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归去来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江西赣州 李路平    阅读次数:4334    发布时间:2025-09-19

 

我也是这样,或者说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子,这次回到南昌,也是妥协的结果。婚姻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妻子结婚随我去到南宁后,勉强找到工作,加上水土不服,不免心生埋怨,无数次的抱怨和诉求积压在我心里,总会引来我的浮想:一个依恋家乡的人,远离故土,没有亲朋,在陌生的气候里,如何才能安身?或许它对我来说是蜜糖,她服用后,就变成了砒霜。湿热天气,很快就让她长起疹子、消化不良、生理紊乱,原本白净的皮肤,不知道是在日晒还是郁气中,也暗淡下来。作为一个班主任,又每时每刻在奔波,教室里只有风扇,她每天都是一身臭汗地回到家,形容憔悴,天长日久,情绪逐渐崩溃。新单位偶然递来的橄榄枝,在我,只是种选择,在她眼里便成了救命稻草,她急切想要抓住,所以我必须抓住。命运的转折可能就是如此?一切走到既定的点位时,它便出现了。

也因此,我离开了自己的“安乐窝”,重新成为一个游子。起初,我竟意外有种轻松的感觉,一种从泥淖中跳脱出来的自在,也许只是“树挪死,人挪活”的幻觉,是新环境对人脑的短暂刺激,因为没有多久,这种感觉便被现实击破。

尽管看起来,只是离去、归来,一个无数人都曾经历过的命题。可是时光已经流逝,我也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我了。那次离开时,孑然一身,充满幻想与期许,行李单薄,简单收拾一番就能轻松转身,更因为前面,看起来是一个更好的前程。如今回来时,而立已过,分身为二,拖家带口,虽孤身前来,仍自顾不暇,远方的家又增添了新的惦念。当初就像是展翅仰飞,想着高一点,再高一点;如今只是收缩翅膀缓缓俯冲、落地,慢一点,再慢一点。

我抓住了这个机会,在原单位顺利完成交接,紧接着来到新单位报到。妻子怀着尽责的想法,要教完这个完整的学年,所以这半年我们只能分开,各守一方。

这看起来是一个令她欣悦的结果,只是落到现实,却仍有心酸与沉重。对她来说,独自在不喜欢的城市坚守半年,工作劳累,生活只能疲于应付,无暇多顾。于我而言,我从故乡将她带走,又在异乡将她抛弃,心里充满自责和悔恨。要是自己能够提前知晓人生的转折,那该多好,就有足够的时间准备、等待,心里或许更多的是平稳,而不是一步悔、步步悔,但生活怎可能是这样子呢。命运有时是好心,有时又像在捉弄。

关于这半年如何度过,我们曾有过交流,我对她说,更多像给她鼓气:这是我们共同的选择,为了以后会更好,无论怎样,都要好好坚持,无论多么苦累,就像那句话说的,“自己选的路,流着泪也要走完”。我这样对她说,带着愧疚和硬心,也是因为婚后相处,我更多了解了她的性格。生活里遇到不如意的,她便会发泄出来,有时不顾他人的感受,将一切粉碎。分开后,彼此天各一方,不能相互扶助,也必然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即使再细微,如果没有我在她旁边,当她的情绪垃圾桶,她的委屈和怨怒,又要如何化解呢。

她当然信誓旦旦说没问题。面对期待已久的归乡,似乎任何困难都无足为惧。这是她高兴时的口吻,可我知道现实总不会那么如愿。离开也确实令我不舍,我没办法不牵挂她,但有什么办法呢。这边催得紧,她又没法脱身,我瞻前顾后,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其实那样说也是让自己好受些,独自前行时不会那么懊悔和自责。我本是个木讷的人,人生的起落很难从我身上看出什么变化,就像发生在别人身上。只有我知道并非如此,它们发生,在我心中留下伤痕,又被我吞咽和掩埋,无数辛酸苦痛尽数消化。我安慰她,也是在说服自己,只有这样,生活的轮子才能照常向前滚动,我们的生活才能仍像是一种生活,而非彼此殊异、挣扎,埋怨,没有共同的目标和一致的未来。

只是习惯了有我在,生活里很多事情,她说一声就行,我来南昌后,那些说一声的事,只能留给她自己解决了。刚开始那些日子还好,没过多久,她便受不了了,开始抱怨。以前的话又拿出来说一遍:为什么我要把她带到那么远的地方,哪儿也去不得,哪儿也回不了。我知道这是她的脆弱时刻,是处在崩溃边缘的绝望,可那一刻,她的模样仍让我觉得,似乎她并非我刚认识时的那个人。那个看起来能够独自解决一切麻烦的女孩,变成了一个只会依赖的女人,怨天尤人,囿于自己内在的困境,不愿尝试着独自走出去,信任更多的人,看看外面的世界,或重新短暂适应一个人的生活。

我感到怜惜,恨自己不能即刻回到她身边。也为她痛苦,有那么多的方式可以解决,为何她选择了最沉重的一种。甚至也会怀疑,婚姻真的可以那么剧烈地改变一个人吗?可为何我还是那个样子,独自在外,孑然一身,兀自走过了十几年,如今重新启程,依然如此,满目苍茫。

她似乎仍未学会如何独自排解、自处。她的内心里仿佛有一个更加幽暗的黑洞,不论欣喜还是愤懑,她都要大声说出来,不在乎听者,不在乎我会怀有哪种滋味和态度,犹如只有这样喊出来,她才能将自己从黑洞边缘甩出来,避免陷落进去。作为丈夫,我更多的是容忍,试图体味和理解,会在她释然时,说些略带提醒的话,希望她能够更坚强更成熟一些,可是并没有多少作用。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比跨越山挡水隔更加困难,绝望。当然那只是她的一时之气,发泄过后,又会回到既定的生活轨道。只是随着分开日久,这种情况并未减少,时不时就会爆发出来。

哪怕临别多次提醒,身在异地,我又该如何是好。强忍懊恼,只好不断劝解,等她消气了,再排解自身疲累,希望时间可以过得快一些,将这半年时间压成一瞬。人生逐渐走向中年,我其实更想一切都慢下来,来得及后悔、弥补,可这就是现实,有什么办法呢,命运赐予的一切,早已标好了价格。当我疲倦时,会疑惑或许婚姻原本如此,还是我们仍在漫长的磨合期,仍有许多要经受?尽管困顿,我带着这些,一步步走到现在。

我对她的怜惜、愤懑、痛苦,仅仅是我的本能反应,并非触及她情绪与行为变化的原点。或许那只是很小的事情,原本可以忽略不计,然而随着彼此隔阂的加剧,鸡对鸡说,鸭同鸭讲,她的愤怒陡然升起,一切便走向难以挽回的局面。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9274944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