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三更,天籁沉沉。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是自我催眠,是通非通,是静非静,是懂非懂,这些并不重要,宁静占据全身心。这种感觉非常重要玄妙,入静并不静,一切都在动静之中。
以静知果,为一远。
想静的时候却静不下来,杂念纷呈。为什么?再入静,放下自己,谈何容易?禅心难至,总有原因。世间一切皆有因果。
从因果关系开始,先说知。就像写字一样,所设心灵密码自然跳出来字的模样。这叫记忆。人之记忆,从感知起,感觉知觉,同出心灵。感觉时,就那瞬间,知觉也在瞬间完成。感觉与知觉相伴而行,随之记忆为标志。于是才形成习惯。
入静是个习惯,非入静也是个习惯。练习真气也是一个习惯,上网是个习惯,这是一段时间关注的事,就习惯性的跳出来,提醒自己。比如,你要出门开门再关门,就在记忆中跳出四个字“身(身份证)手(手机)钥(钥匙)钱(人民币)”。这也是习惯。反正都是提醒人,老天造成潜意识“过敏”机制,就是保护人的。保护人的机制,才形成了这样的习惯。
以静显性,为二远。
习惯当然也有好坏之分,这就与情有关。感觉有感觉的位置,知觉有知觉的层次。人之心灵习惯,构成人之个性。又包含着情感。情感若鸡蛋壳一样,包着信念、价值观、规条等。为什么说心态决定一切?其中,情感就是知觉与记忆的粘合剂一样,让知觉的东西变得有意义。
比如说,吃酒有酒瘾,吸烟有烟瘾,上网有网瘾,人只要习惯而成瘾,就是人的心理依赖。一旦超过度,就成了坏习惯,即成了瘾君子。
好习惯自然是人一生的财富,如洗脸、洗脚,一旦习惯了,就可保护人的身体健康。突然想起个怪问题,人为什么要长眉毛?经历若干代人的进化,形成了人的样子,眉毛的形成,一定是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眼睛而进化的产物,就跟欧洲人的鼻子高一样,是因为那儿空气稀薄而成。
习惯让人类进化。这必然背后有坚持的因素。这叫意志。意志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心理现象。
从心理学角度,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什么是意志?它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对心理状态和外在行为有发动、坚持、制止和改变的控制调节作用。
以静制动,为三远。
人的念信一旦形成后,就形成了人的表象系统、信念系统及感情系统。此三大系统,构成人的内在动态的心灵图像。心灵模式中,包括梦想、想象、理想等,直到意志,就是要坚持什么,丢掉什么,想象什么,实现什么,每个人中心都有个意图,构成人的意志。
最后说说人的行动。行动是人的意志坚持下来执行动机的产物。行有行的动机。动机则先于行动形成。动机中有动,动中有机。机是何物?人之心之判断。行动是应对事物变化的应对方式。应对方式有指责、讨好、打岔与超理智,都是人之心灵习惯而成。
知情意行加上因缘关系,构成了人生的洋洋大观。
缘是什么东西?只要入静,就能思考到这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一个心理学爱好者有之,而其它人,虽有思想,却没有记录它而已。人之凡身,大多一样的智慧。而缘,让人有了极大的区别。
还想表达点什么,却又忘词。心灵就像个瓶,瓶之在大小,决定人之智慧的大小,爱之大小,财富之多少。也许就是什么智商、情商之类的词来表达。对了,这个词想起来了,就是缘。
以静得缘,为四远。
往往人们解释一些现象难以说清,就说很有缘。或说,很投缘,有缘分。对,缘是人的生命符号。比如爱情、友情、亲情中,都有缘分之说。人的智慧与感情,个性与共性,只要心灵模式接近者,就有缘。反之,心灵模式相差甚远,就没有缘。
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有因,生命的意义在于生生不息的奔流着。因果、个性、运动、缘分,有规律地运动着,此乃四静之宝。
本来没有什么再写了,到此形成了观与念、知与情、意与行、因与缘等生命符号。总结之,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
静之极而动,动之极入静。生命遵循运动之规律,才充满着活力,生生不息,直到永远。
【编辑:黄先兵】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