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夏趣记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福建晋江 郭华悦    阅读次数:25559    发布时间:2023-06-08

◎青苔绿

 

今年的雨水,格外充足。

入春后,雨缠缠绵绵,隔三差五,没停利落过。梅雨季,被拉得格外漫长。好不容易,到了这几天,雨水少了,空气中隐隐有了干燥酷烈的味道。似乎有什么,在隐隐地转变,一切变得有点不同了。

春已离去,夏日已至。

但初夏里,还留着春天的影子。这影子,就是青苔。青苔的步履,与春天格外一致。三月,春至,青苔露绿头;四月,春浓,青苔绿满河;五月,春薄,青苔渐稀少。等到了夏天,烈阳下,喜温暖潮湿的青苔已不复往日盛况。

而今年,因梅雨季拉得长。入夏后,雨水刚停。而青苔,依旧繁盛。黛瓦间,砖缝里,墙头上,都有青苔撑出的绿意。最后,连门前的水泥地,都被青苔占据。初夏的时光里,因绵长的梅雨季,而残留着春光融融的景象。

青苔的生命力,格外顽强。稍不留神,便能十连百,百连千,蔚然成势。旧时的农家,但见梅雨季绵长的年份,总不免望青苔而兴叹。青苔一旦连成势,去之不易。河里,水里,全被青苔覆盖。于是,养殖户们不免为生计发愁。而今,自然无需再为此烦恼。于是,静下下来,往往能从青苔中,领略到另一种风景。

这种风景,可以生在舌底。

如今的青苔,似乎很难再像往年,默默躲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静待季节轮换。因为从入春到入夏,采青苔的人一拨接一拨。采来的青苔,用鹅卵石锤击,洗去泥沙,再晒干。之后,便能入馔。

要么直接油炸,吃油腻之物时,搭配上一点油炸的青苔,怎么吃都不肥腻。要么慢烤,在青苔上抹层猪油,文火慢烤,烤脆后,揉碎裹在饭团上,也是绝配。也可以清蒸,直接将新鲜的青苔放在碗底,加入食材和调料,蒸熟后,清香扑鼻。

这种风景,也可以长在眼里。

如今的青苔,已是造风景不可或缺之物。造景观,少不了三大要素,山、石还有水。山覆青苔,方显沧桑;石上生苔,才得逼真;水伴苔生,才有灵气。哪怕是人造的风景,都得有青苔衬托,方显得春色盎然。

有青苔的初夏,酷热未至,春意依存,别有一番风情。

  

 

◎舌尖黄

 

夏日的舌尖黄,来自于六月黄。

六月黄,是旧时的说法。旧时的六月,是按农历;换到如今,相当于夏日的七八月。而六月黄,指的便是夏日里,令人垂涎的美食之一,也就是夏日里的大闸蟹。

熬过了雨纷纷的梅雨天,天气一下子热了起来。夏日的酷热,近在咫尺。而心情日渐烦躁的同时,那些能抚慰舌尖的美食,也一一端上了桌面。于烈日炎炎下,品尝美食,也不失为一种消暑凉心的方式。

六月黄,说白了就是童子蟹。从幼蟹到成熟,得历经多次的蜕壳。而六月黄,便是幼蟹成熟前的最后一次蜕壳。经历了这次蜕变,到了凉爽秋日,便有了丰腴饱满的蟹香。而在此之前,六月黄可谓是秋来蟹香的前奏曲。

夏蟹,与秋蟹,品起来别有文章。秋日的大闸蟹,个大肉嫩,品的是蟹肉;夏日的六月黄,尚是幼蟹,个小肉少。所以,品六月黄,重点不在于蟹肉,而是蟹膏。

六月黄,有两大讲究。吃公不吃母,母蟹尚未有蟹膏,且个头太小,而公蟹此时亦有蟹膏,所以挑选上,择公不择母;二来,吃膏甚于肉,此时的公蟹不过二两左右,个小肉少,而蟹膏却呈流脂状,相比于秋日厚实的蟹膏,另有一种风味。

六月黄,可炒,可蒸,可炸。

炒的话,可以和年糕一起下锅炒,年糕的清爽,更能凸显蟹膏的香;又或者,加点辣椒,清炒六月黄,也别有一番滋味。若是炸,一切为二,裹上面粉,入锅煎炸,再加入葱姜蒜等,也是蟹香四溢;也可以加点料酒,清蒸,同样令味蕾叫绝不已。

说起来,这六月黄亦是旧时之人的无意为之。本来,养蟹之人都明白,在螃蟹成熟前,要留出足够的空间。于是,趁其成熟前,先捕捞上一小批,稀释其密度,让其他的螃蟹有足够的空间和养料成长。而这先捞上来的小螃蟹,在物质不丰裕的年代,也难免被人挖空了心思,琢磨着如何将其端上饭桌?于是,便有了今日的六月黄。

夏来,有六月黄解馋,何惧烈日炎炎!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79576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