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我与诗词的恩恩怨怨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文渊阁主    阅读次数:6910    发布时间:2014-08-27

一转眼,写诗快三十个年头了,从小时候的雾里看花,到现在的如痴如醉,几多心酸几多孤寂在心头。

阁主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上过几年学,这一憾事竟然成就了我从事独立的古文思考,学院派里的古文诗词通常是由历代大师的经典作品总结出格律规则,再由格律规则还原成今人的作品,阁主的人生缺失了中间的一个环结,没有人教我格律规则,我直接从古人的诗句起步,我向古人学习词句的搬运之法,学习情绪的驱动之法,我写诗之前会酝酿情绪,自己假设一幅戏剧场面,然后把自己放进去,然后开始演戏,我有每一个角色的唱词……这很重要,诗写好了,我会用各种腔调去吟读,找出音乐的感觉,修改,不断地修改,这个时候我常常把自己感动得哭……

我用吟读代替格律,我用自己的大脑智慧完成了诗词中最难的音乐美学架构,阁主直接从诗词到诗词,成功的绕过了中间的转借成分,艺术的门禁不是唯一的,只要你有心你总能够找到不同常人的方法。我坐在古文的门槛边,我回过头来看曾经被他们奉为法宝的泛规则,这难道是神的安排么?

小时候,我们走路走不稳,总是扶着墙走,当我们长大了,走路也走的很帅了,这个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面墙,莫然发现墙已经帮不上什么忙,反而变得碍手碍脚了。墙曾经很重要,可是你不能总带着墙走路,放下包袱,你才能走的很远。人生最重要的经历莫过于你的目光,我出生时,最近只看到眼屎,最远只看到睫毛。及长,负米粒之光,而未见其远。今老矣,我没看见未来的样子。未来不可预测,但可以肯定,未来是美的。

词是能唱的诗,以气息长短而定字数,以韵律缓急而定曲调,今曲调已亡,而词牌者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自词调亡后,我几乎不写词,每写诗时,词如影相随,而我却不以词相称,当年诗门嫁女,词因音律之故,而成鼎足之势,今调已亡而词愈孤,不如送词归省,此乃合德之美也。当看到现在的人填词填得不亦乐乎,调都没有了,你那词还填得有意思吗?古人填词是因为有词调,有音乐的调子,所以平仄,韵律都是固定的,每一句的字数也是固定的,古人填词,唱词是一个美的过程,我不知道现在还有什么美可言。

从古典诗歌到现代诗歌,我试图融合古今,古诗要向新诗借自由,新诗要向古诗借厚重。我把人生一大半的时光都交给了诗歌,而诗歌对我却不屑一顾,我求诗歌赐我泣鬼神的无边诗绪,诗歌总是迎头一瓢冷水,浇得我伤痕累累,我不知道什么是诗,我总是突不破文字的束缚,我总是迷恋华丽的装饰,我总是沉醉于空洞的呻吟,我的情绪是那么的苍白与胆怯,我把前人的动人诗句剖开,发现里面空空如也。诗与诗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诗就是诗人曾经执着的心。


【编辑:刘海云】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436405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