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德阳,北街髙家巷“立辉”学校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四川德阳 姚伟成    阅读次数:13339    发布时间:2023-11-08

六十年代初的德阳县城北街很窄,窄到街对面人家呡筷子的声音都听得见;窄到邻家锅里随风而飘来的香味,一闻就能辨别出是何种食物;窄到端盆水泼到街沿下,水花会溅到街对面人家门口。

赶场天,沿街都是进城卖菜的农民。鸡公车、箩筐扁担、背篓、竹编提兜热闹非凡。一条街的街沿上他们便席地而坐,大爷们嘴里吧唧吧唧吞雲驾雾的叶子烟味,弥漫在邻旁墩地卖菜婆婆间歇的咳嗽声中。临街家的孩子放学回家,必然要扭动着身躯、跨越着如杂乱战壕般物体而归。

北街高家巷,细细地、深深地、窄窄地S形巷子,全是泥巴墙夹杂着无数个大小院子。时而,烂泥巴墙面上还会滋生出一两颗青青的小草。巷子第二个拐弯处;一座错落不一的石台阶大门口,白天都黑咕隆咚。拾台阶而上,进入到深巷左拐便能见,一座木架结构黑红色土漆、油光而深幽威严,6米高的一座长方形大院。大院长约20米左右,进去左边就是最大的一间教室,顺延靠近天井两边有三间教室,中间那间屋子没有隔墙。其目的,这间屋子供奉着孔夫子雕像,同时也是每次祭拜“孔夫子”仪式的主场,平常日子该居室紧闭着门。共五间教室及整座古香古色的大院,倾诉着刘姓大家族曾经的辉煌和显赫。进入院中时,可见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耀眼的匾“抗日烈属”,天井中央坐落着一大石缸为“洗墨池”。

解放前,现南街新华书店位置便是整个德阳刘姓家族“宗祠”。每到祭祖之时,所有刘姓家人都得到该宗祠集聚,宗祠便属于整个德阳刘姓家族祠堂。

而髙家巷这一处、便属于“家祠”另一房刘氏。这房刘氏祖辈无论是和军阀还是与匪都混杂为伍。但祖辈还是敬重教育为先的主导思想。族长刘衡全当时是走社会的袍哥大爷。家祠中另一位叫刘志全是从学术的。族长刘衡全为刘姓家族创建一私塾,本姓家族子女就读时且包吃包住。外姓进入私塾必交伙食住宿费。这所被赐名为“立辉”的私立学校,就是如今老钟鼓楼北街富顺豆花餐饮店和停车场位置)。

民国21年(193210月,二十九军田颂尧和二十四军抗日将领刘文辉部队,在成都巷战,会战前夕,田颂尧等曾聚集德阳,设武装修理,伤病收容所时。因此,那块“抗日烈属”匾所赐“立辉”学校校名,是否与当年刘文辉在四川大力兴办学校喜好有渊源,却因德阳“民国志”该段记载丢失而无可考证。

加之,家族族长刘衡全其妻子廖正琼是德阳女匪首。在德阳刚解放时的19502月,国民党残部勾结当地女匪首廖正琼,并授予她为反共救国军头目,她勾结成都等地反动势力准备暴动。这一消息被驻德阳县部队侦察科王科长掌握。经县委研究由王科长扮一匪首(廖正琼知其人不识其人)打入内部。当匪首策划暴动时,里应外合,一网打尽,活捉了廖正琼。当即将廖正琼押送往绵阳专署,制止了一次暴动。廖正琼于19503月被处决。

从此,刘氏家族老人闭口不谈“立辉”学校之事,以及那块“抗日烈属”匾的由来。加之,家族族长刘衡全媳妇廖正琼属于匪首被政府镇压。其家族族长刘衡全1947年去世时,他袍哥大爷身份显赫,各条道上袍哥大爷、各条道上匪首,四门操底之人。当时,四方城门大开,大街小巷都齐聚集祭奠,搞得轰动全城,热闹非凡。刘氏家族长辈面对后人拒谈家族历史。由此,很多线索也就石沉大海,家族后代也不愿提及此事。

国民31年(19421月,德阳县简易师范学校建立,笔者的母亲刘碧成当时家境较为殷实,便毕业于“简师校”也属于有文化之人。

1963年初,母亲刘碧成便在“立辉”夜校担任教师。每当夜色降临,母亲在讲台上讲课时,只有5岁左右的我就会在课堂里跑来跑去,拿着笔在学生课本上这画一笔那画一笔影响着课堂纪律。结局固然是被母亲拖到教室最后,立正站直、头顶两本书不许动——面壁思过。站到铃声一响下课放学、得知回家会被训斥,只好佯装睡着了。以及下雨之时,母亲都会叫她最喜欢,常常作业获得5分好成绩的优秀学生王厚祥背我回家。母亲对王厚祥这个学生的喜欢、除了他成绩优秀外。更因为王厚祥是乐山人,父母早年离世。他跟随山西大同解放大西南南下干部、由乐山夹江公安局的姐夫李杰,李杰在德阳三线建设时期,调到德阳县公安局、担任德阳县第一任派出所所长职位。王厚祥便由其姐姐和姐夫抚养成长。当我长大后,每每在街上偶遇背过我的王厚祥,只能做出一副完全不认识的样子回避。(王厚祥后来在江油钢厂工作,与医疗工作者妻子过上了幸福生活)。

“立辉”私立学校的这座大宅院,后院紧邻北街街面,临街铺面却在公私合营时期,规划为“德阳县饮食服务公司”所属机构。

“立辉”学校的很多书籍和连环画、均归饮食服务公司接管,服务公司领导依然尊重文化。1962年后,便在临街铺面开办了租赁书籍的店铺。(如今,北街老钟鼓楼富顺豆花餐饮店背后临街、18——20号中间,卖福彩票和潮童装门面间,其“老号”便是北街21号位置。那个年代,门面全部是镶盒式木铺板门,白天开门营业时便一块块取下来,店铺内用砖和石头垫的基础。铺板门横放在上面,一排排铺板门瞬间便成了数人落坐的凳子。既解决了看小人书的座位,同时又安置了铺板门的堆放。晚上歇店时,再一块块镶好,北街13居委会的马大娘,便是饮食服务公司派遣到书店的工作人员。

“立辉”夜校后,因其它因素停办。1969年由于德阳三线建设所需,调入到德阳人口及学生孩子陡增。便由德阳城关镇南下干部许平镇长为领导,设立了“北街民办小学”(髙家巷)“西街牛王庙民办小学”“东街民办小学”(当时的和尚坟,如今的东街小学校址)“南街民办小学”(当时的红旗龙门,如今的文庙广场西面位置)。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57876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