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纸上声(组章)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安徽池州 石泽丰    阅读次数:23950    发布时间:2023-06-03

◎愧对娘

 

娘离开人世的这些日子,我一直在反思我自己。与娘共处四十五年的光阴里,我没有少惹娘生气。我对娘发过脾气,在有些琐事的处理上,我责怪过娘。娘忍让,沉默,像一座大山,即使被掏矿者掏痛了腹部,也要用肉体滋养着山上的草木,用肉体挡着袭来的风风雨雨。

娘走了,这些往事才纷纭而至。它像是一场苦楚的洪水,围困着我的心灵,围困着一个吃贫困山村五谷杂粮长大的游子。

我出生的村庄早年贫穷落后,这并没有阻止娘对自己婚姻的选择,她义无反顾地选择我父亲,选择那个名字石家大屋的村落。她在那里起姻婚配,生儿育女,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我出生在那里,因为娘,我童年的欢乐像春天疯长的野草。平日里,娘看我无忧无虑地成长,她与我父亲刨地种庄稼的劲头尤为充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改革的春风还没有吹到内地,无论她们怎么卖力,年关将近,总有一些事不尽如人意。我十岁那年腊月二十六,与我年龄相仿的红兵在他父亲的带领下,走到红卫桥(地点)桥头的肉铺店买年肉,我也跟着去了。他父亲走到肉案边,用手一指,说:“这只后腿我全买了。”天呐!他买这么多!这肉至少有三十多斤吧?红兵见我有些诧异,自豪满满地对我说:“买得多,明年正月就有足够的肉吃啦!再说我娘还会腌制咸肉呢,她会腌制一部分,留待农忙时蒸着吃或炒着吃。”而我家呢?我回到家里问娘:我家买多少肉过年了?娘指着挂在墙的两串肉说:“八斤,数字好,‘八’意味着我家来年要发。”那年月,娘不止一次这样说过,我也不止一次质问过娘:别人家买二三十斤,为什么我家不能多买一点?真是年少不懂事呀!我忽略了娘的口袋。她囊中羞涩,不像红兵的父亲(名叫“的学”),他做着小贩,把村人种的花生、绿豆卖到县城,听说每次贩卖这些土产品,都能赚来不少的钱。像他家那样富裕富足,谁不渴望呢。

娘看着我极不情愿的样子,哄着我说:“明年,娘一定多买些肉,管我丰娃吃个够。”然而,第二年,娘依然只买了八斤肉过年。像这样的“明年”“明年”,细细算来,足足有七年。记得第七年年末,为了此事,我当着娘的面说:如果明年不再多买一点,我就不做您的儿子了。娘一把把我搂在怀里,安慰着我:明年,娘一定多买。娘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有些颤。稍后,她放开我,转过身,背着我偷偷地拭着眼泪。也就是从那一年之后的连续五年里,娘每年多买了两斤肉过年。

为母的,谁不懂孩子的心事呢。天底之下,没有哪一位母亲不理解自己的孩子,心痛自己的孩子。然而,身为人子的我,却常常没有替娘考虑。每每对着娘发脾气的时候,我总是自以为是,觉得娘没有把事情办妥,觉得她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对,她不理解这个世道。娘不争辩,直到死。现在回想,我惭愧的心却找不到一个向娘道歉的阀门。

娘一生为了我和姐姐奔波不停。她疼爱我,更疼姐姐——她弥留之际,当着我和姐姐的面说出了这句话。姐姐从小就很懂事。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小学还没有毕业的姐姐就主动辍学了,跟在父母身后干起了农活,以至终身落下一个文盲的烙印,就连后来进城务工都找不到一份轻松一点的活,只得靠出卖体力。有一段日子,在外地打工姐姐失业了。娘知道后,在我面前反复念叨,说姐姐为了供我上委培中专,一九九五年出嫁时都没有让她买一台家电;说我进了城,不能忘记姐姐,要帮姐姐在城里找个事做。话听多了,我厌烦起来,说娘不了解外面的情况,不了解我在外的处境。娘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低着头半天不吭一声。

娘在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我把她接到我们的身边。我每天早上要早早起来,要赶在上班之前把她擦洗干净、喂她吃完早点。我耐着性子。有一次,因为给娘擦洗穿衣没有及时处理好工作上的一件事,我被领导叫到他办公室,狠狠地被他批评了一顿。正当我想开口向他解释的时候,他一把打断了我的话,说作为下属没有解释的理由。话到嘴边又被我咽了回去。面对他的训斥,我认错地点着头,我知道,事情没有做好,的确是我的错,这个时候,我又何须向他说明原因呢。回到家里,我实在按捺不住心里的怒气,我对娘发起了脾气,说娘影响了我上班,影响了我工作。娘躺在床上,一言不发。她心中的苦闷,我又何时替娘化解过。

岁月真是一出算尽人心人性的好戏!它把人世间所有的快乐与愤懑摆上前台,待我们用心悟透之时,它却草草收场,快速谢幕,给人留下一段空茫。于我而言,愧对娘就是其中的一出。娘走了,我才真正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最贵的东西就是娘和命;虽然没有完美的娘,但是没有谁比娘更懂你、更疼你,一生默默地原谅着你。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79539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