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历久弥香的牛干巴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余庆 杨游游    阅读次数:50759    发布时间:2023-04-29

闲来无事,我又翻阅了一遍余华的《活着》,小说的结尾写道:”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到——少年在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这头名为“福贵”的老黄牛就是福贵那凄凉冰冷却又热腾真实的一生的写照,是福贵在亲手埋葬了父母、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孙子之后买到的一头老黄牛,买它的初衷只是出于怜悯,但这头老黄牛看到买它的人是福贵,知道自己不会被宰杀之后便收起了自己的眼泪。他给它起名叫“福贵”,“福贵”陪伴着福贵,两个垂老的将死而未死的生命坚韧的活着,相依为命。

事实上,牛对人的陪伴是长久无声,默默奉献的。“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它从来都不会抢了小主人的风头,它只无声的驼着小主人,让他愉悦稚嫩的歌声清脆又明亮。人间四月正芬芳,草长莺飞皆向阳。在余庆(地处云贵高原,有着黔中腹地之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在四面环山,水草丰茂的农家镇上,有个新坪村,韩兴国正是新坪村有名的人物。他做的牛干巴可以说方圆几十公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韩兴国生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父亲给他起名“兴国”,是希望他长大后能出人头地,振兴祖国。但他从小就只喜欢放牛,那时候土地还未下户,牛都是村民小组的牛,是集体的牛。既然是集体的牛就得集体放,轮不着他一人天天放。每当轮到他放牛的时候,他总会把牛牵到草多的地方,让牛吃得饱饱的。中午太阳出来了,他就把牛牵到阴凉处甚至是有水的小河边休息。下雨天,他就不出去放牛了,他早早的起床,拿上镰刀,背上背篓,身上披个破旧蓑衣去坡上割草,让牛能安心在“家”里吃草。就连牛圈他都会打扫的干干净净,每天清扫圈里的牛粪,在牛进圈之前,重新给牛圈里铺上新的稻草或玉米杆。把牛的“家”布置得舒舒服服的。

但不是每个放牛的人都会像他一样尽心尽力,反正牛放到山上去了,到时间牵回牛圈就算是完成了一天的任务了,该挣的公分挣到了就行。他知道牛儿们没有吃饱,吃过晚饭之后他都会给牛儿们送草过去。父母告诉他那是集体的牛,不是他的牛,让他少找些事情来做,天天与牛打交道是没法出人头地的。他却不这么想,他觉得牛才是最善解人意的,和牛待在一起轻松又自在。他的开心难过、不能说的秘密都能和牛诉说,牛永远不会告诉任何人,它们只会“哞哞”的喊上两声表示赞同,它们永远支持自己。每当放牛回家的路上,只要他一示意,他最喜欢的那头黄牛就会埋下头不动,让他骑到自己的背上,接着迈起得意的步伐,领着一群牛儿回家。

有一年的六月份,接连下了十来天的大雨,乌江里面的水涨得老高,山上路上的泥土被雨水发胀,有的山坡整座整座的滑落下来,像皮肤表面因白癜风掉的色似的。终于,雨过天晴,听着小河里哗啦啦不断消退的河水,想着许久没能好好活动的牛儿,韩兴国兴奋的打开圈门,把牛儿往山上赶。郁郁青青的草尖上还残留着颗颗雨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韩兴国就坐在树梢上看着牛儿们悠闲的吃草,不一会那些扁扁的肚皮就被撑的圆鼓鼓的。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它一声令下,带领着牛儿们往回走。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在翻越一道沟坎的时候,领头的牛不小心从山上摔了下去,雨下了太久了,路上的石头都长起了青苔,路太滑,平时善于走山路的牛都失了分寸。其他牛儿见状纷纷后退,韩兴国往前看时,只见牛儿打着滚往下掉,最终掉进山下的小河里。水还在哗哗的奔腾,水面出现的红晕也很快的消散了。他被吓得瘫坐在原地,他摔死了集体的牛,还不知道要受到多大的处分呢。当他气踹嘘嘘跑回村带来帮手时,那头没有被水冲走的牛已经没有了气息,那正是牛棚里他最欢的那头黄牛。冰凉刺骨的水从他们的脚上滑过。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46530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