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静湖月(外一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唯心    阅读次数:8369    发布时间:2014-07-03

东北的白昼渐渐趋近最短,还没到下午五点,夜幕就已悄然而至。

我很窃喜,这几日来静思湖终于恢复了它本该有的宁静。她仿佛成了一个无人敢涉足的禁区,只许我与她倾心相谈。零下十几度的天气,谁会愿意来这里受这凛冽寒风?于是,我自然成了这位美丽女子唯一的伴侣。我轻轻地走近她,欣赏她的花容月貌。我忽然有一种想要吻吻她的冲动,但她的端庄典雅又在瞬间打消了我不礼貌的念头。她的美是容不得我有半点非分之想的。她正在熟睡,睡姿优雅得那样迷人。弯弯的睫毛,尖尖的鼻子,小小的嘴唇。那丰满的双胸随着呼吸轻轻浮动。我屏住呼吸,慢慢地移动着步子,生怕惊醒了她。

湖边的秋菊零落沉泥,土被翻新种上了丁香和海棠。我仿佛还能清晰的看到泥土里到处开满了朵朵金黄的菊花,那么灿烂,那么醉人。我看到,它们在对我微笑。

白天刚放过水的湖面又新结了一层冰,湖最边上的冰足有几十厘米厚,人站上去也大可不必担心有掉下去的危险。我漫步在湖面的木桥上,不敢用力踩踏横木,怕惊扰了冰面下正在休息的几千条金鱼和鲤鱼,还有那等待春风来时又重新绽放的荷叶。我俯身在桥栏上用心聆听,想着湖底的鱼儿是不是还未入眠、在窃窃私语,或在欢快的追逐嬉戏,唱着愉快的歌谣。

这深冬的静思湖像极了人生,表面上静得出奇,如一潭死水,底下却暗流涌动,热闹得很。只需一阵春风拂过,湖中便会涌起波澜,呈现出惊人的美,让众人讶异不已。但这是那些俗世之人所无法领悟的。

一弯弦月出现在天边,那颗叫不上名的星星还是在离它不远不近的地方守着。每次看到那颗星星,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温暖,是因为它始终守护着月亮。忧伤,是惋惜它永远只能与月亮深情的对望。

微弱的月光从杨树枝头斜滴到地面,让踩在地上的双脚不那么冰凉。从树枝的缝隙里看这月亮,它好似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变得神秘而诱人。想伸手去揭开,又倏然醒悟这样的行为过于粗鲁。从树枝的缝隙里看这月亮,它又显得幽深而悠远。思绪和身体分离,浮想联翩。回到已很久无暇忆起的童年往事,忆起儿时的小草地、泥鳅、蝉鸣,那些玩伴早已不复当年模样……忽然又和闰土置身在那片西瓜地里,月华如银辉、玉衣披身、凉风习习。不一会儿,又去到那康桥上与徐志摩赏河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波光。再时,又坐竹下石凳,与李白举杯邀月,敞怀而饮。我二人酒逢知己,千杯还少,观月咏竹,下棋吟诗,好生快活。
她从睡梦中醒来,那温柔甜美的声音在我耳畔说,“你来了。”我回过神来,“你醒了。”

今夜,就让我为你唱一支歌,唱“回忆像个说书的人,用充满乡音的口吻。跳过水坑,绕过小村,等相遇的缘分……”今夜,就让我为你诵一首诗,诵“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静湖雪


 长途跋涉、不远千里到东北,自然是渴望亲眼一睹这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壮景、豪景、美景的。寒冬不见东北雪,岂不就像山国(贵州石阡,古称山国)城中不见山,八关都邑无牡丹一样可笑?若来东北无缘与雪一见,想必会是一生憾事。
       从当地同窗口中得知,相比以往,今年白城的雪已是姗姗来迟,还显得小妮子气。这也令我很是尴尬:故乡好友一直盼我寄去雪景的照片,而我早在一月前就信誓旦旦的许诺说,“快了,最多再过半个月就能看到了。”
       我是一个爱雪的人,对雪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雪总能让我联想到“真诚、善良、美好……”有雪,就不会有烦躁,不会有邪恶,不会有丑陋。在雪的世界里,不去想尘世的喧闹,像孩童一样去欢笑、去奔跑。仿佛前世与雪有未解之缘,注定今生为她痴迷。
       南方的雪有江南女子似的内敛,永远带着雨巷诗人般的含蓄和淡淡忧愁。来时寂静,去也悄然,满含情思,像林黛玉的病态柔美令人心生怜爱。一条荒芜小径,一只寒鸦,一湾缓缓流淌的小溪,几根松木搭成的小桥,一间破旧瓦房,一缕慵懒的炊烟,一个身披蓑衣冒雪行走的诗人。就是这样,宁静、安详、惬意,又带着浅浅的感伤、寂寞、忧郁。
       我猜想,北方的雪一定是狂野豪放的,应是遍地苍茫,一片银白,干净利落,大气磅礴。正像迟子健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描写的:茫茫林海,皑皑白雪。部落里的男人们骑着骏马,扛着猎枪,集体狩猎,威武雄壮……我的东北情节有一部分来源于此。
       虽然来得有些迟,但她还是赴约了。
       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时而动作轻盈像一个个快乐起舞的精灵,时而满含幽怨像一个盼夫心切的思妇,稍有风一过,又似一严厉的长者苛刻说教,打在脸上直生疼。
       房顶、树枝、花池、小路……都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所有的色彩都被白色替代。置身于一个纯白的世界,心情轻松愉悦,有一种无以言状的微妙的释放感,所有烦恼和压力顿时无处可寻。
       路灯光和地上的雪相互辉映着,发出闪亮的光芒,让人分不清是路灯光照亮了雪,还是雪让路灯变得更加明亮。一根根路灯杆伫立在两旁,神似两排迎面而立坚守岗位的士兵,挺拔庄严。但只要靠近一看,便能看到他们脸上泛着红晕的笑容,他们也在享受着雪带来的兴奋。
       地上的雪又稍微厚了一些,出来的人更多了。一个个少男少女红光满面,容光焕发,穿着棉袄,戴着帽子、手套,嘴里呼出大口大口的热气,看起来滑稽而可爱,令人不禁发笑。有和好友的,有和恋人的,他们相互泼着雪、拍照、追逐、打闹,静谧的校园在这时又热闹起来。我猜想,他们大多应该来自南方,才会对雪有如此的好感和激情。所有的寒意被这幅温馨的画面一扫而尽,心头涌上阵阵暖流。
       我和两位友人漫步在“榶槭路”上,两旁干枯的枝桠被雪装点后重新焕发了生机。我摘下手套抹掉路边木椅上的雪,唤两位友人一起坐下来合影。我们选了一块靠近路灯的雪地,用脚走出心形图案,一友人用手指在中间写上“永远”的英文字样,并加上我们三人姓名的拼音的首字母,意为“真心友谊,天长地久”。又各自找了一小块地方画上同样的图案,写上自己心上人的名字。我突然因感到自己的行为有些幼稚而发出一声嘲笑,但立刻便醒悟,“此刻何不卸掉所有伪装,做一次纯粹的自己呢?”雪花飘落在我们的头上、衣服上,却没有一丝凉意。
       此时,校园广播里响起《红尘客栈》古典而唯美的旋律,“天涯的尽头是风沙,红尘的故事叫牵挂,封刀隐没在寻常人家,东篱下……檐下,窗棂斜映枝桠,与你席地对坐饮茶。我以工笔画将你牢牢的记下,提笔不为风雅……”沉醉在雪景中,沉醉在歌声里,沉醉于歌曲里的故事。
       来到静思湖,几株美人松上堆了厚厚的雪,湖面的冰层也被白雪隐没了身影。内心最深处突然被这一幕触动:一群不知是大一还是大二,或是大三、大四的“孩子”,在湖边的雪地上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一张张如花笑脸,找不到一丝杂质。他们的行为与幼稚无关。我看到了一种久违的真实和自然,他们的笑那么纯洁、迷人,像一块酥软的奶油蛋糕在心间释放着柔软的甜蜜。
       这场雪与我的想象实在无法吻合,我不免怀疑:是我还未能有幸一睹东北雪景真正的英姿,还是我南方书生儒雅之气太重,将东北的雪误读出了柔情蜜意?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435510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