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水西滨,有龙光宝塔焉。壬午年秋,余与程兄岚田始游宝塔,是时塔已颓废不堪。其南嵌一朱碑,阴刻“龙光宝塔”四字,依稀可辨。拾阶登塔,贡水绕塔南奔,极目远望,会邑如在目前。北望岚山,青松荣茂。五层往上,石阶败坏,几不可登。戊子岁,邑宰倡复修之,会邑父老闻言纷然踊跃。越明年,修葺一新。时余登临,久之,乃为文记焉。
会邑古称九州镇,宋太平兴国中始置县。时镇人凿井得砖 ,文曰“会昌”,遂得名焉。自是会邑地灵人杰,物丰民足,然文脉不兴,长使士人扼腕。明天启中,有异人周氏游江南,适至会邑。周氏善术数,尤长于易,一时会邑父老趋之若鹜。知县梁公弘建闻知,欣然前往,晤辄问会邑文脉一事。翌日,周氏与梁公登岚山,暗察会邑之形,见其四周崇山峻岭,唯西南一角阙陷,遂曰:“西南为辛,星分奎娄。辛方阙陷,文人有厄”。梁公诺诺不语。四年,梁公始倡建文峰塔,二层而止。康熙壬寅,知县王公志赘深恨文脉不兴,有失体统,遂出库银三百余两缮之,然建二层又止。辛酉岁,乡绅沈公茂赓、茂升昆仲、李公召升及诸生赖公之捷诸君复倡营建,越明年,始成。
塔高十丈许,岿然耸立,玲珑八面。修竹茂林,萦绕左右。其东南有小门,内为一神龛,本尊为贼人所盗。东西各一石阶,交互旋转。层有小窗四扇,可凭栏焉。其倚柱、额枋皆为陈年松木,颇具匠心。塔顶葫芦形状,惜乎不存!
至若春和景明,登斯塔焉,岚山苍翠,贡水滔滔,层林尽黛,屋舍俨然。是时游人如织,或极目远望,或凭栏骋怀,不可一一尽述。若夫阴雨连绵,路绝人稀。时登是塔,烟雾绕缭,别有滋味。
辛卯岁末,武城山人曾太清敬撰。
是为记。
【编辑:席笛海】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