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下午3点50分,乘坐在上海南站到贵阳的路上。随着火车的启动,心灵感慨万千。还在不时的留意着上海南站的那张相片,这张相片是我到上海以来的第一张照片。所以反复看了许久,变了吗?然后对他说,今暂别于上海,去那久久思念的故乡。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时向窗外看去,随着火车在繁华与荒野之前前行,路经浙江嘉兴、海宁、杭州、义乌、金华、江西萍乡、湖南株洲、怀化等地。终于在17日下午6点时钟,达到了中国避暑之都,爽爽的贵阳。
刚到时,有一种莫名的激动,真想奔跑着拥入贵阳的怀抱,感受家的温暖。不就是才离开这里4个月吧?为何如此触动?接下来急着与贵阳的老朋友见面,在短短的朋友交流中,看到了离别一年以来各自的成绩,有的值得钦佩。有的唉声叹气。而我还是默默无闻的保持沉默,婚得不好不差吧?其实混得太差了,差到了极限。只是不想说出来罢了。吃过饭后,打算找师大的兄弟们玩,可有想着今天不是星期,想起以前常联系的王飞飞,肯定最近都在忙吧?也想走近中华职校,想到中华职校心里有些愧疚。还记得6月份,我平时懂事严于纪律,可基本的道德准则也丢在了一边。幸好早有准备写好辞职信放在我宿舍的办公桌里,叫阿勇帮我递交了上去,我在电话中冲忙告别。按正常的程序走,就得先递交辞职申请,批准以后方可离职,那时真的太冲动急于时间吧!所以,借此机会,表示真诚的歉意。希望他们这支教育队伍发展越来越好!
18日,与别于上海的阿蒙见面了,与恩师久别重逢了,与众位同班学员相聚了。
我们在去年6月份别离,今日在这里再次重逢,心里无比激动,我要与恩师拍照留影了,因为这次相聚离别,不知何时再相聚。
在离别的一年里,我们岁没有保持着联系,但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永远也忘不了。在离别的一年里,我们虽从未电话,但我们的军校友情不会消去。是谁还在留恋着去年六月份别离不舍的情景?如今个个长大了,为了生活为了梦想而追求着。有的去了部队,我的去了事业单位,有的迈入了创业。经商的、教育的、全班上下113人无所不能,个个是英雄好汉。
看到张雅诗老师,罗洪虞老师,古科顺老师、飞山教官、杨昌飞老师、尊敬的於教授、杨校长、老科长等这支强大的国防教育事业队伍。这支紧密相连的教育事业领军团体,大山深处的教育奉献者,他们不会轻易的放弃一个学生,而是耐心的培养一个学生,改变了无数个家长孩子的命运。
我从国防中来,我要到国防中去,我们不会忘记:“我是人才,永不言败。努力学习,爱国奉献”的校训口号。
最后祝愿这支隐藏在大山深处的教育队伍,越做越好!
【编辑:杨汝洪】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