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男人吓了一跳,其中一个反应快,抓起编织袋就想往密林里钻。老陈眼疾手快,挥起柴刀砍断了旁边的藤蔓,挡住了去路。李玥冲上去,一个锁喉把另一个按在地上,膝盖顶住他的后背,咔嚓一声戴上了手铐。
被按在地上的男人还在挣扎:“不就是几棵草吗?至于这么大阵仗?”
“草?” 李玥气得发抖,指着旁边的桫椤树,“这是桫椤!比你祖宗的祖宗岁数都大,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挖一棵就够你蹲几年大牢的!”
她蹲下身,看着那些被挖出来的桫椤苗,根系上还沾着新鲜的红土。这些苗子刚长到膝盖高,要长成参天大树,得几十年的功夫,却被人这么硬生生挖断,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老陈叹了口气,用手轻轻抚摸着桫椤苗:“这些畜生,上个月刚有人来偷挖,被我们赶走了,没想到这次这么大胆子,敢带着工具来。”
李玥拿出对讲机,呼叫王磊带人过来。两个男人耷拉着脑袋,再也没了刚才的嚣张。其中一个哆哆嗦嗦地说:“是…… 是城里的老板让我们来的,说一棵苗能卖好几百……”
“几百块?” 李玥冷笑一声,“你知道这东西的生态价值吗?它能保持水土,能调节气候,是恐龙时代留给地球的礼物,多少钱都买不来!”
等王磊带着人赶到,把两个男人押走时,天已经擦黑了。林子里的萤火虫亮了起来,像星星落在了桫椤叶上。李玥和老陈一起,把那些桫椤苗小心地栽回土里,浇上山泉水。
“能活吗?” 李玥轻声问,声音里带着点不确定。
“不好说,” 老陈蹲在地上,用腐叶把根部盖好,“桫椤这东西认地,离开了原来的土,就难活了。希望它们能挺过来吧。”
往林外走时,月光从桫椤叶的缝隙里漏下来,照亮了地上的红土。李玥忽然觉得,这些沉默的植物,比谁都有韧性,在地球上活了亿万年,经历了无数灾难,却依然挺拔。而她的工作,就像这些桫椤的根,得深深扎在这片土地上,才能守护住这份古老的生机。
第十七章 古镇里的乡愁
丙安古镇的青石板路,被秋雨泡得发亮。李玥披着雨衣在巷子里巡逻,雨丝斜斜地打在吊脚楼的木窗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有人在轻轻翻书。
走到 “张家大院” 门口时,看见个老太太蹲在门槛上,手里捏着块褪色的手帕,不停地抹眼泪。李玥停下脚步,认出她是上周从成都来的游客,姓刘,说是来古镇寻亲的,她爷爷年轻时在丙安当过大户人家的账房先生。
“刘婆婆,您咋了?” 李玥蹲下来,给她递了张纸巾,“是不是没找到亲人?”
刘婆婆抬起头,眼睛红得像兔子:“找到了…… 可老宅子早就没了,变成了茶馆。我拿着爷爷的照片问了好多人,都说不认识……” 她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张泛黄的老照片,上面是个穿长衫的年轻人,站在一栋气派的吊脚楼前,“你看,这就是我爷爷,他总说丙安的腊肉香,赤水河的水甜,可我现在站在这儿,除了陌生,啥都没感觉到……”
李玥看着照片上的吊脚楼,忽然想起张嬢嬢说过,她家茶馆的地基,就是当年张家大院的旧址。“刘婆婆,您跟我来,说不定能找到点念想。”
她带着刘婆婆往张嬢嬢的茶馆走,雨越下越大,两人的裤脚都湿透了。张嬢嬢正忙着收屋檐下的玉米串,看见李玥带着个老太太进来,赶紧招呼:“李警官,快进来避雨,刚烧好的姜茶。”
“嬢嬢,您看看这张照片,” 李玥把照片递过去,“刘婆婆的爷爷以前住这儿,您认得吗?”
张嬢嬢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半天,忽然一拍大腿:“哎呀!这不是张账房吗?我小时候听我爷爷说过,他算盘打得可好了,还教过我爹认字呢!” 她指着茶馆角落里的一个旧柜台,“你看,那柜台还是当年张家大院的,我爷爷舍不得扔,就挪到茶馆里用了。”
刘婆婆走到柜台前,用手轻轻抚摸着上面的木纹,眼泪又掉了下来:“是这儿…… 我爷爷说过,他的账台是红木的,上面刻着‘诚信’俩字……” 她俯下身,果然在柜台内侧看到了模糊的刻字,虽然被岁月磨得浅了,那两个字的轮廓却还在。
“我爷爷总说,丙安人实诚,做生意不坑人,” 刘婆婆的声音带着哽咽,“他离开丙安的时候,老板还送了他一坛腊肉,说啥时候想家了,就拿出来尝尝……”
张嬢嬢听了,转身从里屋抱出个坛子,揭开盖子,一股醇厚的肉香立刻弥漫开来:“这是我家今年新熏的腊肉,刘婆婆,您尝尝,还是当年的味道不?”
刘婆婆夹起一块腊肉,放进嘴里慢慢嚼着,眼泪掉得更凶了,却笑着说:“是这味儿…… 是丙安的味儿……”
雨停的时候,刘婆婆要回成都了。她把那块腊肉小心翼翼地包好,放进布包,又对着那张老照片拜了三拜。“李警官,谢谢你,” 她握着李玥的手,“我总算替爷爷回了趟家。”
李玥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口,心里忽然明白了,游客来赤水,看的不光是丹霞山的红、赤水河的清,更是来寻一份乡愁,一份藏在山水里的念想。而她的工作,就是守护好这些念想,让每一个来寻根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缕乡愁。
第十八章 悬崖上的救援
秋分过后,丹霞山的颜色变得像陈年的酒,红得醇厚。但这份美丽背后,却藏着致命的危险。李玥接到报警时,正在整理季度的工作报表,电话里,攀岩俱乐部的教练声音都在发颤:“李警官,快来!佛光岩那边有个游客擅自攀岩,现在卡在半山腰了,绳子好像快断了!”
李玥抓起救援装备就往外跑,王磊已经把救援车开了出来,车顶的警灯旋转着,发出刺眼的光。“玥姐,听说那游客是个网红,为了拍视频,没买保险就擅自爬野岩,真是疯了!”
“别废话,快点!” 李玥的声音带着急茬,手指紧紧攥着安全带。她知道佛光岩的悬崖有多险,最陡的地方几乎垂直,岩壁上全是风化的碎石,别说攀岩,就是站在观景台上往下看,都让人腿软。
赶到佛光岩时,底下已经围了不少游客,都仰着头往悬崖上看,有人举着手机拍照,有人在小声祈祷。李玥顺着他们的目光看去,只见在离地面约莫五十米的地方,一个穿橙色攀岩服的年轻人挂在岩壁上,身上的安全绳已经磨破了好几处,随时可能断裂。
“情况怎么样?” 李玥问旁边的教练,他脸色惨白,手里还握着对讲机。
“已经联系不上了,” 教练声音发抖,“刚才他还在喊救命,现在没动静了,可能是体力不支了。”
李玥穿上攀岩装备,检查了安全绳和岩钉枪。老周在一旁叮嘱:“丫头,小心点,那岩壁风化得厉害,别乱踩!”
“知道了周队!” 李玥深吸一口气,抓住岩壁上的突起,开始往上爬。风从峡谷里吹过来,带着丹霞石的气息,吹得她的头发乱舞。她不敢往下看,只能盯着眼前的岩壁,寻找可以落脚的地方。
岩壁上的碎石时不时往下掉,砸在头盔上,发出砰砰的响声。爬了约莫二十分钟,终于靠近了那个年轻人。他闭着眼睛,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显然已经昏迷了。安全绳的连接处,果然有根钢丝已经断了,只剩下两根在苦苦支撑。
“醒醒!醒醒!” 李玥拍了拍他的脸,又掐了掐他的人中。年轻人哼了一声,缓缓睁开了眼睛,看见李玥,虚弱地说:“救…… 救我……”
“别怕,我来了!” 李玥拿出备用安全绳,小心翼翼地给他系上,“我先把你放下去一点,找个稳当的地方再弄。”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