意很明显:袁绍、刘表废长立幼招致灾祸,你不想招致灾祸就不要废长立幼。意思很明显,却没有说出来,可谓高明之举。


  南朝时,齐高帝曾与当时的书法家王僧虔一起研习书法。有一次,高帝突然问王僧虔:“你和我谁的字更好?”.


  这问题比较难回答,说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违心之言;说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会使高帝的面子搁不住,弄不好还会将君臣之间的关系弄得很糟糕。


  王僧虔的回答很巧妙:“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


  皇帝就那么几个,而臣子却不计其数,王僧虔的言外之意是很清楚的。


  高帝领悟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哈哈一笑,也就作罢,不再提这事了。


  因此,在许多场合,有一些话不好直说,不妨来个旁敲侧击绕道迂回,让对方听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不失为明智之举。



 

  二十四节气里的哲学 

 

  小时候背24节气歌,是为考试所迫,虽然能背得滚瓜烂熟的,但只是为背而背,真到了节气来临,并不关心,也不知道。


  如今年岁渐长,却逐渐喜欢上了老祖宗的节气,总觉得这节气里学问挺大,就连那些名字,都很有诗意。最近网上流行一句很有个性、很有哲理的QQ签名:人生“小满”足矣,当须“忙种”辅之。看完更觉节气意味深长。


  小满之后是芒种,这有点奇怪。节气里的其他“小字辈”节气,后面总跟着“老大”,如小暑之后是大暑,小雪之后是大雪,小寒之后是大寒,唯独小满之后对应的不是大满,而是芒种。有人说是因为老祖宗不喜欢大满?想来有点道理。


  常言道:满招损,谦受益。哲理中,总是褒扬谦虚,摒弃自满。生活中,小小的自满其他人尚且可以包容,但大大的自满则会让人厌烦和不容,容易阴沟里翻船,招致霉运和祸端。你瞧,河水满了就会溢出,甚至发起大水。再看小桥流水,细水长流才是永远的风景。


  其实,从人生来讲,小小的满足足矣,那些天大的满足和好事怎么可能就都让自己撞上了呢?从感恩和谦卑的角度来讲,人生小满足矣!小满足易得,饿了吃上一顿满足的饭菜,渴了能够大快朵颐地解决掉一个西瓜,多么爽气。大满足哪里那么容易得到呢?求之易招致失望与挫败。


  所以,我们要紧握那些小小的满足和欢喜,让我们的人生积攒一箩筐的小幸福。小幸福汇聚起来,就成大幸福。你怎么可以鄙弃那些小满足,而不切实际地追求大满足呢?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人,是没有幸福感的。


  小满之后,不再进取,当然不行。你要持续收获,你就得持续耕种,就得不断努力,生活才能不断有“小满”。


  一直以来,我都告诫自己:要做一个努力的人。努力过后哪怕收获寥寥,甚至颗粒无收,那自己也是无怨无悔的,怪不了谁。努力了不一定有回报,但有回报的时候,一定是努力得来的结果。


  “小满”足矣,“忙种”辅之,人生自能节节上升,气度不凡。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86647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