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光阴的故事(代序)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赵婷婷    阅读次数:19489    发布时间:2023-10-24

 

《三叶草》这本散文集对生活反映敏锐,思想凝聚力很强,文笔老练精熟。使读者看后对此书有一种怜香惜玉的感觉。在写这部书的时候,我的老师无论选材,内容、风格、写法上都尽量做到绚丽灿烂。实话说,我近年来的散文创作一直处于两难境地:不写吧,心不甘,写下去,没新意。如何在表现自我中突破自我,如何做到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统一,使自己的写作进入个性化的审美境界,一直是我认真思考的问题。人生三境界:一是原始的本我;二是发现了自我,表现自我;三是超越自我,达到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一般人能够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就很不容易,要超越自己,更不容易,它受一个人德才学识诸多方面的限制。可是要想不断前进,要想成为大作家,写出能够存活下来的散文,就必须有超越自我的勇气和信心。 

作家严文井说:“每一篇能够存活下来的散文都是与历史直接相关联的,是历史的小小侧面或折光。是地球上东西南北的气流所引起的特异的微风。”这些微风,都是情惑的波动,人的呼吸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小我中跳出来,把抒个人之情与时代之情、民族之情结合起来。人们都知道,凡是伟大的作品,本身就闪耀着一种理想的光辉,这种理想是作家赋予它的,这种理想,来自作家的心灵。因此,要写出大气散文,还是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这是我在读杨老师散文时审视自己的一点感悟。作为文友,愿我们共勉:不仅要有很好的艺术感觉,丰富的情感,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还要有思想顿悟,有广博的知识,有深刻的生命体验,有厚重深邃的文化底蕴,永远做现实生活真善美的卫道士,努力用手中的笔写出能够存活下来的散文。

我不太会从专业的角度去评价作品的选题,框架,手法,用宋凤蓉老师评价杨老师的《情满乌江》一书来说就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胜过一切的无病呻吟。而杨老师的《三叶草》里不止有真情实感,还有他热衷于文学事业的一颗火红的心,从杨老师的散文集里我看到了一个怀揣梦想的杨老师,对养育他成长的亲人的感恩,也读懂了他对于家乡那片土地无比炽热的感情,更感动于他及他们那一群人对乡村振兴的无私贡献。这是他光阴的故事,更是无数走出乡村,依然深爱着乡村的游子共同的心声。我始终无法想象杨老师是如何从一个初中没毕业的代课老师凭借着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在一路奋斗的过程中,完成一次又一次蜕变的,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又是如何将自己的文学梦想,与对乡村炽热的情感融合起来的。我敬佩他,他是我的老师,也是我文学道路的引路人,也希望有一天能够像他一样走上文学的道路,不光光是因为热爱,更是想给自己的人生留点回忆,给那些不被人们发现与记起的故事做个记录。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作者,也没写出什么特别好的作品,但和杨老师一样有着一颗奔腾的心,对杨老师的散文集并没有结合某一辑或某一篇去进行评价,因为每一个细节都是杨老师对乡土及乡人的真情流露,真情流露的东西是任何评价都无法概全的,需要的是我们带着一颗热忱的心去感受。

作为学生,我相信杨旭老师会继续在文学之路上笔耕不辍,创作出更多的佳作。杨老师从前是我学习上的光,现在依然是我文学路上的光,永远向杨老师的这份精神学习!

 


作者简介:


赵婷婷,一个妄想执笔话人间的记录者。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85550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