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洪开第摄影艺术中的苍莽、恢宏 与壮阔之美和灵秀、温润与雅致之美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王应昌    阅读次数:27254    发布时间:2024-02-26

 

从洪开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的几种构图思路:或将丹霞石壁、丹霞石峰石柱、丹霞怪石作为映衬物(亦可作背景),将瀑布或流水作为艺术主体,背景的红色,配合水体的清彻和流水周围的翠绿,整个画面呈现出五彩缤纷、令人陶醉的意境。

这类作品较为多见,许多瀑布景照,都属了这种类型,如《丹霞飞瀑》《燕子岩雄姿》《九天银河》《九角洞神韵》、《水漫丹霞》《丹壶映翠》等;或将丹霞石(壁面、岩、柱圆、流线形状等)作为画面主体,配合周围的植被与流水,给人一种和谐、安祥奇幻与充满生机的感受,如《大红岩夕照》《远眺仙人灶》《童仙溪丹岩绝壁》《狮子岩》《佛光岩》、《九角洞神韵》《长嵌沟粉壁岩》等;或将丹霞石直接作为创作的主体,既不需要背景,也不需要映衬,让丹霞石直接展示它原本的形态。这一类影照基本属于丹霞石经过亿万年的风雨剥蚀,改变原有形式,或似人、似龙、似蛙,似别的物体,这类作品有《丹霞擎天》《观音讲经》《外星人》《仙鹤峰》《小红岩》《丹霞景观》《仙鹤石》《香炉石》《龙凤岩》《丹霞石拱》《天生桥》《面壁》《万年灵芝》《石顶山悬石》《转石奇观》《天然画壁》《赤壁神州》《中国丹霞第一洞》《杨家岩丹霞奇观》《丹霞蜂窝状洞穴》《丹霞绝壁》等。

赤水是各种竹类的故乡,尤其是楠竹。楠竹既是自然生态的产物,也是人文生态的产物,原因是它是清朝中晚期引种的结果。赤水温润的亚热带气候,尤其是高山和半高山,特别适合楠竹的生长。当年自福建引种以来,经一两百年的繁衍已发展成千上万亩成片成片的竹海。

洪开第的镜头中,留下了它的翠绿,浑厚或碧波荡洋般的素美英姿。《竹海公园》《绿竹擎天》《竹海晨雾》《竹林深处》《竹林华章》《翠竹拥溪》《清波映翠竹》《观海楼》《翠竹映丹霞》《翠竹飞瀑》《雨后春芦》《高风亮节》等等,便是对这种物种或群体、或单体的艺术记录。

洪开第在表现赤水人文社会变迁的影像作品中,我们清晰的看到洪开第所要表达的四个历史阶段,远古时期、封建王朝时期、长征时期、改革时期。《鰼鱼故里》《鰼鱼》间接说明远古原始部落在赤水东部片区的生活情形,因为距今超过三千多年的《山海经》就记载当地部落鰼鱼为图腾的文字说明。封建王朝对赤水的治理,是从南宋开始的,平叛结束,改土归流,到了明代,朝廷关怀,百姓将川盐运到贵州满足百姓对盐的基本需求。

赤水河道,成了盐运的主要通,作为承载盐运的主要通道(全省四分之三运力)的赤水,必然要聚集来自全国各地商人,从事运盐及其相关的商业活动,由此开启了封建资本商业文明的步伐。《长沙·仁岸盐号遗址》表达了当年盐运的繁荣。《丙安古镇》《复兴古镇》《大同古镇》等这些影照,因过境转运的遗址被毁,无法留影,但我们通过洪开第对古镇的影像,再细看洪开第与之相配套的《大同古镇码头》《大同古街街景》《丙安古镇街景》《丙安吊角楼》《复兴古镇街景》等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这些古镇的街面、道路、房屋的设计是那么整洁协调,加上外形的设计与颜色的配合,具有古香古色的美感,同时还能感觉到时而喧嚣、时而宁静的生活场景的舒适与惬意。盐运加快了古镇的建设,这只有把赤水作为自己长期生存居住的商人才有可能作这样设计与建造。赤水在解放前就有九宫十八庙,这都是来自全国南北方不同区域的异姓商人为了抱团互相帮助共同渡难关建立而且有原家乡性质的会馆或供奉的神像殿。《复兴江西会馆》反映的就是迄今保留最完整的会馆。《清代谢氏宗祠》《清代廖氏祠堂》《清乾隆五十七年造的何氏祠》《清嘉庆二十年建造的五松台庄园》《明万历十三年太平寺》《明代万历四十八年建造的常乐寺》《清代正觉寺》《清道光时期的古民居》《官渡碉堡》《清光绪双百岁牌坊》《清代谢氏贞节牌坊》《清代袁氏碑坊》《清代严氏功德坊》《官渡和平村古岩墓》《宋墓群》《清代古墓群》等影像说明,这些外来移民,不仅站稳了脚根,而且在赤水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成了地地道道上的赤水人。赤水经济的繁荣跟朝廷的治理密不可分,驻赤水督盐道盐商以及民事的官员,需保持慎、勤、廉的作风及行为。《清光绪·慎勤廉碑》,既表明朝廷对这些官员的要求,也体现了这些官员的自身准则。《陈贡珊牌》中的陈贡珊,曾任朝议大夫,辞职回乡后还能帮助地方百姓做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在他去逝后立了一块高大的石碑。在赤水八中学校的前,伫立着袁吉阶的雕塑《袁吉阶雕塑》,这所学校和习水一中都是他捐家产兴建的,尽管原来的教学楼早已拆毁,被清一色现代化的教学楼所取代,但吃水不忘挖井人,当地百姓深深怀念这位怀抱“教育救国”理念的志士。

赤水是红军长征的路地,具有战略转折意义的“四渡赤水”,就发生在赤水河流域的所在城乡。红军在赤水境内的一切活动,即渡口、战场、指挥所、作战会议室等,洪开第没有漏掉一处,全都把这些遗址留在了自己摄影册里。《红军标语》《丙安渡口纪念地》《风溪口红军渡》《元厚渡口》《赤水红军烈士陵园》《黄陂洞战斗遗址》《红军九军团箭滩战斗遗址》《复兴场战斗遗址》《元厚红军渡纪念碑》《红一军团作战室》《四渡赤水雕塑》《红军树》等,在洪开第个人专辑有限的栏目中,他将部分关于红军遗址和现在的军人与党政机关在烈士陵园和重要渡口所在地开展纪念的影像收入其中,对该栏目取名叫“长征绝唱”。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86422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