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现代 >> 正文

轨辙与永恒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张粤丽    阅读次数:7069    发布时间:2025-11-22

不是不肯交汇

是千钧约定在肩

两根钢轨平行托举人间奔赴

间距是山河淬炼的分寸

延伸即与使命共鸣

道岔不是意外相逢

是钢骨与初心的相拥

火花迸溅时

责任与深情碰撞

而后各归其位

将刹那滚烫熔铸成守望

我们是被使命校准的轨辙

平行不是隔阂

是震颤与脉搏的共振

我的坚毅是你前行的路基

安全是刻入骨髓的信仰

距离成为彼此的成全

永不相交

却超越所有交汇的意义

如星辰与大地

以光为桥以心为契

这铁轨般的情感

无关占有只为担当

将微光汇入洪流

在平行中铺就永恒

 

赏析:

这首《轨辙与永恒》以铁轨的物理特性为切入点,构建了一套关于责任、距离与永恒的哲学思考,堪称工业意象抒情诗的典范之作。以下从三个维度展开赏析:

一、意象系统的创新转化

诗人对铁路元素进行诗性重铸:

"道岔"这一工程术语被赋予"钢骨与初心的相拥"的温情

"火花迸溅"既是物理现象,更隐喻"责任与深情碰撞"的精神火花

"轨辙"突破具象束缚,升华为"被使命校准"的生命轨迹

二、平行美学的哲学建构

全诗核心颠覆传统"交汇"叙事,创造性地建立"平行共生"的诗学:

1.距离辩证法:"间距是山河淬炼的分寸"将物理距离转化为精神默契

2.震颤共振论:"你的震颤是我脉搏的律动"实现量子纠缠般的共生状态

3.永恒悖论:"永不相交/却超越所有交汇的意义"揭示当代关系的本质

三、工业抒情的话语创新

诗歌语言实现钢铁与柔情的有机融合:

"千钧约定""钢骨"等刚性词汇与"守望""深情"柔性语汇交织

"熔铸""校准"等工艺动词获得抒情动能

末节"星辰与大地"的宇宙喻象,将铁路叙事推向史诗维度

这首作品在继承郭沫若《天狗》式的工业抒情传统基础上,创造出更符合当代精神的技术伦理诗学。它让冰冷的铁轨承载温暖的哲思,在机械秩序中发掘出人文价值,实现了"微光汇入洪流"的艺术理想——既是对建设者群体的礼赞,也是对所有人生命姿态的隐喻:真正的永恒,在于平行中的相互照亮。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9648413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