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夏五味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福建晋江 郭华悦    阅读次数:58164    发布时间:2023-06-03

 

◎酸味

 

夏日天热,“酸”有助于开胃。

最特别的“酸”,是在喀什旅游时,所品尝到的。夏日的喀什,而是闻名遐迩的“火炉”。走在街上,热浪滚滚而来。不时出现一些红色帐篷,路过时,一股冰凉的气浪扑来。

原来,这是喀什一种类似于刨冰的当地美食,叫“撒郎道克”,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傻瓜吃的刨冰”。桌上一块巨大的冰块,四周围满了等着吃“撒郎道克”的顾客。摊主手持冰凿,三两下就砸出了一碗冰渣,用清水冲一冲,让冰渣更为细碎。接着,加点酸奶、糖稀和蜂蜜。混合后,摊主开始了表演,手上稍一用力,将碗里的冰渣抛向空中。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完美的曲线后,冰渣丝毫不差地落回碗里。几个回合下来,冰渣和调料融合,一碗“撒郎道克”也就完成了。而因为酸奶,“撒郎道克”的口感,酸酸甜甜。

另一种“酸”,来自于酸梅汤。

在老家,一到了清明过后,就常看到人提着小竹篮,满山溜达,捡些小梅子。回到家里,用盐水浸泡,沥干,放入容器中,加入白砂糖,用温开水浸泡至凉,之后置于冰箱的冷藏室。

这就是黄梅汤。到了夏天,打开容器,丝丝缕缕的酸甜就扑鼻而来。捡回来的梅子,一部分留着做黄梅汤,另一部分则用来做“梅卤”。腌渍密封后,将容器置于露天晾晒,过一段时间就会生出酸汁,这就是梅卤。被称为“梅卤”的酸汁,用途多得很。炒菜时加一点,让味道更清爽。夏天里,吃着酸爽的菜肴,酷热的威力似乎也就消减了许多。

酸笋鱼,也是夏日一“酸”。

在老家,一到夏天,走在大街小巷,处处都是酸溜溜的味道。一闻这味儿,就知道是酸笋鱼的味道了。那种味道,扑至鼻尖,撩得人心里痒痒的;吃进口中,酸酸的味道更是久久不绝。

酸笋的味道,痴痴缠缠,所以配鱼煮汤,最是绝妙。鱼鲜笋酸,层次丰富,口感也多样。在夏天,喝一碗酸笋鱼汤,那可是一大快事!捧着鱼汤,咕咚咚直灌进口,热乎乎酸溜溜的味道一涌而尽。出了一身热汗,整个人也觉得清爽起来。所以,一到夏天,酸笋鱼汤就成了家家户户的宠儿,街上时时飘着酸笋的味道。

“酸”相伴,何惧酷暑?

 

 

◎瓜味

 

夏日里,葫芦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黄昏时,乡间的葫芦架下,开始热闹了起来。农村里,多数人家都会随手种点葫芦,但并不用正经地来种。屋前午后,看哪儿有点空地,随手便种下。不多时,葫芦苗破土而出,闹腾腾又挨挨挤挤地在夏日里,织成了一片赏心悦目的翠绿。

可这葫芦,不仅是风景,还是消暑佳肴。

葫芦的采收,很是随意,并没有固定时候。想吃时,随手摘一条,去皮去籽,切成薄片。要么,和肉丝一起清炒,肉香中混合着葫芦的清香,一下子令人食指大动;若不然,则打几个鸡蛋,一起煮汤,往往不多时,锅子就见了底。

山珍海味吃得越多,葫芦反倒越是受欢迎。特别是夏天,人被热辣辣的太阳,烤得精神不振,看啥啥不香。一桌子的大鱼大肉,还没开始动筷子,就已经饱了。可此时,若是来一盘翠绿的葫芦,清香扑鼻,一口咬下去,清脆中还有点软嫩。一刹那,暑热顿消。

夏日的乡间,葫芦架下是最热闹的地方。黄昏时,各家各户都将桌子挪到了葫芦架下。煮饭炒菜的声音,孩子们的玩闹,时不时夹杂着大人们的呵斥,这一切都让葫芦顿时活了起来,仿佛有了生命一般。

越是好日子,越少不了葫芦。夏日里,若是走亲访友,最实惠的是手里提着一两条刚采下的葫芦。没啥好东西,不成敬意,可两条葫芦递过去,分明在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如今的农人们,生活好了,不缺大鱼大肉,可夏日里的葫芦,谁也不嫌多!

谁说不是呢?有了葫芦,这夏日也变得可爱起来了。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47518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