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望云峰上忆采茶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匡子珍    阅读次数:15063    发布时间:2023-06-07

周日的清晨,有幸参加赤水市作家协会组织的望云峰上中国梦采风活动,与三十多位文人墨客一起迎着车窗外温润而略带凉意的春风,伴着激动与闲逸的心情一路奔向目的地——大同镇民族村望云峰,美丽的洞坝茶场。

从山脚沿着林中小径爬上陡峭的顶峰,没有任何征兆,一坡绿绿的茶园陡然嵌入眼帘,一梯一梯有致地排列着,整整齐齐,像等待检阅的士兵,用惊喜和意外作为我们到来的欢迎式。

看到茶林,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仿佛见到久别重逢的童年伙伴。那一排排的茶树,顶着一层嫩绿的芽叶,似乎从晨雾中刚刚睁开惺松的睡眼,伸着懒腰,眨着顽皮的眼睛,诱惑着我们去采摘。大家忍不住伸手采起茶来。

为了配合摄影采风者的需要,园主特意给我们几位女士准备了苗族服饰和背篼。看见那些嫩嫩叶片,我兴奋不已,贪婪地摘起来,两只手上下翻飞,灵巧而快速,大家一致认为我的采茶姿势最专业。听到大家的赞赏和摄影师们咔嚓咔嚓的快门声,我颇有些自豪,暗自庆幸自己有过采茶经历,思绪不由自主回到童年的采茶岁月。

我老家在天台镇铁匠炉村,小时候村里也有茶园。对于采茶,最初的记忆大概是在四五岁的时候,手里提个小竹筐,跟随大人一起到茶山学采茶。那时还是大集体,家家户户采的茶叶都要交到集体茶厂去记工分。我们小孩采茶可不全是为了玩,也有任务,根据采茶的数量来为大人加工分。小孩子毕竟贪玩,大人们也不会给我们派太重的任务,一天能摘下一小半筐就算可以了,余下的时间就由着我们三五成群地满山疯跑,捉迷藏。

如果采茶数量多,也有奖赏,那就是到了傍晚,可以跟着大人把茶叶送到茶厂。茶厂有个庞然大物让我们既好奇又害怕,只是大人一般不允许我们去看,恐吓我们说如果接近它,手会被它吃掉。后来才明白那是制茶机器,当时可是个不得了的玩艺儿,半自动的,终日咣当咣当地响着。

只记得有一个高耸的铁柱子,应该是根轴吧,底下有个象磨盘一样的东西,有沟槽,好象还有根转动的输送带连着一个长长的铁筒。把生茶叶放入沟槽,只见铁柱子上上下下不停地忙活,茶叶就通过传送带进入铁筒,铁筒不断地滚动着,过不多久,茶叶就被哄干制好了。

对于我来说,这确实非常神奇,我喜欢听制茶机发出的声音,闻着浓浓的茶香,观看它神奇地制作茶叶。所以我摘茶总是特别卖力,以便得到看制茶的机会。感觉摘的不是茶叶,而是希望。

后来包产到户,集体茶山分到了各家各户,我家也分得几行茶林。那时,农村的日子仍然贫困和艰难,谋生是首要的任务,能够挣钱的门路十分匮乏。随着年龄增长,我的采茶技艺也提高不少,采茶的担子就落到了我的肩上,我成为家里采茶挣钱的主要劳力之一。每年春秋季,放学或假期,我就拴上围裙,背起背篼赶赴茶林。

先把背篼放在地上,因背篼太重,背着采茶太累,而且采茶时弯着腰,背篼里面茶叶多了会从头顶上倒出来。方便的是围兜,先把围裙拴上,将围裙垂下的两个角拉上来,穿过腰间的围裙带,再拉到腹部前面打个结,装茶叶的围兜就做成了。只是围兜容量小,装不了多少茶叶,每当装满一兜就倒入背篼,直到装满背篼才收工回家。

采茶是枯燥的,长时间重复同样的动作,会感到劳累。春天的阳光温暖,有时也炽热,让人昏昏欲睡。挡不住瞌睡的侵袭和阳光的暴晒,偶而找一笼高大的茶树作为遮阳伞,躺下偷睡一会儿。躺在树荫下那一刻,犹如被大自然拥抱着,仰望蓝天白云,浑身好凉快、轻松、惬意。但是停下来休息一天两天是不可能的,开春后茶叶生长迅速,几天不采茶叶就会变老,降低价值。

采完茶并没有完成任务,还得帮着大人把生茶制成干茶,以便第二天拿上街去卖。当天采的茶,当天必须加工,如果过夜,就会大大降低品质,失去品相,卖不出好价钱。

制茶的工序虽不复杂,但非常费时费力,我总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困得睁不开眼睛。集体茶厂的制茶机已经废弃生锈了,手工就成为家庭制茶的唯一方式。

晚饭后开始制茶,已经是晚上九点左右。先将大铁锅和锅铲洗干净,不能沾油,否则制出来的茶叶会有油臭味。然后,将晾蔫的茶叶倒入锅中,用锅铲或双手不停地翻炒。旺旺的柴火,将茶叶炒得噼啪作响,热气腾腾。待茶叶中的水分炒掉一半时,把茶叶铲出堆在事先准备好的案板上,用双手使劲地搓揉。

搓揉不光要用力,也是有技巧的,只能往前一个方向,不能向后回揉,不然茶叶就无法卷起来。茶叶被搓揉到半卷的时候,放锅里回炒,但火力要稍稍减弱一点,翻炒时也不再用锅铲了,一般是用手朝一个方向不停地和,这样受热更为均匀。

在这个过程中,一点都不能偷懒,手要不停地和着,一会儿顺时针,一会儿逆时针,否则茶叶会炒煳。当茶叶再次炒到热气腾腾的时候,又铲出来继续搓揉。这样炒了揉、揉了炒,反复三四次之后,茶叶就差不多搓好了,然后进入最后一道工序,放入锅中烘干。

这个阶段最辛苦,烘茶叶时没有其他工具,用手最方便翻动茶叶。铁锅很烫,茶叶也很烫,不得不左右手交换着搅动,双手被烫得通红。同时,站的时间长了,腿也会发麻,只能身子倚着灶台,单腿着地交替歇息。而且火候也得掌握好,不能大,也不能太小,大了会煳,小了又会延长烘干时间。整个过程下来,差不多要两个多小时,到最后的时候,几乎是打着哈欠半闭着眼睛了。

昔日采茶采的是生活,摘的是生计。采茶再累,制茶再苦,但是作为家里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却不得不干。搓茶的手沾上茶汁之后,不易洗掉,因此每到采茶季节,我就成了黑手党。辛苦忍耐的采茶生活几乎伴随着我的整个童年。采茶让我早早就体验和懂得家计的艰辛和家庭责任,也让我懂得付出与回报的道理。

收回思绪,环顾四周,洞坝茶园中既有采茶的妇女,也有十岁左右的学生。我猜想,他们昔日的采茶,必定也伴随着艰辛,今日的采茶,应该没有了当年采茶谋生的紧迫和必要。在目前挣钱门路宽广的情况下,他们的采茶,可能更多的是闲暇时为生活的油盐酱醋作点补贴而已。

岁月荏苒,光阴似箭,一晃我已经到了不惑之年,生活已经摆脱当年的辛苦,日子还算过得去。站在春意盎然的望云峰茶园中,身披苗族五彩裙装,背着背篼,为摄影师摆拍,当年必需的生活劳作,如今变成了闲情逸致。曾经不堪回首的采茶辛苦,却也咀嚼出几分甜味来。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81134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