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月儿难圆柿黄时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姚桂霞    阅读次数:8178    发布时间:2014-09-13

又是一年中秋时节!

老家小院的那五棵柿树,熟了,黄黄的柿子像一个个灯笼,抑或又像一个个圆圆的月亮,三五成群地挤在一起,在油亮的绿叶之中,和秋风叽叽喳喳地诉说着它们的故事!

如今,栽柿树的人儿却不见了,挂在柿子树上的月亮被浸泡在婆婆的眼泪里,任秋风一阵,一阵地吹过……

我静静地站在秋风里,望着婆婆那耀眼的白发,以及白发下遮掩的那一双逐渐浑浊的眼睛,我不忍再细看,曾经的美丽被岁月洗涤的有点悲凉,有点伤感!

不由得回忆起十多年前的那一段日子,那时候公爹刚退休,当了一辈子教师的他,忙碌辛劳了一辈子,突然离开学校,离开孩子闲了下来,心情极度失落,在家里总爱对人无缘无故的发火。我们做儿女的理解他的心情,常劝他多走动,甚至大家派我当代表劝他去打打麻将,消磨这过渡时期的光阴。过了些日子,公爹从集市上买了几棵小柿树,栽在了小院里。不久,那些刚长出嫩芽的柿树与新开的小菜园,以及菜园周围的花草相互辉映,形成了小院一道亮丽的风景。浇水,施肥,剪枝,每天和柿树说说话,倒成了公爹必修的功课,小柿树成了他心灵的寄托。那年春天,他不再无端地发火。

后来,大哥大嫂去南方打工,三个孩子留在了家中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二哥二嫂也因工作忙,两个孩子上小学路远,也把孩子送回了老家。我呢,一半是因为儿子该上学前班了,一半是因为这几个孩子都在小学上学,于是就把工作由原来的乡初中调到了老家的村小学。这一下,老家的小院热闹了,那些小柿树,青菜,小花,甚至连一棵小草,一只小蚂蚁都成了孩子们娱乐的对象,孩子们的欢笑叫醒了白云,迎来了太阳,唤来了月亮,吸引了小星星,也惹来了小蜜蜂、花蝴蝶、绿蜻蜓,更是赢得了爷爷奶奶脸上久违的笑容。有时,孩子们在树下做游戏,打闹,唱歌;有时,孩子们在树下围成一圈儿做作业,爷爷则是在一旁为他们打蚊蝇,扇扇子,为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尽管,他偶尔会动怒,会呵斥孩子们,但最多的是欢乐,也许那些欢乐,那几棵柿树懂得,婆婆懂得,公爹更是懂得。

在公爹的呵护下,柿树长大了,长高了,叶更浓绿了,接下来的时光就是开花结果。因为这柿树是新培育的品种,不同于以前的那种红红的小柿子。它们结的果子特别地大,像西红柿;颜色特别地黄,像橙子,但它的外皮特别光滑,细腻。味道极好,如果把成熟的柿子和苹果放在一起几天再吃,味道会更美。从来不爱吃柿子的我,一次下班后,回到老家,又渴又饿,禁不住婆婆和公爹的再三劝说,也只好从公爹手中接过婆婆特意在太阳下晒得暖暖的黄的发亮的柿子。我握着这软绵绵的柿子,轻轻地撕开它那软软的变薄的黄的透亮的一点外皮,留一个小口,看到黄色浓郁的汁液在里面晃动,诱人的清香吸引着我小心的吸了一小口,啊,还不错,比我想象的滋味好多了!柔嫩绵软的甜,和小时候吃的柿子果真不一样,这味道和芒果相似,但没有芒果香的浓郁。允吸着柿子醉人的甘甜,那一刻,我想到了我的母亲,是的,母爱的味道永远是甘甜的!不管是婆婆还是母亲,爱的距离没有远近和界限。从此,我也和他们一样加入了吃柿子的行列。爱人说,一个人的习惯和爱好,是不断在改变的,要学会品尝不同食物的味道,尝试穿各种颜色,各种款式的衣服,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我想,家的味道,温馨的味道,不管对于谁,都应该适合吧!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八年的时光过去了 ,孩子们相继上了中学,一个个地离开了老家,公爹的心也好像被孩子们带走了,他的目光中流淌着那么多的不舍和无奈。我也完成了这六个孩子在小学上学的使命,调回了原来的初中任教,老家的小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唯一不离不弃的是那几棵柿树,迎春风,沐夏雨,染秋霜,戏白雪,一如既往地陪着婆婆和公公度过春夏秋冬那些寂寥的日子。

从此,节假日,成了他们望眼欲穿的风景,成了他们心中最暖的渴望。一次次欢喜,一次次失望,一次次激动,一次次失落,就这样在岁月更迭的期盼与失落中,他们的白发更加的耀眼,眼睛里的亮光越来越少。他们的脊背更加驼了,像挂在柿子树弯弯的月亮,又像飘摇在时光河流中的那颤巍巍的浮桥,在我的心里荡漾不安。岁月的风霜像刀子似的,在他们沧桑如柿树皮似的容颜上刻下了一道又一道的深深的皱纹。

每年中秋时节,柿子也黄了!无论再忙,我们大家都会相约一起回老家,一边采摘柿子,一边陪老人说笑。大家在一起炖一大锅地锅鸡,熬一大锅排骨汤,清蒸个大鲤鱼,再从小菜园里弄几样青菜热炒凉拌的,我们大家一起动手做饭,“八仙过海,各显本领”地展示自己拿手的饭菜。然后,大家围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喝点小酒,斗斗嘴,说说各自的见闻。饭后,再分享大家带来的各种风味的月饼,孩子们则在一边说笑打闹,故意争抢那些好吃的月饼,惹得爷爷奶奶笑成了两朵灿烂的菊花,此时,真是月饼甜甜,其乐融融。等到我们这一帮子人儿离开家的时候,包括两个姐姐,我们五家人都会带走各自的“战利品”——-那一箱箱黄澄澄的大柿子和一些青菜,也带走了公公婆婆一遍又一遍的叮咛“好好工作,不要挂念家,我们很好,啥也不缺。现在政策好了,不要偷懒,能者多劳,笨鸟先飞……”

总以为美好的时光是永无止境的,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2012年中秋前夕,柿子又黄的时候,公爹在连续住院三个月以后,因脑干梗死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五双子女日日夜夜的守候,最终没能感动上苍,没能唤醒公爹永远合上的眼睛……

那年中秋节,黄黄的柿子挂满了枝头,没有人去采摘,任鸟雀在树丛中飞来飞去,分享丰收的欢乐。那年中秋节,那五棵柿树之间挤满了黑色白字的挽联。那年中秋节,菜园周围的鸡冠花被泪水浇灌之后,开得更加红艳!

那年中秋夜,月光暗淡, 我们没有赏月, 没有吃有月饼,守着灵堂,守着爸爸热热的骨灰,度过他岁月长河中的最后一个夜晚!寂静又喧闹的夜里,两个哥哥让我给公爹写悼词,在他们的哭声里,在婆婆呆滞而又哀伤的表情里,我傻傻地望着那轮逐渐暗淡下去的月亮,盯着柿子树,词语凝噎,句子枯竭,往事一幕幕在眼前闪现,十多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公爹把我看得甚至比他们的女儿还重,此时,我却挤不出只言片语,任泪珠儿随着一片片柿树叶在秋风里落下……

常常听公爹给我们讲过去的事,那些故事,更增加了我对他的尊重,总想尽最大孝心减少他曾经的苦痛!

公爹生于1937年6月7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月,日本人的铁蹄践踏到了中原,也威胁着老家的村庄,苦难一直伴随着他的童年时代。公爹不到六岁,因为饥饿,爷爷把怀着几个月孕的奶奶卖到外乡,从此母子分离。九岁时,因为爷爷带领大家为游击队捐粮食,得罪了村里的一位土豪,在深夜里,他们把爷爷从公爹身边带走杀害于村西头金黄的麦田里。

从此,失去双亲的公爹像一个皮球被亲戚们踢来踢去。那些寄人篱下的日子里,他说,吃饭时,从来不敢去盛第二碗饭。后来,公爹最终被一个本家哥哥收养了,连带爷爷留下的一些土地与两头牛。为了能上学,公爹想尽了办法,吃尽了苦头。为了节省学费,他假期拼命学习,连跳三级,最终上了淮阳师范,实现了自己独立生活的梦想。毕业后,他终于有能力养活自己了,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还未尽孝,母亲病逝!他从别人家里带回来自己同胞的妹妹,供养她上学,没想到一场更大的灾难等着他!没有多久,上初中的妹妹突然病重,公爹拼命要求医生给妹妹输血,因输血过多的公爹大病了一场之后,唯一的亲人也永远地离开了他!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后来他又与同样失去父母的婆婆结合到一起,唯一不同的是,婆婆还有两个弟弟未成年需照顾。结婚以后的生活,公爹虽然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微薄的工资,但日子更加清苦了,后来又有了五个孩子,日子不堪设想,和婆婆风风雨雨度过了五十多年,好在他的几个孩子也都很争气,日子也过得还行,不让公爹和婆婆太牵挂!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教师的待遇也提高了,受尽磨难的公爹在该享晚年的时候,却离我们而去了!给婆婆留下无尽的痛和寂寥!也许他这一生,走的真太累了!

现在,我们这几家的孩子,除了我的女儿还小,其他的六个孩子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孩子们都很争气,没有一个给爷爷抹黑丢脸的,今年,您的大孙子又考上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只是您没能看到!现在我们大家能够做的,只能做的,也只有把对你们两个的爱都给婆婆,让她替你,也为我们好好地活下去,安享余生。可爸爸,婆婆心中的痛,你懂吗?爸爸,如果有你在,这个家该有多好呢!

如今,又到中秋了,柿子黄了,鸡冠花也开了,孩子们也都回来和奶奶团圆了,小院又恢复了热闹。爸爸,您在那儿还好吗?您能收到我们给您寄去的那一牙月饼吗?

夜深了,月儿又圆了,如水的月色笼罩着老家的小院,柿树的影子在月光里摇曳,窗前婆婆的白发在月光里更亮了,我知道,我们心中的梦再也不会圆了……


【编辑:吴茹烈】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436418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