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小站除敌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山东潍坊 苏良进    阅读次数:5193    发布时间:2025-08-23

 

可命运总爱开玩笑。就在山本次郎准备出门时,站长突然跑来告诉他:县城的会议因故临时取消了,会议时间另行通知。 老宋的心“咯噔”一下,知道计划又泡汤了。他看着山本次郎骂骂咧咧地回到岗楼,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

失败像块磨石,把人的耐心磨得越来越薄。老冯在破庙里转了整整一天,烟蒂扔了一地。当太阳落山的时候,他突然停下脚步:“既然躲不过初一,那就等十五。”他转向神枪手,“山本次郎不是喜欢在岗楼擦枪吗?咱们就给他来个螳螂捕蝉。”

 

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像块挂在天上的银盘。老宋按照计划,给山本次郎送去一瓶烧酒和半扇狗肉。这次他没走,而是陪着山本次郎一起喝。山本次郎心情好得很,因为他刚收到消息,再过一个月他就能调到青岛了。“你的,是大大的好人。以后到了青岛,我请客!”山本次郎喝得满脸通红,舌头都有些打结。老宋陪着笑脸,一杯接一杯地劝酒。他知道,岗楼外的麦田里,老冯带着弟兄们正趴在那里,像一群等待猎物的狼。

酒过三巡,山本次郎已经醉得站不稳了。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想去拿墙上的枪把玩。老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按照计划,山本次郎拿起枪的时候,就是动手的时候。 可就在这时,山本次郎脚下一滑,整个人摔在了地上。枪从墙上掉下来,“哐当"一声砸在地上。 “八嘎!”山本次郎骂了一句,挣扎着爬起来想去捡枪。 老宋知道不能再等了。他猛地扑过去,想把枪踢到一边。可山本次郎虽然醉了力气却大得很,一把推开老宋,捡起枪就要搂扳机。 “砰!”

 

枪声像道闪电,劈开了夜空。老宋吓得闭上了眼睛,等他睁开眼时——眼前的山本次郎正捂着胸口,鲜血从指缝里汩汩冒出,像条挣脱束缚的红蛇,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他手里的枪掉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老宋的腿一软,差点瘫坐在地上——刚才那枪不是他开的,也不是麦田里的老冯他们。

岗楼的木门突然被撞开,小李站在门口,手里握着枪,枪口还冒着青烟。他脸上的稚气荡然无存,只剩下冰冷的决绝。“你……”老宋惊讶地看着他。小李没说话,只是迅速捡起地上的枪,拉着老宋就往外跑。

“快撤!枪声会引来伪军!”小李的声音里带着急促。老宋这才回过神来,跟着小李跌跌撞撞地跑下岗楼。岗楼下的伪军已经乱作一团,有的在大喊,有的在打枪,子弹“嗖嗖”地从头顶飞过。老宋按照预定计划,跑到车站食堂,点燃了早就准备好的煤油——“轰”的一声,火焰冲天而起,照亮了半个车站。

混乱中,老宋和小李钻进了站台旁的玉米地。刚跑出没多远,就看见老冯带着人迎了上来。“怎么回事?谁开的枪?”老冯压低声音问。小李喘着气说:“我怕老宋失手,就悄悄跟了上来。刚才山本次郎要捡枪,我只好先动手了。”老冯皱了皱眉,没再说什么,只是挥挥手:“快撤!”

七个人像泥鳅一样钻进玉米地,身后的枪声和叫喊声渐渐远去。月光透过玉米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织出斑驳的光影。老宋突然停下脚步,蹲在地上干呕起来——山本次郎倒下的样子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那汩汩流出的鲜血,像极了当年王老五婆娘坟头被泡软的新土。

“没事吧?”小李拍了拍他的背。老宋摇摇头,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他从家里带来的窝头。“吃点东西吧,”他把窝头分给众人,“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月亮升到半空时,七个人终于跑到了安全地带。老冯清点人数,发现少了鞋匠。“鞋匠呢?”老冯的心一沉。神枪手低声说:“刚才撤退时,他为了掩护我们,被伪军的子弹打中了……”老冯沉默了,从怀里掏出烟盒,想点支烟,却发现手抖得厉害。

夜风呜咽,像在为逝去的人哭泣。老宋望着远处小站的方向,那里的火光已经渐渐熄灭,只剩下几点微弱的灯光,像鬼火一样闪烁。他想起鞋匠那双总拿着锥子的手,想起他修鞋时专注的样子,想起他说“日本人的狗,都是用肉喂大的”时的冷笑。

“我们会为他报仇的。”老冯的声音沙哑而坚定,“山本次郎死了,小站的天,该晴了。”

可老宋知道,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晴了。他摸了摸怀里的馒头——那是他早上给山本次郎准备的狗肉包子,没来得及吃,被他偷偷藏了起来。现在包子已经凉了,硬邦邦的,像块石头。他想起山本次郎吃包子时满足的样子,想起他说“你的,大大的忠臣”时的笑容,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

那天夜里,老宋做了个梦。梦里,他又回到了小站的岗楼,山本次郎坐在窗边擦枪,阳光洒在他身上,暖洋洋的。他走过去,想对山本次郎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的嘴里塞满了狗肉包子,怎么也说不出话来。山本次郎抬起头,对他笑了笑,然后胸口突然冒出鲜血,染红了他的军装……

老宋猛地惊醒,冷汗湿透了衣衫。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开始了。他知道,从今天起,他再也不是那个在车站食堂做饭的老宋了。他的手上,也沾了血。

许多年后,当父亲给我讲完这个故事时,灶膛里的火已经快灭了。昏黄的油灯下,他的脸上布满皱纹,像小站站牌上的裂纹。“后来呢?”我追问。父亲叹了口气:“后来,老宋就跟着老冯他们参加了游击队。再后来,听说他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尸体都没找着。”

我沉默了。原来,父亲故事里的枪声,不仅埋葬了山本次郎,也埋葬了老宋——那个只想给妻儿挣口饭吃的普通炊事员。

窗外的风还在刮,像无数个夜晚一样,带着铁轨的铁锈味和远处麦田的清香。我仿佛看见,在那片无垠的麦田里,老宋和他的战友们正迎着风前进,他们的身影渐渐模糊,最终化作了麦浪里的点点星光。

而那座四等小站,依旧杵在宋家村的旁边,像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刻在胶济铁路这条锈迹斑斑的铁蛇身上,也刻在每一个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的心里。

枪声早已远去,但它留下的回响,却永远留在了岁月的褶皱里,像父亲烟斗里的火星,明明灭灭,从未熄灭。

 

作者简介:

苏良进,现为中国散文学会、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学教师,喜欢文学。作品先后发表于《山东青年》《青年文学家》《中国青年作家报》《中国食品报》《中国电力报》《亮报》《山东党校报》《山东工人报》《江苏工人报》《甘肃工人报》《齐鲁晚报》《新安晚报》《金陵晚报》《联合日报》《人民代表报》《山西科技报》《四川民族教育报》《潍坊日报》《海口日报》《珠海特区报》《辽宁老年报》《广西农垦报》《重庆法治报》《华商报》《诗刊》《中华辞赋》等数十家报刊。齐鲁文学社签约作家,2024年先后获得“春光杯”散文大赛二等奖、潍坊市坊子区优秀作家等荣誉。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994813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