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同一本叫做《特别关注》(珍藏版)的杂志中读到两则小品文,竟然都是叙述有关“掘井取水”的事儿。大意还依稀的记得。
一则是《挖井》。说是甲乙两人为一个缺水的村子找水而打井。甲随意地在村子中央选了一处开始挖井,他坚信,只要挖得深,不管什么地方都能出水。而乙先在村子里转了转,又到村外看了看,迟迟没有动手。甲深挖不止,干劲十足,得到村里人的赞扬,而乙到了第三天才在一个地方选定挖井,村里人对他有些看法。到了第四天,乙挖的井不到5米就哗哗的流出了水,而甲四天来已经挖了近10米,仍旧没有出水的的迹象。
另一则是《成功需要愚钝》。在村里有两个人,一个愚钝且软弱,一个聪明且强壮。两个人要在一块空地上挖井,看谁先把水挖出来。愚钝的人选定了一个地方二话不说就干上了。聪明的人稍作选择,也跟着干上了,可是,聪明的人,这点挖两米,那点挖两米,总也不见水,就断定此处不适宜找水,于是就换了许多地方继续挖。结果绕了许多地方,都是瞎子点灯——白费油。而那个愚钝的人就只专心一处,力往一处使,尽管筋疲力尽,还是不轻易罢手,就这样,愚钝的人最终就在聪明人认为不可能出水的地方,挖了一个近7米的井,这井竟然汩汩地流出了水。
我想,这类故事还可以这样编:林聪是边远山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打小很能吃苦耐劳而又勤勉好学。毕业后受聘于某地质研究所。他所在的村子,人们世代都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喝,非常艰苦。为了解决村里人畜饮水难的问题,他决定带上自己的勘探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村子的父老乡亲就近找水掘井。这样,林聪就带着人在村子周边的旷野转来转去,东瞧瞧,西望望。有着地质水纹勘探知识的他,看到村东的一处有水的可能性很大,于是就动员、组织村民自筹资金、出工出力,决定在可能有水的地方进行开挖。这样,大伙儿齐心协力,互相配合,干得热火朝天。不到一周的时间,一个6米来深的井,终于在林聪勘定的地方奇迹般地汩汩流出了村民们渴望已久的清清泉水。
第一则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事先分析可不可行,然后找准时机和解决的角度,就能很好地把该办的事情办妥。第二则故事告诉我们:目标一经选定,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发奋努力,就没有做不成功的事情。第三则故事告诉我们: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通力合作精神能够创造奇迹。
那么,作为正处在各行各业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的你,能从这三则故事中还能领悟到什么为己所用的东西呢?
【编者按】三则普通故事,达到同工异曲之效,让人启迪。向作者问好!【编辑:高毕勇】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