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中年自嘲》在人间烟火褶皱里,窥见生命本真重量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胡邦霖    阅读次数:5004    发布时间:2025-07-09

这首《中年自嘲》以直白如话的笔触,将中年人的生存褶皱铺展在字间,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却字字戳中人心最柔软的痛点。它像一面蒙尘的镜子,照见每个在生活里跋涉的中年人 —— 那个被岁月磨去棱角,却仍在烟火里负重前行的自己。

诗的开篇便定下苍凉底色:颠沛流离半生缘,尝尽苦辣与酸甜颠沛流离四字,道尽中年人前半生的奔波与无常;苦辣酸甜四字,又将人生百味浓缩其中,不疾不徐,却已将半生的故事轻轻托出。紧接着 回首忽惊恍隔世,一事无成犹愧惭,更是直抵中年人内心的焦虑 —— 岁月倏忽而过,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化作一声 愧惭,道尽多少不甘与无奈。

中段对容颜体态的描摹,堪称 “自嘲的神来之笔。霜侵鬓角漫耳侧,额前浅壑摹山峦,以 写白发,以 浅壑喻皱纹,将衰老的痕迹具象化,却无半分怨怼,反而带着几分对时光的调侃;日渐拔高发际线,地中海畔草荒蛮,用 地中海的戏称写脱发,将中年人的尴尬化作幽默,读来令人失笑,笑罢却心生酸楚;肚腩膘肥赘肉叠,腿短臀肥体态绵,更是不加掩饰地勾勒身体的走样,那份坦然里,藏着与自己和解的释然。

 “烟圈缭绕瘾难断,酒壶空对愁难眠两句,又将笔触从外在转向内在。烟与酒,本是解愁之物,却成了 瘾难断”“愁难眠的注脚 —— 中年人的愁,是戒不掉的习惯,是卸不下的心事,在烟雾与酒影里,愈发浓重。

诗的结尾,将视角从自身投向家庭,瞬间让自嘲有了沉甸甸的分量。高堂背驼行迟缓,稚子懵懂未成年,一边是老去的父母,一边是未长大的孩子,中年人的肩膀,便成了连接两代人的桥梁;千斤重担压脊背,何时方可卸下肩?一句反问,道尽多少中年人不敢老、不能歇的宿命。这一问,没有答案,却让整首诗的情感从个人的自嘲,升华为对中年群体的共情 —— 我们都在这样的负重里,日复一日地活着。

全诗以自嘲为名,却无半分自弃之意。那些对容颜的调侃、对境遇的感慨、对责任的喟叹,实则是中年人对生活最坦诚的接纳。它像一场与自己的对话,在嬉笑怒骂间,将生命的沉重与温暖娓娓道来。读罢再品,方知 自嘲不是认输,而是历经千帆后的通透 —— 承认自己的平凡,接纳生活的琐碎,却依然在千斤重担下,挺直脊背往前走。这,或许就是中年最动人的姿态。

 

附:

中年自嘲

颠沛流离半生缘,尝尽苦辣与酸甜。

回首忽惊恍隔世,一事无成犹愧惭。

霜侵鬓角漫耳侧,额前浅壑摹山峦。

日渐拔高发际线,地中海畔草荒蛮。

肚腩膘肥赘肉叠,腿短臀肥体态绵。

烟圈缭绕瘾难断,酒壶空对愁难眠。

高堂背驼行迟缓,稚子懵懂未成年。

千斤重担压脊背,何时方可卸下肩?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438759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